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鋼 鐵
企業的成功秘訣
◎ 鋼 鐵

早上,某日本品牌商場的門前漸漸聚集起了人群。玻璃門外的顧客靜靜地等待商場開始營業,里面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員則井然有序地排到每一個出入口的左右兩側。當營業時間到來,工作人員微笑著把門打開,微微欠身,迎接每一位顧客的光臨。在作為日本品牌的優衣庫的店鋪里,無論你需要挑選何種商品還是尋找適合自己的尺寸,都可以叫來工作人員幫助尋找。而員工之間也是彬彬有禮,當工作人員準備進入辦公室或者倉庫,都會在敲門后溫柔的說上一句?對不起,打擾一下,我要進來了。‰這并不是在日本,而是在中國經營的銷售店鋪里所發生的場景。這樣的行為,我們稱之為?企業文化‰。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也無關是何種類型的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都會產生自身的企業文化。可以說,企業文化是由一而終伴隨著每一個公司成長與發展的,也是每一個企業發展成敗的重要因素。
在日本,即使是現今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企業主仍舊十分注重培養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公司領導層身先士卒,員工加班,作為主管的領導層是絕對不會先行離去的,哪怕只有一個員工在加班,管理者也要陪著他加班到最后。在此影響下,公司員工便養成了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也提高了工作效率。當然,作為企業,員工如此賣力,也是不能虧待他們的。所以,日本的企業通常是不會主動辭退員工的,即使能力很差也不會直接辭退而采取不加薪以及調職的方式處理,而員工也不習慣頻繁跳槽。這樣,日本企業的離職率就很低,團隊也相對穩定,有些員工從參加工作到退休只任職過一家公司,對公司有著很高的依賴與歸屬感。在這方面,豐田公司做得尤為突出。豐田公司始終特別注重人才的培育,這也是豐田走向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豐田公司提倡?造物,育人‰的企業使命,并依此建立了?造物先育人,先人后事‰的經營理念,對人才的開發重視程度不亞于對產品的開發。豐田的這一理念也是日本企業文化?以人為本‰與?以企業為家‰的人本主義的體現。
在經營方面,日本企業往往不是率先創新的企業,那是歐美企業干的事,日本企業傾向于把事情做深,做細,做到極致。從經濟學的角度上講稱為?風險規避‰,?開拓者‰往往是要承受意想不到的壓力與風險的,所以日本企業不愿意付出創新的高風險成本,選擇把有市場的產品做到不可替代的極致。除此之外,日本企業對時間有著極高的掌控力,當歐美企業做出新的技術,日本企業便可以迅速得以運用,實現了模仿時滯最小化。往往當歐美企業研制出新技術不久,日本企業就會花費巨資購買,并且用短短的時間消化吸收完畢,然后使用全球領先的工藝迅速投入生產,這樣便可以使自身產品在品質與價格上優于歐美的競爭對手。
一提及索尼,大家對這個企業的第一印象是?質量與科技‰,人們不會對索尼生產的任何一款電子設備心存疑慮。從最早的錄音機到現在的彩電等等,我們每個人大部分都購買或接觸過索尼產品。而這樣的結果也歸功于索尼自己獨特的營銷理念——不做客戶想要的東西,而做能幫助顧客的東西。索尼的這種創造需求觀念是一種營銷上的創新。索尼充分運用這種風格,將自身現有科技不斷提升也不斷融合,為消費者提供從小到耳機大到電視、音響等涵蓋生活與娛樂的所有領域。

與日本不同,歐美企業則更加注重為人才,營造舒適寬松的工作環境,這也與歐美企業注重創新的企業文化是分不開的。
