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艷萍 王麗霞
管理在“指尖”
——記一機集團在制品系統管理軟件研制者趙凱
■ 王艷萍 王麗霞
趙凱是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一機集團四分公司生產運營室一名普通的生產綜合計劃員。她研制的“在制品精細管理成果”,有兩項已申報自治區并獲得成功。
2012年底,她組織生產系統人員進行在制品盤點,匯總零部件項目近26590項,組織并指導計劃員下達32個車型品種的生產作業計劃,編制12個產品的生產配套表,編制“軍民品生產大綱”5份,處理技術指令1885份。
近年來她在生產管理創新方面,用C#語言和ERP理念,經過四年的苦心鉆研,克服重重困難研制出“建立在制品生產電子臺賬”、“在制品流動按生產路線精細化管理”、“部件配套零件自動減賬”、“按產品目錄樹進行分解下達計劃”、“零部件生產自動排產”等在制品系統管理軟件。在制品系統管理軟件的使用,達到了生產信息快捷、生產數據準確、零部件流動狀態可控的生產管理目標,分公司生產管理效率提高了一倍以上,加快了該公司信息化建設的步伐。
在“在制品系統管理軟件”的研制過程中,她白天干其它日常工作,晚上加班加點建立該軟件需要的基礎數據庫,查閱支撐該軟件的計算機語言資料,輸理分公司的生產流程,對關重零部件的生產流程和生產周期更是做到心中有數。編制“在制品流動按生產路線精細化管理”這一功能的模塊時,她排除了一個又一個障礙,使自制入庫項目無論加工路線多長,都能做到零部件狀態可控,零部件在每一個地址上的數量清晰。她一次又一次地按關重零部件的路線進行模擬試用,終于解決了因加工路線太長、零部件紙介質臺賬記錄不清造成的部分零部件在生產流動中數量不可控、狀態不清晰的被動局面。
在編制“按產品目錄數進行分解下達計劃”這一模塊時,需要掌握所有產品任務的交叉借用組別,她利用多年積累的工作經驗,把借用組別在程序的后臺管理中一一做上標志,由計算機程序保證借用組別的不重不漏。在編制“零部件生產自動排產”這一模塊時,必須清楚全年各種生產任務的交貨進度,她先從生產作業計劃大綱入手,進行總體平衡,結合零部件加工的實際工時和設備功能信息進行排產、改變了分公司多少年靠人工排產,效率底下的局面。
軟件編制完成后,她不厭其煩地對軟件使用人員和數據錄入人員進行培訓,先后舉辦了四次培訓班。又下到車間庫房為使用人員和數據錄入人員進行講解并做手把手的實際操作培訓,直到該軟件得到普遍應用。該軟件使用一年來效果顯著,真正達到了生產精細管理的要求,為分公司管理上臺階做出了貢獻。她研制的“在制品精細管理成果”等七項內容已申報自治區專利,有兩項已成功申報。
作為生產運營室計調綜合組的組長,她帶領自己的團隊,通過合理排產、按時間、按數量拉動毛坯、原材料、外供件、外協件需求,做到既不影響生產進度又有利于現場6S管理,同時減少了在制品的資金占用,使分公司的經營管理上了一個新臺階,較好地詮釋了生產管理精細化、經營結果出效益。
王艷萍 王麗霞,兵器一機工人報社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