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記者》專訪中國記協主席、中國新聞獎評委會主任田聰明"/>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文/本刊記者 梁益暢 張 壘
以改革提升中國新聞獎權威性和影響力
——《中國記者》專訪中國記協主席、中國新聞獎評委會主任田聰明
□ 文/本刊記者 梁益暢 張 壘
第二十四屆中國新聞獎和第十三屆長江韜奮獎評選已落下帷幕,又開始籌備下一屆兩獎評選。近年來,中國新聞獎和長江韜奮獎評選越來越受到業界和學界關注,本刊專訪中國記協主席田聰明,請他分析過去幾年兩獎評選改革的難點、重點,并介紹兩獎下一步的工作重點。
:近幾年來,中國新聞獎得到業界和學界越來越大的關注,這與其銳意改革是分不開的,您是如何考慮中國新聞獎評選的改革問題?
田聰明:2007年,我開始擔任中國新聞獎評獎委員會主任,實際主持工作是從2008年開始。2008年時,兩獎評選工作還是分開進行,長江韜奮獎評選會在吉林開,中國新聞獎評選會在上海開。第一次主持評獎工作,老實說我對評獎工作基本不了解,對存在的問題估計不足。
我有個工作習慣,就是把工作做在前面,凡是這種會議,90%的工作應做在準備階段,真正開會只占10%即可。評獎會開始前,大家都說沒有問題。結果到了真正評獎時,各種問題還是源源不斷冒出來。有評委建議照老規矩,只以票數定輸贏。但規則都沒有明確,怎么投票呢?怎么保證投票的公正性?。孔詈螅荒苁遣扇∫恍嘁酥嫛1热缰袊侣劒勗u選過程中,我把評委委員會副主任和有關人員集中在一個會議室,對各小組推薦候選作品中反映出來的問題,拿到這個會上研究解決。然后是公示,公示后發現并經核實有問題的,不論作品還是人,都堅決拿下來。就這樣,好歹把這一年的評獎工作完成了。
由此,我發現當時整個中國新聞獎的評選存在一些問題。比如當時的評獎機制,實際上對長江韜奮獎參評人選和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的審核,都是由地方記協負責的,各省區市記協輪流。我當時發現了一個客觀原因,就是中國記協國內部只有3名工作人員抓兩獎評選。而報上來的長江韜奮獎參評人選50多個、中國新聞獎參評作品五六百件,根本看不過來。而地方記協的人員大多是臨時借來的,這就使審核工作“成了那么回事”。到了投票階段,又有一些不成文的“潛規則”:中央主要媒體一定要給,承辦本屆評選會的省份一定要照顧,然后就是各省市“互相推薦”。當時有一名來自高校的評委說:人們說每年評獎是“分田分地真忙”。所以,實際上沒有多少人關心這兩獎,新聞界也不把這個事情當回事兒。為什么?就是因為評選缺乏權威性。
所以,2008年評獎結束回來后,我就一直和記協的同志研究改進辦法。首先不能再放在地方上評,全國記協要加強審核工作。不是信不過,而是地方的同志沒有這種精力和能力。另外,在哪里開評獎工作會,多少要照顧會議所在地,有失公平公正的原則。
:2008年之后,您采取了哪些改革措施?
田聰明:概括講首先是堅持標準。為此,第一、無論是獲獎的人還是作品,都要貫徹中央新聞工作的原則方針,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必須堅持新聞規律,堅持新聞必須真實,要素必須交代清楚。還有具體標準,比如參評作品的范圍就是經主管部門批準的媒體,是上年度內發的原創、首發作品。語法錯誤、錯別字等也做出了規定。
第二、堅持好中選優。中國新聞獎原來是28個獎項,后來又加了國際傳播,一二三等獎都有規定的數量,可空缺但不得突破。而中國現在有近兩千家報刊,幾百家廣電媒體,眾多的網站,有幾十萬新聞從業者,每年有那么多好作品,我們只能是好中選優。有瑕疵的作品,包括標點符號錯誤,至少不能獲一等獎項。
第三、堅持寧缺毋濫。近幾年每年中國新聞獎都有空缺的,長江韜奮獎也空缺過。執行起來很難,但由于是先討論定規定后評選,所以誰都沒有理由不執行。
