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璐,萬德光,嚴鑄云,王光志,劉詠松
·教學科研·
PBL教學模式在藥用植物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陳璐,萬德光,嚴鑄云,王光志,劉詠松
PBL 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模式。本文介紹我校藥用植物學課程改革中,在實驗教學中引入了PBL教學模式。根據教學實踐及學生對問題的反饋情況,認為PBL 教學法提高了教學效果,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提出了藥用植物學實驗教學中開展PBL教學的一些思路與體會。
]PBL;藥用植物學;實驗教學
藥用植物學是中藥學及其相關專業的一門重要必修課程,是后期學習中藥資源學、中藥鑒定學、中藥栽培學、中藥化學、中藥炮制學、中藥制劑學等課程的基礎。藥用植物學實驗教學是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學生觀察和實踐能力的重要環節,為學生今后從事中藥學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工作打下基礎。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普遍反映知識點多,難學難記,如果實驗課程僅僅采用傳統的驗證性實驗設計教學方法,學生往往很難真正掌握知識點并且容易感到枯燥無聊,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作用[1]。
PBL教學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習”的教學思想,能有效克服傳統教育中“理論與實踐相脫節”的缺陷,能有效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參與實驗的主動性、積極性,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創新精神[2]。基于上述情況,筆者根據PBL教學指導思想,在本校藥用植物學課程實驗教學過程中引入了PBL教學法。根據在教學實踐及學生對問題的反饋,結合文獻中有關PBL教學設計的報道,提出在藥用植物學實驗教學中開展PBL教學的一些思路與體會。
1.1 確立藥用植物學實驗中的核心專題,建立實驗學習模塊。
1.2 問題設計:教師圍繞每個模塊設計問題。
1.3 輔導材料準備:教師圍繞問題和教學目標列出參考書籍、論文及網站目錄,并鼓勵學生自主查閱文獻資料,鼓勵學生利用互聯網查詢學科最新進展。
1.4 學生自主預習:學生圍繞提出的問題,自主查閱相關文獻資料,進行課前預習。
1.5 觀察與討論:在實驗課堂上,學生利用提供的實驗材料自主觀察,開展課堂討論。
1.6 教師點評,歸納總結:教師對學生的發言討論進行點評,對觀察及討論結果進行歸納與總結,引導課堂討論由淺入深,逐步達到滿意教學效果。
2.1 實驗名稱
植物的組織——分生組織、薄壁組織和保護組織
2.2 實驗目的
掌握分生組織的功能、分布及細胞特征;掌握薄壁組織的功能、細胞特征;掌握初生保護組織表皮細胞的特征及其附屬物氣孔、毛茸的類型和特征;掌握次生保護組織周皮的形態特征。
2.3 實驗材料
薄荷莖、梔子葉、馬鈴薯塊莖;大青葉、蓼大青葉;玉米莖橫切永久制片、松木莖橫切永久制片、椴木莖橫切永久制片。
2.4 問題設計
問題一:為什么玉米不能像樹木不斷增粗,形成棕褐色的周皮?觀察玉米莖橫切面、松木莖橫切面和椴木莖橫切面,試解釋這一現象,并闡述表皮、周皮在組織構造上的差異。
問題二:采用徒手切片法自制薄荷莖橫切片、梔子葉橫切片、馬鈴薯塊莖切片,觀察并闡述薄壁組織細胞有何特點?在植物體中發揮哪些作用?
問題三:現有兩種葉類藥材——大青葉、蓼大青葉,試采用顯微鑒別法,觀察葉表皮細胞、氣孔類型、非腺毛、腺毛等特征,判斷哪個是大青葉,哪個是蓼大青葉?
