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桂云
摘 要:林業建設在我國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為經濟建設提供了重要的資源,同時有效的改善了生態環境,對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林業發展的過程中,還面臨著諸多問題,影響到林業建設工作的開展,所以要對其進行分析,然后提出解決的對策,做好林業保護工作,促進林業發展。
關鍵詞:林業;保護;發展;探討
林業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的工作,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對其進行科學的管理。在發展林業建設的過程中,要不斷的擴大營林面積,提高造林質量和管理水平,做好養護工作,為實現林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有利的條件。我國國土資源豐富,地大物博,林業分布范圍廣,所以在對林業經營管理的過程中,要因地制宜,根據地區的特點,采取合理的方式,建設優質高效的林業工程,為我國的經濟建設以及生態環境打下堅實的基礎。
1 林業發展的意義
做好森林的保護工作,加大林業的發展不僅可以提高環境的質量,優化生態環境,清潔環境,有效抵制沙塵暴、控制水土流失;還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森林資源隱藏極大的森林旅游資源,基于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合理的對森林資源進行開發利用,發展旅游資源,不但豐富了人們的情趣生活,同時可以在人們旅游時增強森林資源保護意識的培養,有效提高經濟收入。森林生態旅游是一項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產業;林業發展還可以帶動國民經濟的增長,具有極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2 我國林業建設面臨的問題及現狀
2.1 森林火災是威脅林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一旦發生火災,將會造成難以想象的后果,不僅會燒毀大量的樹木,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還會嚴重的破壞生態環境。火災所帶來的危害將是巨大的,因為其所產生的危害面積大,恢復工作很難,并且還會威脅到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對大氣環境造成嚴重的影響。
2.2 我國森林資源的人均占有率非常低,面對如此現象需要不斷的擴大營林面積,提高森林生態平衡能力。但是在有些地區,亂砍濫伐現象嚴重,迫使森林面積大量減少,很多珍惜樹種被毀滅,生物多樣性受到破壞,不僅使國家損失大量的資源,同時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有些地區毀林開荒現象嚴重,迫使大量樹木被砍伐,占用林地現象嚴重。所以,面對這種現象,應該加大林業巡護力度,發現違法現象,立即懲罰,做好宣傳工作,提升人們林業保護的意識。
2.3 林業建設工作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健康是首要條件,所以要保證林業健康發展。病蟲害是威脅林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對森林的健康發展造成了巨大的威脅。我國每年因為病蟲害而造成的林業經濟損失占據很大的比例,所以為了保證林業健康發展,應該積極的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根據病蟲害的種類和發病原因,有針對性的開展防治工作。改善森林生態環境,加強自控能力,促進林業健康發展。
2.4 在林業發展的過程中,很多林業部門都是以木材的出售為主要經濟來源,但是,大量的砍伐以及不合理的砍伐方式,對森林資源造成了嚴重的不平衡。在砍伐后新營建的人工林生長周期比較緩慢,剩下的母樹林和中齡林還不能夠采伐,所以很多的林區進入了修養階段,林業資源處于尷尬時期。對此,需要保護森林資源的更新,防止過度的砍伐,采用邊伐邊建的方式,避免水土流失以及調節氣候的功能低下。
3 加強林業保護措施
3.1 林業的發展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要素,林業為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資源,所以應該加強林業保護的力度,提高林業發展效率。針對森林火災現象,應該加強宣傳教育工作的開展,利用各種渠道,向人們宣傳林業保護的重要性,調動全民的積極性,主動參與到林業保護工作中來。加強人們的安全意識,避免亂扔煙頭等現象的發生,加強對森林的巡護力度,消滅火災隱情,最大程度的控制火災的發生幾率。
3.2 強化森林管理,運用法律手段進行調控,制定并完善森林林木資源開采、保護方面的法律,按照法律規定實施有效的管理,將林業整頓工作做好;開展普法教育,嚴格執行林業法律法規,對違規進行亂砍濫伐、亂捕亂獵、毀林開荒、非法侵占林地、無證運輸經營加工木材、走私倒賣珍惜野生動物等違法行為要進行嚴厲的清理懲處。
3.3 對林業病蟲害的發病原因以及病蟲害種類進行分類,有針對性的開展林業檢疫工作,保護林業健康發展。根據林業發展狀況,制定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提高檢疫技術,引進先進的設備和技術,提高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綜合素質,減少病蟲害的發生幾率,降低林業資源的損失,改善林業生態系統,促進林業健康發展。
3.4 以質量為中心,提高森林綠化的水平,采取休養生息政策森林可以保持水土不流失,能防風固沙,具有凈化空氣,降低噪音污染等生態效益,有益于人們的生活質量改善。加大投入,加快綠化的步伐,經常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使森林得以休養生息。抓質量、抓速度,保護現有的天然林,注重公益林、兼用林的防洪工作,加大森林恢復工作,對森林進行有效的撫育、改良、擴大。加大對木材綜合利用的發展力度,提高木材的資源利用率。
4 開發利用與保護協調發展的方法
經濟要發展,資源要利用,生態要保護,所以林業資源的開發利用與保護要做到經濟、環境、資源的和諧發展。
4.1 堅持“雙向”適度原則開發利用的過度對資源的破壞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林業資源得到合理保護是林業經濟發展的基本前提。但是保護過度也會阻礙經濟的發展,造成資源的堆積與浪費,不利于資源再生。因此要做到“雙向”適時適度,促進長久化、合理化、規范化發展。
4.2 堅持結構匹配發展原則開發利用要以林業資源現狀為依據,把握發展方向,對較多資源進行大力開發,對資源較少或消耗殆盡的資源要保護或禁止開發。資源的保護也要針對開發利用需求大的,加大栽培種植。如適地培育用材林地、經濟林地、防護林地,以達到最大量的供給需求。一方面調整林業經濟發展結構,另一方面調整林業保護與繁衍的結構,使其二者結構相匹配。
4.3 把握相輔相成原則合理的開發與利用要針對資源的本身因物制宜、因地制宜的開發。以生態發展為原則,注重對自然資源的保護和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維護,以保護為前提保障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以多樣化為原則,根據不同用途的林業資源,使開采出來的資源具有針對性、實用性。實行誰投資、誰受益,誰破壞、誰治理的政策。林業資源不僅有經濟價值,還有維持生態平衡與保護生態環境等多重功能,林業的防護還能產生巨大的社會效益與間接的經濟效益,所以要把握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并重的原則,促進和諧發展。
4.4 遵循可持續原則正確處理好森林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的關系,堅持可持續發展原則,找到二者維系之間適度的平衡點,建立一個平穩和諧的經濟、社會、生態結構,維系一個既有利于當代經濟的發展又造福于子孫后世的體系,從而推動國民經濟的健康、持久的發展。
5 結束語
林業建設工作是我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工作,林業不僅為經濟建設提供了重要的資源,同時對生態環境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在林業發展的過程中,要對其進行科學的保護,采用合理的方式,因地制宜,根據地區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保護工作。提高全民的護林意識,做好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保證林業健康發展。在采伐的過程中,做好造林工作,維持森林生物多樣性,提高生態平衡能力,為營造健康的林業創造有利的環境。
參考文獻
[1]嚴軍華.淺談師宗縣林業保護和林業發展趨勢[J].現代園藝,2012(08):20.
[2]張明浩.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對策研究[J].林區教學,2010,(11).
[3]楊從全.關于如何做好林業保護和發展的措施探討.農業與技術,2012-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