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動態
2013年12月10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云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出席會議。習近平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分析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總結2013年經濟工作,提出2014年經濟工作的總體要求和主要任務。李克強在講話中闡述了2014年宏觀經濟政策取向,對2014年經濟工作作出具體部署,并作了總結講話。
天津市人民政府金融服務辦公室正式批復同意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試點開展小額貸款公司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小額貸款公司資產收益權轉讓業務系統已上線試運行。交易所成立3年多以來,致力于產品交易模式的創新,并在市場競爭中持續創新,先后在主管部門的指導同意下開展了多種產品交易。小額貸款公司資產收益權轉讓產品交易資質的取得,使天津金融資產交易所初步形成了基礎產品和金融創新產品兩個模塊16個產品可交易的格局,為交易所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2013年11月28日,北京市碳排放權交易在北京環境交易所正式敲鑼開市。北京市市長王安順及相關部委領導、重點排放單位代表等參加了開市儀式。開市當天,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燕山分公司和京能熱電股份有限公司石景山熱電廠以50元/噸交易價格成交2萬噸碳排放量,中信證券投資有限公司和大唐國際發電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高井熱電廠以50元/噸交易價格成交2萬噸碳排放量。此外,線上交易達成3筆,成交量800噸。截至上午休市,總成交量達4.08萬噸,成交額204.1萬元。場外轉讓均價50元每噸,線上公開交易均價51.25元/噸,實現了開市首日的開門紅。
上海市碳排放交易于2013年11月26日正式啟動,上海市碳排放2013年配額(SHEA13)、2014年配額(SHEA14)、2015年配額(SHEA15)分別于啟動后成交,首筆成交價格依次為人民幣27元/噸、26元/噸、25元/噸,成交量分別為5000噸、4000噸、500噸二氧化碳。成交的企業為:申能外高橋第三發電廠、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橋分公司、上海焦化有限公司、華能國際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洞口第一電廠、申能外高橋第二發電廠、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碳排放交易啟動出現了首筆交易,為上海碳排放交易體系正式“開鑼”。
12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解振華和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徐少華在廣州碳排放權交易所共同為碳排放權交易市場開市敲鑼,標志著廣東省碳排放權交易正式啟動。首次啟動共完成7筆交易,成交量120029噸碳排放權配額,最低成交價為60元/噸,最高成交價為61元/噸。首筆交易由廣州大學城華電新能源有限公司出售20000噸碳排放權配額給陽春海螺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最終以122萬元人民幣成交,成交價為61元/噸。
2013年12月18日,四川省成德南、雅西、廣甘等8條高速公路169個戶外廣告牌使用權轉讓項目推介會在西南聯合產權交易所舉行。本次推介會是西南聯交所廣告交易中心繼2013年10月“2013年成都廣告交易推介會”之后舉辦的又一次具體項目路演,是廣告交易中心緊緊圍繞國家工商總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提出的打造“西部廣告交易中心”的目標進行的創新嘗試。推介會上,轉讓方介紹了項目基本情況,廣告商代表介紹了媒體資源整合的行業經驗,西南聯交所就打造西部廣告交易中心的使命和受讓本次項目的具體流程進行了說明。
2013年12月11日,青海省財政廳資產處組織青海產權交易市場和9家拍賣公司,對《青海省中介機構參與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工作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并座談,通過征求意見和座談的形式向參與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處置工作的產權交易市場和拍賣中介機構廣泛征求意見。資產處特地邀請了正在青海產權交易市場調研的中國企業國有產權交易機構協會黨委副書記、副秘書長何亞斌和綜合處副主任申曉光等一行參加座談會。
2013年12月3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委托處置的“北京市朝陽區清林路1號院4號樓28層2單元3203號房屋”拍賣會在北交所訴訟資產處置服務中心第一競價室成功舉行。本次訴訟資產司法拍賣采用網絡競價方式,起拍價781萬元,經過自由報價期和限時報價期,共計50輪的激烈報價,最終以863萬元成交,溢價率高達10.5%,成為首例在北交所訴訟資產網絡交易平臺成功處置的訴訟資產。
為搭建天津股權交易所與社會各界實時溝通橋梁,為掛牌企業、投資人等各市場主體提供更加及時的服務,天交所開通官方微信平臺。微信用戶可搜索“tjs-2008”進行關注。今后,平臺將及時發送天交所資訊,并提供業務指引及在線咨詢服務,歡迎各界朋友關注訂閱。
日前,內蒙古電力集團委托內蒙古產權交易中心處置所屬企業舊公務用車,這是自治區國資委225號文下發后首批進入交易中心處置的舊公務用車。該批車輛涉及5個盟市,共計157輛車。交易中心使用了全國領先的網絡競價系統組織競價,有效地防止了圍標、串標,且節約了競價成本,競價效果良好。此次競價共計成交147輛車,成交率達到93.63%,平均溢價率為98.31%,其中最高溢價率達到2212.77%;報價最高輪次為196輪。該批車輛的順利處置為交易中心后續更好地服務于國有企業實物資產處置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013年11月15日,哈爾濱產權交易中心與保險機構合作簽約儀式正式舉行。為了貫徹落實《保險法》和哈爾濱市國資委頒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哈爾濱市屬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購買商業保險管理的通知》文件精神,實現市屬國有企業財產保險統一集中采購,哈爾濱產權交易中心構建了國有“綠色”財產保險采購陽光平臺。簽約儀式邀請了四家保險機構的省、市公司的負責人,共同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與會負責人紛紛表示要共同維護財產保險采購市場,為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做出貢獻。
吉林長春產權交易中心官方微信賬號正式上線,該微信平臺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功能:一是信息發布;二是信息互動;三是品牌宣傳。吉林長春產權交易中心開通微信這一“掌上”信息平臺,無疑是信息公開透明建設工作的一項重大舉措,不僅可讓更多的投資者關注中心,及時獲取信息,而且,也是宣傳中心服務社會的重要窗口。吉林長春產權交易中心將通過微信這一新媒體渠道,向社會公眾公開關于產權交易、融資服務、項目推介、市場動態等更多信息,展示中心“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和優質服務,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