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欽欽,許良智,宿 宓,聶 穎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婦產科,成都 610041)
流產后避孕咨詢與教育對人工流產后婦女避孕行為的影響初探
袁欽欽,許良智,宿 宓,聶 穎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婦產科,成都 610041)
探討對人工流產術后女性加強流產后避孕咨詢與教育對其避孕行為的影響。選擇2011年8月1日—2011年9月30日在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婦產科門診自愿行人工流產術的女性200人,進行術后常規處理(常規處理組)。選擇2011年10月25日—2012年4月10日在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婦產科門診自愿行人工流產術的女性200人,流產后常規處理并加強避孕咨詢與教育(加強干預組),兩組均于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進行隨訪調查。常規處理組和加強干預組半年后隨訪率分別為46%,71.5%(P<0.01)。常規處理組和加強干預組流產后4周內性生活的恢復率分別為10.8%,3.5%(P<0.05);半年內加強干預組避孕行為的正確率高于常規處理組(P<0.01),而且其避孕套、復方口服避孕藥(COC)和節育環等現代避孕措施的使用率高于常規處理組(P<0.01),安全期和體外排精等傳統避孕方法使用率低于常規處理組(P<0.01);常規處理組和加強干預組非意愿妊娠率分別為7.0%,1.5%(P>0.05)。研究表明,及時通過加強流產后避孕咨詢與教育,能提高人工流產后女性的避孕意識,增加避孕知識,提高正確避孕措施的使用率,更好地促進了女性的生殖健康。
人工流產;流產后咨詢與教育;避孕行為
中國目前每年有700萬~800萬例人工流產(簡稱“流產”),重復流產率高達50%以上[1]。流產,尤其是多次重復流產不僅可能引起月經失調,繼發不孕等女性生殖方面的病理性損害,其對女性的心理影響也是不容忽視的[2]。有研究表明,避孕知識的貧乏是流產的根本原因,對于有過流產史的婦女仍然會由于此原因而再次流產[3],但是在我國流產后女性被告知最多的內容是流產后注意事項(95.6%),避孕知識和生殖健康知識均達不到40%[4]。正是由于流產后服務和計劃生育服務的脫節,導致女性在離開流產門診后也未獲得正確的避孕知識和避孕方法,仍然暴露于再次意外妊娠和重復流產的危險下。本研究著眼于女性流產后這一特殊時期,立即提供恰當的流產后避孕咨詢與教育,探討其對流產后女性避孕行為的干預效果。
選擇2011年8月1日—2011年9月30日在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婦產科門診自愿行人工流產術的女性200人,為常規處理組。選擇2011年10月25日—2012年4月10日在婦產科門診自愿行人工流產術的女性200人,為加強干預組。
本研究為干預性研究。常規處理組進行流產后常規注意事項告知;加強干預組采用面對面的咨詢方式由專人負責流產后的宣教,內容包括人工流產手術的風險和對女性生殖健康的危害,重點講解正確的避孕知識,幫助女性選擇合適的避孕方法,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兩組女性術前進行基線調查,兩組均在術后1個月、3個月和6個月進行電話隨訪。隨訪內容包括避孕情況,有無意外妊娠,加強干預組則再次對其避孕方面進行指導和幫助。
使用Epidata 3.1進行數據錄入,經過邏輯檢查后用SPSS13.0進行統計學分析。對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χ2),以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多個率或構成比用卡方分割檢驗。
常規處理組共納入200例,1個月、3個月和6個月完成隨訪并愿意透露避孕情況的人數分別為141例(70.5%)、110例(61.5%)和92例(46%)。加強干預組共納入200例,1個月、3個月和6個月隨訪人數分別為160例(80%)、148例(74%)和143例(71.5%)。加強干預組半年的隨訪率明顯高于常規處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6.832,P<0.01)。兩組在年齡、職業、學歷、籍貫、流產史、避孕史等基本特征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流產女性基本情況Table 1 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 in two groups
3.2.1 加強干預對女性流產后第一次性生活開始的時間及其避孕措施的影響
常規處理組和加強干預組分別有10例(10.8%)、5例(3.5%)在28 d內恢復性生活,加強干預組4周內性生活開始率低于常規處理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161,P=0.023<0.05)。常規處理組流產后半年內恢復性生活的89例中有73例(82.0%)在第一次性生活中采用避孕措施。加強干預組流產后半年內恢復性生活的137例中有127例(92.7%)在第一次性生活中采用避孕措施。加強干預組高于常規處理組,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042,P=0.014),見表2。
3.2.2 加強干預對女性流產后半年內避孕行為的影響