這些標準不少過去就有,但是沒有具體執行的保證或執行不堅決。所以從2009年開始,下功夫解決這些問題。那年的評獎辦法修改了好多次,有時候被我改得面目全非。同時,對評獎程序、機制也做了些改進,比如確立三級評選,地方上的報紙、電臺、電視臺、網站是一級,界定為推薦單位;省(區、市、兵團,下同)記協是第二級,叫報送單位,最后到全國記協來定評。還有就是四次公示,推薦單位一次公示,報送單位一次公示,評獎辦公室收到參評作品、參評人選并初步審核之后,再進行一次公示,定評委員會評出來后,又一次公示。每次公示中的舉報都要認真核查,凡查實的就堅決拿下。三級評選,四次公示,目的就是要將兩獎評選作為一個過程,發動新聞界乃至社會各界監督,以保證評出來的作品高質量、有權威,使新聞界比較信服。
定這個評獎辦法的時候,一些人員說這也行不通,那也行不通。我就反復詢問怎么行不通?一條一條和他們討論,直至說不上來了,我就說什么時候發現行不通了可隨時找我。為了增強評獎辦法的權威,我們還報中宣部批準。
評獎辦法制定不容易,但具體執行起來更難,我應對的辦法就是“較真”。比如,規定推薦參評作品,必須附上發表時原汁原味的樣品,電臺就要有當時播出的文字稿和錄音??梢坏┯腥伺e報所附不是原樣品時就說找不到了,開始時不少人沉默,還有人幫腔。我就說找不到是不可能的,如果真找不著了那就別推薦了。又比如有的作品因為文字差錯丟掉中國新聞獎的問題,有的人又質疑是不是有點小題大做。
其實,要想貫徹“好中選優”的原則,就必須字字較真,不留情面。比如有件參評作品,引用了諸葛亮《出師表》中的一句話:“莫以惡小而為之,莫以善小而不為”,有評委在私底下給我遞了一張紙條,提出原文不是“莫”而是“勿”:“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一查,這位評委講得對。又有人說意思是一樣的,我就說如果沒有用引號是可以的,但用了引號就只能是原文。不少人為此覺得可惜,我就用了陜北一句俗話叫“捆羊不留情,留情捆兩繩”。我過去放過羊,每到剪羊毛的時候,要用繩子捆住羊的三條腿,留下一條,讓它保持平衡。如果捆得不緊,羊反復掙扎就可能把繩子弄開了,就不得不再捆一繩,再讓它受一次罪。我說,現在發現了問題不拿下,等公示時又被舉報了,不僅這件作品要被拿下,人們還會批評我們評委會評選不認真或水平低。
大約是2011年有一件作品被評為一等獎,可公示中有人舉報“弄虛作假”,經查確有其事。因為這件作品涉及中央領導,所以評委會主任會議討論時不少人作了難。我就說:“規定很明確,事實很清楚,我無權不執行?!庇谑谴蠹也徽f話了,就執行規定,拿下了。說實話,包括我在內,預感到獲獎單位很可能“告狀”,有的領導很可能會“干預”。但我認為這是評委會的最后一道程序,上報中宣部批準“揭曉”,只能這樣。不出所料,上報后有一位領導給中宣部打電話,要求不動。記協同志急匆匆打電話給我,我就一句話:“中宣部怎么定就怎么執行?!币驗閳笾行繉徟恰霸u獎辦法”中的規定,有這個權,也負這個責。作品得獎了,但我始終講那是件違規作品,并責成記協書記處書記約談該新聞單位有關負責人,給予嚴厲批評。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為了評獎切實堅持標準,2013年我在《中國記者》第9期發表了在評委會上的一篇講話,題目就叫《評好中國新聞獎,評委是關鍵》,我還強調評委的關鍵在評委會主任,關鍵在堅決執行評獎標準。2009年開始,對評委會組成也做了規范,評委主要由四個部分組成:一部分來自黨政主管部門,一部分來自各省記協,還有就是專家學者和編輯記者代表。后兩部分是要每年輪換的。黨政部門的同志由于工作原因,也大約有一半自然輪換。
:教研機構推薦、社會他薦、自薦等都是本屆新聞獎評選中的亮點,但很多媒體人還不是太熟悉,對這些評獎上的創新和改革,您是如何考慮的?
