童建新,方獻平,來文國,張 樂,余 紅
(杭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24)
杭州草莓專業化生產情況初析
童建新,方獻平,來文國,張 樂,余 紅*
(杭州市農業科學研究院,浙江杭州 310024)
通過對杭州市草莓專業化生產的特點、優勢及現狀的調查,分析專業化生產對杭州市草莓產業的提升作用,總結杭州市草莓專業化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發展對策。
杭州;草莓;專業化;現狀;對策
所謂農業生產專業化是指依據客觀條件,使農產品生產的全過程(或其中的主要環節)實現生產集約化,以提高勞動生產率,提升其在市場經濟中的競爭力。具體來說,農業生產專業化包括農產品生產的系列化、農業作業專業化和農業生產區域化。
與國外發達的農業專業化生產相比,我國的農業專業化尚處于初級階段。我國耕地少(耕地面積僅占世界耕地面積的7%),土地自然條件復雜,特別是南方,即便一個縣,甚至一個鄉鎮,也常有山地和平原、水田和旱地等不同地貌,所以專業化生產必須因地制宜,很難籠統地提出高度的專業化要求。由于國家的農業投資能力有限,如何運用這些資金和設備顯得尤為重要。對有限的財力、物力作重點投放,使整個農田基本建設配套,農業機械在各環節密切配合,工農業相互結合,生產和科研相輔相成,從而使所投入的資金和設備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
圍繞杭州市建立的“3+1”現代產業體系,以都市產業為重點,重點打造包括特色農業、生態農業、旅游觀光農業、設施農業在內的農業專業化生產,在水稻、食用菌、花卉、蔬菜和草莓等作物的專業化生產中取得了長足的進展。
作為特色產業,草莓在杭州市乃至浙江省農業中都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作為杭州草莓的主產區,2013年建德市本地大棚草莓種植面積1 367 hm2,總產量30 174 t,產值41 360萬元。除三都外,全市15個鄉鎮(街道)107個行政村的9 517個農戶從事草莓生產,面積和產量均居全省首位,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2013年建德市草莓產業的基本情況
草莓育苗專業化生產已在杭州全市興起。2013年,全市紅頰草莓育苗面積超過400 hm2,育苗總株數3.3億株,產值達1.98億元,占全省紅頰草莓育苗面積的80%,成為浙江最主要的紅頰草莓育苗基地。目前從事草莓育苗相關的人員有1 800余人,形成了建德草莓專業合作社這樣的專門從事草莓育苗和銷售的農民合作組織和大戶。如建德老黃草莓專業合作社2013年通過上網銷售等形式,銷售草莓苗1 500余萬株,利潤50余萬元。建德市欣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2013年育苗12 hm2,約1 100余萬株,銷售1 640余萬株,利潤700余萬元。草莓育苗專業化發展使建德草莓產業更完善。此外,近年來開溝機、旋耕機在草莓生產上得到廣泛應用。目前開溝機作畦,667 m2草莓地成本150元,2 h內即可完成,若用人工開溝作畦至少需要450元,且需3個人工。如此省工省本,使生產效率大大提高。
作為專業化生產的一種經營模式,杭州還大力推進草莓休閑觀光游活動,通過旅游公司、工廠、學校、協會等團體及個人家庭游形式在草莓基地開展生態游活動。僅以建德市楊村橋鎮緒塘、梓溪、航頭鎮航景和下涯等草莓觀光園采摘游為例,2013年共接待游客8萬余人次,據不完全統計,增加經濟效益120余萬元,同時促進了城市運輸、餐飲等行業的發展。
2.1 提升效益
草莓專業化生產的形成使整個產業都處于相對成熟的階段。推行產業化,使產量、質量和效率得到提高,通過節約種子、用工、投入品等,實現節約成本。但產業發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如2013年的“小葉苗”問題和草莓質量安全問題等。因此,實行草莓專業化生產,提高專業化水平,降低勞動強度,切實為草莓生產帶來效益,實現建德草莓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鑒于專業化生產帶來的良好收益,目前大部分草莓種植基地都采用專業化生產。航頭草莓生產基地從2011-2013年實施專業化生產后,草莓生產效益逐年增加。2011-2013年,未進行專業化生產的人工費逐年顯著增加,2013年是2011年的2倍;而借助于專業化的生產措施,人工成本的高增長態勢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2.2 提高技術到位率