提到歐美企業,人們可以聯想到眾多耳熟能詳的企業,IBM、微軟公司、通用汽車公司、FACEBOOK、GOOGLE、蘋果公司,這些都是生活當中會觸及并聯系密切的企業。這些企業雖然分處不同的領域,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創新。1981年,IBM認準個人計算機消費市場,毅然進軍,直至今日THINKPAD仍舊是品質與質量的代名詞;微軟公司,全球最大的軟件供應商,WINDOWS系統被廣泛安裝于電腦之中;通用汽車公司,?計劃廢止制‰的倡導者,20世紀五六十年代,為了滿足促進商業行為而采用的樣式主義設計策略,在汽車設計領域表現尤為突出,汽車的樣式每隔一段時間便會被更新。在這一過程中,通用汽車公司的總裁兼設計師厄爾為了不斷促進汽車銷售,搶占市場,他在公司的產品設計中有意識地采用了一種新的制度。這個制度便是?計劃廢止制‰,即在設計汽車樣式的時候,必須有計劃地考慮以后幾年間不斷更換部分設計,使汽車每隔幾年便有一次小的變化,每隔三四年就會推出新款,有一次大的變化,永遠使消費者耳目一新。直至今日,?計劃廢止制‰仍舊被廣泛應用于汽車制造業,不管是寶馬、奔馳還是通用汽車都會刻意推出小改款汽車與大改款汽車,促進市場銷售行為;FACEBOOK,社交網站的鼻祖,運用互聯網科技第一次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形成了新的商業市場,身后不乏眾多模仿者;GOOGLE,最具人性化的互聯網公司,公司福利簡直豐富到令人咂舌的地步,員工甚至可以在工作時間打游戲,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下,GOOGLE也成為最富創造力的企業;蘋果公司,這個似乎不需多說,憑借IPHONE成功革命了手持通話設備與個人電腦設備領域。
由此我們不難看出,保持歐美企業長久不衰的秘訣便是?創新‰。
那么,我們國內的企業是否也有這樣的精神與案例呢?
最近聽說了一家十分特別的國內建筑公司,說特別不是因為這家企業的技術多么的革新,也不是說這家企業擁有多么高的市場占有率,而是他的企業文化。
這家公司位于蘇州,對于員工來說,每天的生活是充盈但不枯燥且充滿秩序的。每天早上,公司的行政人員會把公司小區的門窗、辦公樓宇住戶的信箱、路牌擦拭一遍,整潔成度可媲美五星級酒店。這與傳統建筑公司留給世人的印象極為不符。
此外,公司還要求自己的工人保持整潔的儀容,最好口袋里還備著口香糖。福利方面,公司也會為沒有住房的員工提供免費宿舍,一日三餐在公司食堂只需要5元錢,連考駕照的錢公司都報銷一半。所有員工報銷不需要領導簽字,有了急事還可以找公司借錢。
在這樣的企業文化下,公司由于業務繁忙而不得不推掉許多訂單,公司的人員流失率也很低。
這家企業就是德勝(蘇州)洋樓公司。這家公司除了對員工采取高福利的政策,在經營上也并沒有像很多建筑企業一樣包攬所有建筑的工種,而是專門從事美式木制別墅的建造。這樣一家員工不超過1000人的企業,年銷售額卻達到了4~5億元,占據了國內木結構別墅70%以上的市場份額。這一點和大多數日本企業一樣,只專一做某一領域的產品,做深,做精。
在創新方面,國內也不乏優秀的企業,如電商平臺的淘寶網、當當網,他們都運用新的互聯網通訊技術在新的領域創造了屬于自己的輝煌,不但實現了自身的發展更帶動了行業的發展,造福了社會,回饋了社會。
隨著國內企業的發展與不斷創新,眾多國內知名企業逐步走向了國際市場。那么,開拓國際市場和保持企業自身長久發展,在人才方面注重培養與扶持,在經營方面注重產品的創新與發展,營造屬于自身的企業文化是十分重要的。
日本的企業講究誠信,注重對顧客的維護,也注重對人才的培養。這是日本企業的常勝之道。而歐美的企業講究創新以及對人才的挖掘,所以歐美企業更富有創造力,此點歐美品牌在時尚方面得以充分彰顯。同時,不管是歐美企業還是日本企業都注重對品質的深度挖掘,這也是?以人為本‰的另一體現。
雖然歐美企業與日本企業都在國際上久負盛名,但每個企業都有自身的制勝法寶與要訣,企業文化也要符合自身企業發展的需求。我們的企業如要像國外企業一樣長盛不衰,就勢必要保持一顆執著的心,對產品做精做細,對人才挖掘與培養并重,對顧客進行維護與培養,并在經營與管理上學習國外優秀經驗,發展符合自身企業發展需求的企業文化。只有這樣企業才能保持良好的發展狀態,享譽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