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 妮
乘著改革的東風邁向兵器的春暖花開
——《兵器的春天》讀后感
■ 張 妮
尹家緒董事長撰寫的《兵器的春天》,就像春天里用陽光烹制的饕餮大餐,讓人熱情激蕩,回味無窮。反復咀嚼,如曠若發蒙,醍醐灌頂,震撼于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日新月異,倍感加快改革發展的緊迫性,更加堅定了結構調整、轉型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又如同一聲集結的號角,團結起全體兵工人,共同邁向兵器的春暖花開。
“想要改變口袋,必先改變腦袋”。解放思想是我們改革發展要解決的首要問題。兵器工業有著八十多年的光榮歷史,我們惠安也走過了六十年的光輝歷程,但我們決不能躺在資歷和經驗的功勞簿上吃老本,唯有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我們才有出路。改革開放以來,有多少曾經紅極一時的大品牌,默默消失在改革發展的洪流中!思想不解放,就好比給你配上最先進的IPhone6,你也只會打電話、發短信,微信、微博、朋友圈、手機購等的精彩你永遠也體會不到。市場競爭是無情的、殘酷的,也是瞬息萬變的,我們只有不斷解放思想,才能凝聚共識,為改革敲響奮力前行的“擂戰鼓”;我們只有不斷解放思想,才能理清思路,為改革鋪就成長的溫床。今年惠安公司開展了以“解放思想,凝聚共識,堅定信心,加快發展”為主題的思想解放大討論活動,正是為企業“結構調整,轉型發展”的改革舉措培育沃土,讓改革的種子在春風春雨中發芽、成長、開花。

無論是十八屆三中全會,還是今年的兩會,“改革”都成了中共中央應對國內外經濟形勢的最強音。今年改革的春風不再像過去那樣徐徐吹來,而是夾雜著些許經濟危機的寒意,猛然吹醒了沉睡的萬物,讓人切身體會到“不在改革中崛起,就在改革中消亡”。作為兵器的一份子,作為一個國有大中型企業,我們不能坐在“等、靠、要”的板凳上幻想奇跡,也不能保守地護著手里日漸減少的“口糧”,小心謹慎地求生存!面對改革,我們要奮起直追,把改革的步伐邁得更大一些,以鷹擊長空之勢,在改革發展的洪流中乘風破浪,才能在求發展的道路上獲得新生,才能趕上時代發展的腳步。今年是惠安公司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一年,我們既要下足“進”的功夫,抓精品項目,開拓市場,更要做好“退”的文章,集聚優勢資源和先進技術,輕裝上陣,才能以良好的姿態迎頭趕上,踏著經濟復蘇的浪潮,抓住新機遇,提質增效,澆灌企業的發展之花。
今年兵器集團工作會議再次強調,要全面推進全價值鏈體系化精益管理戰略。精益管理在集團內推廣已有幾年,盡管也零零星星地開了些“小花”,但一直以來成績不是十分理想。精益之花如何綻放光彩?那就得在“全價值鏈”上下功夫,在“體系化”上下功夫,將精益管理放到戰略的高度,去謀劃、去落實。就像園丁修剪花壇一樣,首先要將花壇需要的各色花卉補栽齊。要不斷完善精益管理的體系化和制度化建設,讓精益管理成為公司運營的一種長效機制,真正從管理到生產的方方面面,每個細小的環節都有精益來把關;其次就是清除花壇內的雜草,為花兒除蟲。根據近年來開展精益管理工作總結的一些經驗,將一些消耗大、不見成效的環節精簡掉,將精益管理進一步體系化,讓精益管理工作本身也顯示出精益的風采。所謂精益,就是一個持續改進的過程,所以我們一定要將精益管理上升到戰略高度,在公司的戰略謀劃中不斷將精益管理推向頂峰。
創新是推動企業發展的生血劑,沒有創新我們寸步難行。我們這里所說的“創新”不僅僅是指科學技術上的創新,更重要的是思維模式的一種創新,也就是《兵器的春天》里所強調的“互聯網的思維”。隨著科學技術的飛躍式發展,企業的競爭也進入了多元化時代。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時代已經過去了,所以發展思路的創新就顯得非常關鍵。我們缺少技術,就可以引進別人的技術,無論是技術合作開發,還是學習引進,只要我們比別人早拿到新技術,就可以在市場競爭中占得先機。我們缺少資金,就可以利用優勢資源吸引投資,好的項目我們建成得早,收益就早。在這個“快魚吃慢魚”的時代,我們只有亮出“創新”之劍,才能牢牢抓住發展的先機,掌握主動權,我們提出的“構建質量效益型企業”的目標才能實現,“效益之花”才能完美綻放。
人勤春來早,也許我們會感受到市場競爭的絲絲涼意,也許我們也會經歷春雨的洗禮,但我們是兵工人,是自豪的兵工戰士!我們有能打硬仗,勇挑重擔的意志;我們有永不言敗,敢于拼搏的精神;我們有為國奉獻,報效社會的豪情……相信有了這些繽紛多彩的“花”,兵器的春天定會絢爛無比。
(作者單位:西安北方惠安化學工業有限公司)
惠安公司建立領導聯系群眾工作制度
近日,惠安公司就領導聯系基層、聯系群眾制定并下發《西安北方惠安化學工業有限公司領導聯系群眾工作制度》。制度要求,每位公司級領導要深入調查研究,暢通溝通渠道,加強與所聯系單位班子成員、干部員工、特別是一線員工的交流。要求每個廠級領導聯系一個基層班組,通過召開座談會、精益管理討論會等傾聽員工訴求,幫助解決員工關心的重點、難點問題,增進與員工的感情。(李立)
一機集團一舉奪得3600噸中標合同
近日,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一機集團石油機械公司一舉奪得3600噸中標合同,成為少數獲得3000噸以上中標的廠家之一。截至目前,該公司今年已累計簽訂抽油桿和油套管合同金額達6000萬元。
今年,一機集團抽油桿市場面臨著巨大的壓力,拼市場、爭份額、搶訂單成為該公司積極推進市場能力建設的主要工作。牢固樹立“以桿為主,桿管結合”的產業發展思路,豐富產品類型;努力尋求新的盈利模式,深化“穩定抽油桿業務,利用各種資源,積極擴大油井管業務”的產品調整思路;運用分線、分區域生產供貨模式,實現生產經營方式轉變,努力成為一流石油裝備成套供應商。(王艷萍 顧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