開展草莓專業化生產有利于實施標準化栽培,推廣農業防治和物理機械防治病蟲害,實施人工剝離發病葉片和大棚放蜜蜂,提高草莓開花期的受粉率,減少畸形果,減少農藥和肥料的使用次數和使用量,保證草莓安全。滴灌、配方施肥和植株規范化管理等專業化措施是大市場的必然要求。大市場必然要有大標準,繼而要有標準化操作規程,就必然要有專業化經營、專業化勞動力支撐。
2.3 促進設施、機械化應用
工業規模化的推進基礎就是把復雜的工藝拆分為簡單的操作步驟。專業化生產是單個勞動主體專注一個技術環節或操作環節,易學易懂易到位,是生產工藝技術到位的保證。通過實施草莓專業化生產,加快農業設施的推廣應用。草莓生產從傳統的毛竹大棚向鋼架標準化大棚發展,使智能溫室、連棟大棚等設施得到發展,從而提高草莓生產設施抵御自然災害和抗風險的能力,提高農業裝備水平,大幅提高農業機械化使用效率。
2.4 實施專業化生產,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和提升
建德農科服務有限公司專業配套生產草莓滴灌帶,產品呈供不應求的局面。草莓基地實現和旅游休閑采摘游的對接,每年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近4萬人次。在提高草莓種植經濟效益的同時,帶動草莓相關產業的發展。精細化、專業化是現代農業的趨勢,作為經營主體或勞動單獨主體的精力是有限的,實行經營專業化和勞動精細化分工是提升現代農業效益的基礎。建德草莓經過30多年的發展,初步形成育苗、大棚種植技術服務、質量安全保障、銷售等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在全國擁有較高的產品知名度。
3.1 認識和系統籌劃不到位
對實施草莓專業化生產作用的認識還不夠,包括實施主體、系統籌劃等都有待改進。據調查,杭州市平均每戶種植草莓面積1 500 m2左右,規模較小;農業勞動力的老齡化程度表現突出,新技術應用面積難以形成較大規模,先進實用技術普及率低。
3.2 規劃和政策措施不到位
對實施草莓專業化生產的扶持政策不到位,政府沒有相應的配套扶持政策。草莓種植老區由于工業用地,城市東擴、杭黃高鐵和居民集居建設等大量土地被征用,草莓種植面積不斷萎縮;江南片各鄉鎮又受到種植習慣、缺少銷售隊伍(大戶)等因素的影響,草莓種植規模難以擴大,生產規模和集約化程度較低,使草莓產業的穩定和發展缺乏后勁。
3.3 品種研發和技術不配套
草莓產業的品種提升改良步伐慢,未建立規模化良種繁育基地。草莓品種的提純復壯以及無性繁育基地和良種苗儲備基地等均未系統完整建立,靠農戶松散的經營模式很難在品種研發上有所作為。
3.4 用地政策問題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規模小、生產單一的家庭承包制形成不了產業化競爭力,已成為農業現代化、規模化、品牌化建設的嚴重屏障,再加上外出經商務工的農民日益增多,造成部分土地拋荒。
農村土地流轉已初顯成效,促進了農村土地規模化以及農業的產業化、現代化、品牌化和農村多余勞動力的轉移,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但農村土地流轉在政策和觀念上還存在很多問題。首先,農民的法制觀念不強。存在缺乏組織的單一流轉、流轉合同不規范及流轉穩定性糾紛難以解決等問題。第二,流轉層次不高。土地流轉散、亂等現象普遍。第三,土地流轉政策有待改進,缺少穩定性。政府鼓勵農村土地流轉,出臺了很多惠農政策和農業設施建設等扶持措施。流轉年限在5年至二輪承包期內,均能享受政府資金扶持,從而加快推進土地流轉進程。在農業設施建設扶持下,農業企業化、設施現代化迅速興起,農業設施每667 m2投入在2萬至幾十萬元不等,初步形成了品牌化農業,正在發展推進階段。但由于農業投入大、周期長、見效慢,使得現代化農業發展存在較嚴重的生存問題。至二輪承包期只剩下12~13年,如出現少數被流轉農民終止流轉合同的問題,則大量農業設施將被廢棄,甚至可能導致農業企業倒閉。第四,政府缺少區域性統籌規劃。大片農業用地被工業化、城市化無序吞沒,難以確保農業用地的長效性。
4.1 提高認識
必須認識到專業化生產是今后農業發展的趨勢,培育專業化生產必須培育更強的農業中介、更豐富的農業信息發布平臺和更專業的農業公共服務體系;進一步加強對專業合作社的培育和引導,明確職責,對相應合作社關鍵業績指標進行考核;提高專業化服務隊伍人員素質,加強思想素質教育和生產技術培訓,增強服務本領。