常規處理組92人中,在半年內恢復性生活且無妊娠計劃的共86人,有84人采取過避孕措施;加強干預組143人中,在半年內恢復性生活且無妊娠計劃的共131人,有129人采用過避孕措施(χ2=0.000,P=1.000>0.05)。加強干預組避孕套、復方口服避孕藥(COC)和節育環等現代避孕措施的使用率高于常規處理組(χ2=12.17,P=0.000<0.016),體外排精和安全期等傳統方法使用率低于常規處理組(χ2=11.163,P=0.001<0.016)。流產后半年內兩組女性主要使用的避孕方法構成中,避孕套占的比例最大,分別占65.5%和79.1%。在主要使用避孕套避孕的女性中,常規處理組有31例(56.4%),加強干預組有90例(88.2%)能堅持每次性生活都使用;常規處理組有35例(63.6%),加強干預組有87例(85.3%)能正確使用避孕套。加強干預組使用避孕套的堅持率(χ2=20.539,P=0.000)和正確率(χ2=9.675,P=0.002)明顯高于常規處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把在這半年中每次性生活都堅持且正確使用避孕套,正確服用COC和上節育環認為是正確的避孕行為,其余都視為不正確的避孕行為。常規處理組和加強干預組分別有35例(40.7%)和94例(71.8%)半年內避孕行為正確。加強干預組高于常規處理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20.773,P=0.000)。兩組半年內主要采用的避孕方法構成見表3。

表2 兩組術后恢復第一次性生活時間和避孕措施的使用情況Table 2 The time and contraceptive usage of the first coition after abortion in two groups

表3 兩組半年內主要采用的避孕方法構成表Table 3 The composition of contraceptive methods at half a year after abortion in two groups
3.2.3 加強干預對婦女流產后半年再次意外妊娠的影響
半年內常規處理組和加強干預組分別有6例(7.0%)、2例(1.5%)再次非意愿妊娠,加強干預組低于常規處理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兩組半年內非意愿妊娠率的比較Table 4 The incidence of unplanned pregnancy in two groups
流產后關愛(PAC)是生殖健康領域日益關注的重要問題。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是PAC的核心組成成分[5]。國外許多開展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的經驗表明:實行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能增加有效避孕措施的使用率,降低重復流產率[6,7]。國內通過流產后女性調查表明,人們對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需求較大[8,9],但是目前我國尚沒有將計劃生育服務和流產后服務結合起來,兩種服務的脫節不利于流產婦女的生殖健康[10]。尤其是未婚青年,她們本身不在我國計劃生育服務的范圍,難以通過正規渠道獲得正確避孕方法和避孕藥具。本干預研究就是要憑借流產后這一段敏感時期,對流產后女性進行面對面的避孕節育方面的宣教,主動地去滿足各類人群流產后避孕的需求,適時地給她們提供有關避孕措施的種類、使用方法、安全性等方面的信息,進而達到增強流產后女性避孕意識,提高避孕知識,增加有效避孕措施的正確使用,降低非意愿妊娠和再次人工流產的發生,最終保護女性的生殖健康。
人工流產術后1個月內禁同房和盆浴。早期流產后,兩個星期內就可以恢復排卵;中期引產后,四個星期內便可以恢復排卵[11,12]。因此術后第一次性生活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顯得更加重要,否則出現意外妊娠再次行人工流產,是風險極大的高危流產,流產并發癥也會隨之增加。筆者在加強干預組避孕咨詢服務中詳細告知流產后禁止性生活的時限,并幫助指導其正確使用各種避孕方法。可以看到經過流產后咨詢的女性4周內性生活的恢復率明顯低于常規干預組,且加強干預組人流后第一次性生活采取避孕措施率達到92.7%,明顯高于常規處理組(82%)。說明筆者強化流產后立即避孕的宣教,顯著提高了女性自我保護的意識,更好地促進了女性的生殖健康。
流產后半年內,兩組在避孕措施的使用率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是分析結果發現,常規處理組和加強干預組在半年內主要使用避孕措施的構成上不同。避孕套、COC和節育環等現代避孕措施的使用率顯著高于常規處理組,而安全期和體外排精等傳統方法的使用率低。從術后兩組都使用的最多的避孕方法——避孕套上分析發現:加強干預組避孕套的堅持率和正確率也明顯高于常規處理組。在能從整體反映這半年避孕情況的避孕行為正確率這個指標上,加強干預組也顯著高于常規處理組。正確的避孕行為反映了女性正確的避孕態度和避孕知識。從以上研究結果中筆者發現,經過流產后避孕知識的宣教,女性增強了避孕意識,改善了避孕的態度,較常規處理組更能選擇現代的避孕方式,并堅持正確使用。這對流產后避孕咨詢服務是一個肯定。在術后半年非意愿妊娠率上,加強干預組(1.5%)低于常規干預組(7.0%),不過差異并無統計學意義,可能是因為開展研究活動的時間比較短,納入人數較少,隨訪率也不高,可能觀察不到干預活動對非意愿妊娠率的真實和全面的效果。但是在避孕行為方面加強干預組和常規處理組已經出現顯著的差別,已經能夠初步看到干預活動的效果。有理由相信,隨著隨訪時間的延長和流產后避孕咨詢服務的不斷完善,非意愿妊娠率會得到顯著的降低,對保護婦女的生殖健康有重要意義。
本次研究只是在女性流產后及時面對面地普及避孕知識并幫助其選擇適合的避孕措施,并沒有組織男伴參與宣教,免費提供避孕藥具和轉診到計劃生育部門,與國際上要求的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還有一定的差距。這只是初步探討流產后基本的避孕咨詢與教育對女性避孕行為的影響,同時取得了比較滿意的結果,而完善的PAC模式,還需要進一步的探討和摸索。
[1]程怡民,周 猷.中國重復流產和流產后保健的現狀[J].國際生殖健康/計劃生育雜志,2010,29(5):324-326.