2.5 教學情景設計
提前一周將問題與參考書籍、網站布置給學生,要求學生做好預習工作。實驗課堂上教師演示制片方法后,以3人為1小組進行觀察與自主討論,在此過程中教師給予適度的引導;小組討論結束后教師圍繞所提問題,每個問題隨機抽取2組同學進行發言闡述,鼓勵主動發言;最后由教師進行點評與歸納總結,引導學生在主動學習、自主觀察、自主解決問題的基礎上掌握知識要點,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6 教學效果評價
在課堂上,各小組學生圍繞問題,聯系課堂所學理論知識積極動手制片、觀察并踴躍發言。由于學生在課前有了充分的準備,基本上都能達到教學要求,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課后就專業知識掌握程度,能否提高自學能力、增強學習興趣等方面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問卷調查結果
本節教學內容“植物的組織”比較抽象,不若“植物的器官”、“被子植物的分類”等生動形象,與日常生活所見聯系比較少,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在本部分內容中,表皮與周皮的特征,表皮附屬物氣孔、毛茸等的觀察是重點。若采用傳統驗證式教學,單純給學生準備各種材料觀察分生組織、薄壁組織、表皮、周皮和各種氣孔、毛茸,學生往往會感覺比較枯燥,獲得的知識點是零碎而孤立。采用PBL教學,首先提出形象的、與實踐聯系密切的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以探究式的思路自主查閱文獻、動手制片和觀察,最終解決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自主查閱文獻,自主學習和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
3.1 PBL教學對教師和學生均提出更高要求
在PBL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再是主導教學活動的中心,而是PBL教學的設計者,教師設計問題、提供問題的背景資料和提供信息收集的途徑,激勵學生學習他們所期望學到的知識和技術。PBL教學要求教師具備相當高的素質,課前充分準備,精心設計難易適中的問題,并在課堂上有效掌握討論的節奏,引導學生聯系實際,深入系統的分析問題和討論問題。學生是PBL教學活動的中心,學生必須改變被動聽課、被動學習、被動記憶知識的現狀,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積極主動的探究式查詢、思考、討論與總結。由于課堂課時較少,學生需要在課下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自主學習。
3.2 實施PBL教學需改變傳統評分標準
開展藥用植物學實驗PBL教學要求學生在課下花費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在實驗課堂上積極動手,勤于思考與討論,必須改變傳統實驗課程評分標準以刺激學生學習主動性。可將課堂表現、回答問題質量、主動回答問題情況等納入實驗課評分標準,并提升實驗課在藥用植物學課程成績中所占比例。
3.3 PBL教學效果評價方法
PBL教學實施后,如何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如何比較其與傳統教學模式教學效果的差異。筆者認為可采取兩種方式對教學效果進行主客觀評價。第一種方法:對同一組學生先后采用傳統實驗授課模式和PBL模式進行教學工作,最后采用同一測試方式或評價標準進行效果評價。第二種方法是,將同一組學生隨機分為兩個小組,然后對兩個小組分別采用傳統模式和PBL模式進行教學工作,最后采用同一測試標準或評價標準進行效果的主客觀評價。在客觀效果評價方面,在課程學習結束時,學生就教師提供的某實際問題進行實驗操作考試,然后進行評分。在主觀效果評價方面,可以就學生分別參與兩種教學模式后的主觀印象和感受以問卷調查表的形式進行測試,然后得到評分。
3.4 現階段建議采用PBL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
PBL教學對教師與學生均提出了較高要求,教師要花費大量時間進行問題的設計、實施與修改,需承擔因此而增加的額外工作量。學生課程任務繁重,課下還需花費大量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加上學生長期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進行學習,自學能力有限和現有學習資源和工具有限,師生對PBL操作過程均不是很熟練等因素,在現階段全面開展PBL教學難度較大。建議在現階段采用PBL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在藥用植物學實驗教學課部分內容,如學生普遍感覺比較枯燥的細胞、組織、器官的顯微構造等章節采用PBL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與主動性,在植物的形態、植物的分類等學生比較感興趣、已能獲得良好教學效果的章節仍采用傳統教學模式。在有機結合綜合應用PBL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過程中,積極探索實施PBL教學的有效途徑。
[1] 晁志,梁鎮標,張宏偉,等.藥用植物學實驗教學體系改革初探[J].基礎醫學教育,2012,14(10): 778.
[2] 姜萍,楊振寧,商慶新,等.PBL教學模式在高等醫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中醫藥信息雜志,2005,12(3): 104.
(責任編輯:李蕓霞)
Application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pharmaceutical botany experimental teaching/
CHEN Lu, WAN De-guang,YAN Zhu-yun, WANG Guang-zhi, LIU Yong-song//(Pharmacy College, Chengd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Key Laboratory of Standardization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State Key Laboratory Breeding Base of Systematic Research,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Co-founded by Sichuan Province and MOST, Chengdu 611137, China)
PBL is an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which based on problem and centre on student. PBL teaching mode is introduced in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of Pharmaceutical Botany Course in our school. According to 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student feedback, it is found that PBL teaching mode can improve teaching effect, develop skills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nd problem-solving.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provides some ideas and experience for the application of PBL in Pharmaceutical Botany Experimental Teaching.
PBL;Pharmaceutical Botany;Experimental Teaching
R 932
A
1674-926X(2014)02-028-02
成都中醫藥大學實驗技術項目(編號13208)
成都中醫藥大學藥學院 中藥材標準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中藥資源系統研究與開發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四川 成都 611137
陳璐(1982-),女,博士,講師,從事中藥品種、品質與資源研究 Email:chenlu@cdutcm.edu.cn
萬德光(1938-),女,教授,博士生導師,從事藥中藥品種、品質與資源研究
Email:wdg@cdutcm.edu.cn
201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