4.2 制定專業化生產發展規劃和政策
政府有關部門需要加大對草莓專業化生產的扶持力度,制定相關政策和發展規劃。如可建立一支專業化的農技推廣隊伍,建德草莓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相關引導政策的支持。杭州市農科院是杭州市草莓產業的權威機構,具有強大技術力量、設備優勢與技術貯備,建德市農技推廣中心水果站具有較強的技術推廣能力,為建德草莓的發展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支撐。多年來在草莓生產上推廣了紅頰草莓三級良種育苗技術,從日本引進了紅頰、章姬、佐賀清香、女峰、櫪乙姬等新品種,進行試種篩選后,紅頰被作為當家品種投放市場,很受歡迎,效益成倍增加。同時推廣的土壤消毒技術和放養蜜蜂技術,微噴和滴灌應用技術、無公害草莓生產技術(施用有機肥、低毒高效農藥、性誘捕劑等)都在全省得到首推,使建德草莓生產技術水平處于全省乃至全國前列。
4.3 確立重點支持領域
近幾年,杭州市草莓生產接連出現事故,包括草莓畸形、草莓苗病害產生的草莓枯萎及生產能力下降等問題,影響草莓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期望有關部門出臺配套政策,在草莓苗的提純復壯、草莓無性繁育基地的建設及草莓良種苗儲備基地建設等領域給予重點扶持。
4.4 積極推進專業化生產
提高專業化水平可從不同角度進一步推進開展。如育苗專業化是當前趨勢,也是提高苗木質量的唯一途徑,遠離本地,到外省育苗是確保苗木花芽分化充足,減少病蟲蔓延的有效物理防治辦法;另外,真正建立農民自己的協會,開展專業化自我服務。以草莓為例,據不完全統計,建德市下涯鎮有2 661戶從事草莓生產,占從事農業生產農戶的62%,草莓生產總面積853.7 hm2,總收入34 582萬元;2012年下涯鎮發展異地種植草莓面積553.7 hm2,是本地種植面積的1.8倍,收入25 748萬元,是本地的2.91倍。外出種植草莓已成為建德市下涯鎮農民致富的首選。如何為外地種植農戶更好地提供銷售、物資、技術已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計劃引導農戶在條件成熟時建立自己的專業化服務組織(表2)。

表2 下涯鎮草莓產業實施專業化生產的情況
還可以建立起專業營銷隊伍,強化品牌宣傳,實現品牌化銷售。目前建德市有3 200人從事草莓營銷工作,涌現了一批優秀的販銷大戶。2008年建德被命名為“中國大棚草莓之鄉”,并注冊了“建德草莓”證明商標。2011年“建德草莓”獲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并在全市15個草莓專業合作社開展使用,建德的紅頰、章姬草莓在中國草莓擂臺賽上分別獲得一等獎和三等獎。近幾年來,通過舉辦新安江-中國草莓節,使建德草莓在國內市場的知名度有了較大提高。為此,異地種植草莓農戶應抓住機遇,加強品牌宣傳,改統貨銷售為品牌銷售,使品牌效益達到最大化。
[1] 莊榮盛.日本農業現代化經驗對我國的啟示[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8(6):98.
[2] 羅必良.現代農業發展理論[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
[3] 胡霞.日本農業擴大經營規模的經驗與啟示[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9(3):61-65.
[4] 戴小楓,邊全樂,付長亮.發達國家發展現代農業的若干作法[J].中國農學通報,2007(4):475.
(責任編輯:張瑞麟)
S 668.4
A
0528-9017(2014)09-1385-03
2014-04-01
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開放基金項目(2010DS700124-KF1105)
童建新(1982-),男,浙江開化人,農藝師,本科,主要從事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工作。
余 紅。E-mail:yhtlzj12345@126.com。
文獻著錄格式:童建新,方獻平,來文國,等.杭州草莓專業化生產情況初析[J].浙江農業科學,2014(9):1385-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