[2]王建梅,楊 華,張 鈺,等.年輕女性重復人工流產生殖健康狀況及心理行為調查研究[J].中國綜合臨床,2010,26(7):682-686.
[3]蔡雅梅,程怡民,呂巖紅,等.中國開展流產后計劃生育服務的必要性[J].現代預防醫學,2007,34(12):2255-2257.
[4]常明秀,張曉靜,徐 曉,等.未婚女青年流產及接受流產后服務的現況調查[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8,16(9):540-543.
[5]程怡民,黃 娜,李 穎,等.流產后服務的新進展和核心組成部分概論[J].中國婦幼保健,2004,19(23):17-19.
[6]Johnson B R,Ndhlovus S,Farr S L,et al.Reducing unplanned pregnancy and abortion in Zimbabwe through post abortion contraception[J].Studies in Family Planning,2002,33(2):195-202.
[7]Ali Ceylan,Meliksah Ertem,Gunay Saka,et al.Post abortion family planning counseling as a tool to increase contraception use[J].BMC Public Health,2009(9):20.
[8]秦君璞,陳 姍,狄 娜,等.流產后咨詢與教育對意外妊娠行人工流產的未婚青少年干預效果[J].中華婦產科雜志,2010,45(3):201-204.
[9]任姍姍,龐 成,何 電,等.我國三城市未婚女青年人工流產后服務需求調查[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12,20(3):179-182.
[10]程怡民,李 穎,郭 欣,等.中國重復流產狀況和規范化流產后服務的必要性[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4,20(9):571-573.
[11]Lahteenmaki P,Luukkainen T.Return of ovarianfunction after abortion[J].Clinical Endocrinology,1978,8(2):123-132.
[12]Lahteenmaki P,Ylostalo P,Sipinen S,et al.Return of ovulation after abortion and after discontinuation of oral contraceptives[J].Fertility and Sterility,1980,34(3):246-249.
Evaluation of effect of post-abortion contraceptive counseling and education on contraceptive behavior of abortion women
Yuan Qinqin,Xu Liangzhi,Su Mi,Nie Ying
(Department of Obstertrics and Gynecology,West China Second University Hospital,Sichuan University,Chengdu 610041,China)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post-abortion contraceptive counseling and education(PACE)on contraceptive behavior of abortion women,200 women who had abortion in the West China Second University Hospital form August 1st 2011 to September 30th 2011 were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conventional group),200 women who had abortion form October 25th 2011 to April 10th 2012 were treated with PACE(intervention group).The effect of the intervention of PACE by comparison was evaluated at one month,three months and six months after abortion.The six months follow-up rate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46%,71.5%,respectively(P<0.01).Compared with the rate of 10.8%of respondents who started sex lives in four weeks after abortion in conventional group,that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3.5%(P<0.05).It was better for intervention group than conventional group on using contraceptive methods correctly(P<0.01).The rates of modern contraceptive(such as condom,oral contraceptive pills and intrauterine devices)usage of the intervention group is significant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group(P<0.01).The incidence of unplanned pregnancy(1.5%)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i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7.0%)(P>0.05).Timely post-abortion contraceptive counseling and education is effective for abortion women to strengthen their contraceptive awareness,increase contraceptive knowledge and use correct contraceptive methods and results in promoting the women’s reproductive health.
abortion;post-abortion contraceptive counseling and education;contraceptive behavior
R173
A
1009-1742(2014)05-0034-05
2014-04-04
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伊愛基金(京ICP備01032862)
袁欽欽,1987年出生,女,四川成都市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生殖內分泌;E-mail:yuanqin_i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