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耀軍 吳鳴鏑
淺議軍用元器件的采購管理
■ 韓耀軍 吳鳴鏑
介紹了軍用元器件采購管理的要求,重點討論了進口元器件和國產元器件采購管理的原則和控制措施。供裝備承制單位質量管理工作者和軍事代表參考。
合并重組、質量管理體系、監督、軍代表
在裝備的研制過程中會使用大量的元器件,原航天部對某型號運載火箭控制系統元器件上機情況的統計結果是:采購晶體管26.8萬只,篩選淘汰20.1萬只,占75%,上機后又更換1103只,可見元器件的質量對裝備的可靠性具有決定性的影響。所以元器件的質量管理,特別是可靠性管理,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元器件的質量與可靠性管理是質量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涉及到的內容較多,既有元器件采購管理,也有元器件監制管理與驗收管理。以下僅討論元器件的采購管理。
1.1 制定元器件采購質量管理辦法
為保證設計選擇的元器件達到裝備的質量和可靠性要求,各系統承制單位應對元器件的采購過程加強管理,并按《型號元器件質量和可靠性管理規定》制定《元器件采購質量管理辦法》。
《元器件采購質量管理辦法》應包括下列內容:
(1) 采購過程中各部門工作人員的責任;
(2) 元器件采購申請表內容要求;
(3) 采購清單的內容要求;
(4) 簽訂元器件訂購合同的要求;
(5) 對進口元器件采購的要求;
(6) 采購清單內容的審批等。
1.2 制定元器件采購文件
元器件采購應制定采購文件,包括采購標準、采購清單和采購合同。采購標準和采購清單可作為采購合同附件。
在型號研制的實樣、試樣(正樣)、定型和批生產等不同階段,應根據型號的實際情況,由有關部門對元器件技術標準或要求做出具體規定,作為采購元器件的技術依據。在無可適用的技術標準作為元器件采購依據的情況下,應制定元器件采購規范作為采購元器件的技術依據。采購規范應包括元器件的電氣和機械性能要求;篩選及允許不合格品率(PDA)要求;質量一致性檢驗要求;到貨檢驗要求;防護、包裝和運輸要求及元器件相關的文件、數據和資料的要求等。
采購清單是在通過評審的《元器件選擇清單》基礎上,經采購部門與設計部門充分協商后制定的。主要內容包括供貨單位、元器件名稱、型號規格、數量、采用標準、質量等級、是否需要監制和(或)驗收、要求進度以及諸如抗輻射、耐鹽霧等特殊環境要求。
1.3 進行元器件采購評審
在簽訂采購合同前應對《元器件采購清單》進行評審,通過評審的《元器件采購清單》可作為簽訂元器件采購合同依據。評審的主要內容應包括元器件供應方的選擇是否在合格供應方目錄范圍內,是否為該產品的最合適供應方;元器件到貨時間是否與型號產品研制進度相適應,并留有足夠的余量;在采購清單中是否已根據需要列入了監制、驗收、特殊試驗、DPA等要求。
1.4 簽訂元器件采購合同
采購主管部門按照通過審查的“采購清單”,簽訂《元器件訂購合同》,合同內容應包括元器件名稱、型號規格、數量、適用的技術規范、質量等級、驗收要求和日期、生產日期、包裝、靜電防護、運輸要求及委托生產單位進行篩選的項目和要求、驗收方式、驗收標準、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及其他特殊要求等。
2.1 進口元器件采購管理存在的問題
當前進口元器件在軍用系統中使用廣泛,多數進口半導體器件的質量較好,可靠性較高,但也有少部分器件的質量較差,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部分進口器件來歷不明,有些是經多次轉手的走私貨;
(2)進口渠道混亂,甚至不法經銷商進滯銷品甚至殘次品,有些尚未經過檢驗和認證機構把關,使得質量無法保證;
(3) 進口器件有不少是該公司在國外的子公司生產或封裝的,部分子公司的工藝質量較差,工藝監控不嚴,又沒有嚴格的出廠篩選檢驗,使得器件質量很差;
(4) 國內有些廠家從國外進口芯片進行封裝,產品打上國外廠家的相同型號以進口元器件冒牌出售,有的器件后工序質量較差,造成器件質量存在問題。
由于進口半導體器件存在上述問題,如果盲目購買和使用,會給型號研制和生產引入重大質量隱患。因此,必須加強進口元器件的采購管理,從源頭抓起。
2.2 進口元器件采購管理措施
進口元器件的采購管理應貫徹“統一歸口、集中引進、確保質量、供貨穩定”原則,統一組織采購。該原則在各軍工型號貫徹有差異,如不能完全貫徹執行,也要在采購環節進行以下控制:
(1) 型號試樣用進口元器件必須通過可靠、可信的國外生產商或供應方引進,不允許在國內公司自行采購。型號初樣階段前如急需,必須經主管領導批準,可以考慮在國內采購。在型號轉入初樣時,重新落實引進渠道,并組織采購評審;
(2) 編制進口元器件采購文件時要審查是否具備到貨復驗條件,國內無法檢驗的應從嚴審批;
(3) 各型號總體單位應制定進口元器件選用目錄,審定合格供應方和代購商控制范圍,并實施動態管理;
(4) 在購買和使用前應隨機抽取少量樣品進行質量鑒別,確信無質量問題后,方可購買和使用;
(5) 采購后的入廠檢驗必須按照型號元器件相關規范要求進行必要的質量檢驗工作,確認無問題才允許裝機使用。
2.3 國產元器件采購管理措施
2.3.1 國產元器件采購原則
元器件采購一般應貫徹“質量第一,確保進度,控制成本,統籌訂貨”的原則,在采購過程中積極主動參與元器件的質量管理。采購元器件需在型號配套元器件合格供應方名錄范圍內選擇供應方。使用合格供應方目錄外元器件,又沒有質量認定結論的,應首先經過質量認定或認證。應特別注意:
(1) 對集成電路類器件的采購,應在合同中明確規定芯片的來源,是否為國產芯片;
(2) 需要時,在合同中規定供貨廠要提供第三方有資質實驗室進行的DPA報告。
2.3.2 采購應注意的事項
(1) 采購合同中必須明確采購標準以及對被采購元器件的特殊要求,尤其是質量保證等級;
(2) 元器件采購單位必須是合格供應方目錄上的單位。如果不在目錄上,應按照元器件合格供應方質量認證程序進行,合格后才可購買。特殊情況無法進行認證的,應由主管同意后才可進行采購;
(3) 進口元器件采購一定要選擇信譽好、有合作基礎的供應商,要充分考慮后續供貨問題;
(4) 國產元器件采購合同中應對要采購的集成電路是否采用國產芯片作出明確要求。
綜上所述,加強元器件采購管理是裝備質量與可靠性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元器件使用單位對元器件的管理有不同的認識和態度。一種意見是,元器件的失效問題,是元器件生產廠的事,與使用單位無關,使用單位對元器件的失效無能為力。結論就是坐等元器件廠提高產品質量,型號對了就買,買了就用,壞了就換。另一種意見是,元器件的失效問題,使用單位也有責任,而且是可以有所作為的。為此,加強元器件采購的管理工作,是軍事代表及質量管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務之一。
1. 付桂華,電子元器件使用可靠性保證[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11
2. 秦英孝,可靠性維修性保障性管理[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4
(作者單位:裝甲兵軍事代表局、駐寶雞地區軍事代表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