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錯刀

這次,大眾點評被定位成最后一個緋聞女友終于私定終身。
大眾點評算是未上市公司里,少數的百億美元估值的公司,BAT都想包她,百度、阿里都跟大眾點評有過深度緋聞。騰訊入股大眾點評背后,也是大眾點評的一個百億美元的大煩惱,這就是移動互聯網。現在,對于所有互聯網公司而言,移動都是第一煩惱,都是第一的變量。
1、有人說,大眾點評是拿“4億美元,20%股權”來換取微信的一個入口位置。的確,騰訊宣布投資大眾點評后不久,微信上就上線了一個“今日美食”的頻道,有人說太快了。
我認為,現在還處在微信生態早期,這個價碼一點都不貴,以后,微信的入口價碼會越來越貴。
對行業人士而言,微信就是超級APP,但是對很多小白用戶而言,微信甚至約等于移動互聯網。大公司可以通過拼爹的方式占據微信的大入口,中小公司會通過產品和服務的方式占據微信的小入口。
2、PC互聯網的本質是流量,移動互聯網的本質是服務。
傅盛說了一個觀點:互聯網的本質是什么?除了極致,最近我還有一個新的感悟,那就是“羊毛出在豬身上”。小米最大的本事就在于“我在這里可以不掙錢,但是我用別的方式掙”。仔細想想,其實就是那種狀態。金山毒霸剛出來的時候,殺毒軟件并不賺錢,即使卡巴、瑞星全死了也不怎么賺錢。后來我們宣布金山毒霸免費,才發現從旁邊賺錢比在傳統殺毒市場賺得更多,免費之后帶來的收入比收費殺毒軟件整整上漲了4倍。這里隱含的不只是互聯網思維的一種顛覆,更是互聯網對整個市場體系帶來的裂變。所以,我們今天面臨的是一個非常巨大的產業重構的機會。一旦互聯網公司加入全球化,連帶引發的裂變速度是不可估量的。它會使以前的整個渠道都土崩瓦解,完全告別從前的品牌商和過時的傳統套路。
我非常認同其中的一點,我們的確面臨一個巨大的產業重構的機會,最大的重構力量就是移動。
3、大眾點評都在提“重啟”,中小型互聯網公司,甚至是傳統企業則要自毀三觀才能生存。
對于想大眾點評這樣的公司而言,在PC時代已經遭遇到美團的強烈阻擊,更重要的是,大眾點評這種UGC為中心的內容平臺在手機上會有先天弱勢,因為用戶的使用和生產行為更輕,但對服務的增值需求則更大。
大眾點評CEO張濤在2014年內部年會上曾經說了一段話:“雖然我年過40,大眾點評也過了10年,但我覺得2014年會是最不平凡的一年,不管是對我個人,還是對整個公司而言。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怎么把每一件事情真正做起來,并且做好。2014年,是真正二次創業的開始,點評重啟,全面進攻是我們的口號。”
重啟不是口號,看誰能率先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