田聰明:實際上,2009年的中國新聞獎評選就開了一個小口,實行自薦、他薦。我當時感覺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好作品可能沒有被推薦上來。因媒體推薦評獎的稿件,主要從各單位自己每月評的好稿中選擇,有些好稿就可能被漏掉。另外就是有人打招呼,有媒體各級領導參與的作品,更容易被報上來,真正的好作品卻可能被擠掉。因此,自薦就是推薦自己的作品,他薦就是推薦別人的作品,新聞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都可以參加推薦。因為要增強中國新聞獎的權威性和影響力,首先要有好作品報上來,再通過評委認真評,盡可能把好的作品評上,把不那么好的作品拿下。開了自薦、他薦的小口,還有個目的就是讓推薦、報送的單位都能感到你不推薦、不報送,還有另一個渠道。到那時就會覺得臉上無光。但幾年收效不大。
為什么出現這種情況?收效不大的原因,一個是誰自薦、他薦,等于給單位領導臉上抹黑,因此顧忌而使“薦”的很少。另一個原因是自薦他薦的作品,我們前幾年又返回所在的報送單位,讓他們統籌考慮,但多數報送單位一般不會再把這些作品報上來。這就使那些“薦”者寒了心。
所以,今年的評獎辦法在這方面做了改進:一是增加了11個教學科研單位可以推薦報送不超過3件作品參評。二是自薦、他薦的作品和長江韜奮獎的參評者,也不再返回所在的報送單位,改由中國記協評獎辦直接審核,效果不錯。
同時,今年增加了一道審核環節。我們在開定評會前,先找教學科研單位及媒體的一些作風過硬的專家、老新聞工作者,分成幾組、用一周時間把所有參評作品全部看一遍。結果發現有大小問題的作品超過40%。按照評獎標準,有的不能獲獎,有的不能獲一等獎,這樣就把“好中選優”具體化了。
:本屆中國新聞獎,網絡新聞獲獎作品有18件,而且第一次出現了特別獎,您如何看這個現象?對于新興媒體,兩獎還將有怎樣的關注?
田聰明:新事物要得到多數人接受,要有過程,網絡作品參評中國新聞獎,一開始就不被重視?,F在網絡評論、專題都有了,但沒有網絡消息,因為消息要求原創、首發,而現在大多數網站還沒有采訪權,只有轉發新聞的資質。上一屆評獎,有家網站報送的作品不錯,本來給予了特別獎,但公示時,有人舉報這家網站上報評獎的作品和當時發表的作品不一致,核實后只能拿下。今年,中國經濟網的一篇評論作品被評為特別獎。
2009年,就有湖南紅網的一位同志獲得了長江韜奮獎的韜奮系列獎。今年,又有位膠東在線的同志獲得韜奮系列獎。所以,我就是按照目標,逐步增加新媒體的參評作品和人選,以增強兩獎的權威性、影響力,起到示范作用,體現導向。
:下一屆中國新聞獎評選,還將推出哪些創新措施?
田聰明:幾年來,我們盡量把中國新聞獎評選做得比較公開、公平、公正。公開現在是做到了,公正、公平也在盡量做,但短期內很難做到完全公平,因為有些事實上的不公平短期內很難改變。比如新聞資源,中央級新聞單位和地方媒體之間是不公平的,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確實有能力等方面的差距。所以,我抱一種很開放的態度,大家有什么意見都可以提。很快就要研究大家所有的意見,明年評獎能吸收的都要吸收。
在這個過程中,最關鍵的還是依照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的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精神。依法治國,過去叫“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十八大后叫“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更科學了。完善中國新聞獎下一屆的評獎辦法,組成下屆評委會,我遵循的也是這四句話。
首先,科學立法:使評獎辦法進一步完善。2015年的評獎辦法今年底就要發出。2015年評委會第一次定評會還將通過一個細則,根據變化的情況和大家審核的情況,把一些具體要求明確起來。之后,2015年年初會發布報送通知,就是要強調規范報送,特別強調要盡可能把好作品報上來。因為現在發現:有一些推薦、報送單位,評獎辦法雖然有要求,但沒有嚴格執行。比如有一條,推薦作品、推薦人選必須經由全體編輯記者民主推薦,實際上不少推薦單位都沒有真正執行。第二,規定要求媒體都要組成評選委員會,但有的有,有的沒有。還有一條要求是最后由領導班子集體決定,但相當一部分媒體沒有實行,只由分管領導定,實際有的作品分管領導連看也沒有看。
其次,嚴格執法:三級評委,推薦單位、報送單位、定評單位,大家都要嚴格執行評獎辦法。
第三,公正司法:有舉報都要核實,確有違背一定拿下。拿下一個震動很大,不能公正司法,不敢執行,是不行的。
第四,是全民守法:三級評委都應該嚴格遵守評獎辦法,讓新聞界、社會各界都來關心、監督。
目前,評獎中還有些問題需要逐步解決。比如有部門提出網絡消息應該參與評獎。這可以研究,但馬上實現恐怕很難。雖然全國重點新聞網站中的新聞從業者即將頒發記者證,可以采寫消息,但畢竟還局限在一部分網絡媒體。另外是系列報道和欄目。每年報上來的代表作是三篇。審核中這三篇沒有發現問題,但欄目也好,系列也好,代表作之外的其他作品中存在問題,怎么辦?今年的辦法是只看這三篇代表作。明年肯定要有變化:對代表作之外的其他作品中的錯誤必須有所規定。比如錯別字5個以上不能獲得一等獎等等。因為評的是欄目、是整個系列,而不僅僅是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