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徐博 柳婷
隨著城市軌道交通運輸的發展,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專業已經成為各個大中專院校熱門的專業。我院此專業開設于2006年,自創辦以來,一直本著為黑龍江省以及全國綠色環保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設服務,為打造精品專業,學校決定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教學體系、課程建設、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改革。
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0-2020年)》和《高技能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2010-2020年)》為宗旨,以開拓市場、行業需求為導向,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創新點,以培養有社會責任感和適應多元化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充分發揮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專業的新興優勢,走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發展道路,滿足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學校教育以項目主題式教學模式為載體,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圍繞能力開展教學活動,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重點,在教學模式創新、課程體系與內容及教學方法方面進行改革,力求全面提升專業教學水平和整體實力。
首先,我們根據學員的專業不同,分別培養,有針對性的培訓。以軌交通車輛乘務專業為例來研究。以“工學結合、校企合作”人才培養理念為指導,根據工科學校專業特點和崗位需求,學校實施“兩段三層三全”的人才培養模式。兩段即校內階段和企業階段:校內強化學生的理論知識及模擬訓練,企業強化學生的頂崗能力,保證學生適應工作崗位的需求;三層即基礎技能層次、專業技能層次和頂崗實習層次;三全即全員育人、全方位育人、全過程育人模式。在學校培養模式引領下,本專業著力開發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人才培養模式,開發過程是以實際城市軌道交通車輛運輸體系重新構建課程體系,并按實際城軌交通車輛方向專業結構重新設計課程結構,打破傳統學科型課程體系。通過對學生所從事的城軌交通車輛駕駛能力分析(含專業能力、方法能力和社會能力)歸納職業行動領域,據此確定學習領域,設計學習情境,制定教學項目(含教學方法設計)。
通過對社會需求、地鐵公司工作崗位的廣泛調研和分析歸納發現,企業對中職層次的城市軌道交通車輛方向專業人才的使用,經考核成績優秀者才能從事城軌車輛駕駛工作。按兩種工作過程系統化的思想方法,在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專家參與下,對此專業的職業崗位群進行分析,根據崗位群所涵蓋的學習領域進行崗位工作任務和職業能力分析,同時遵循中職院校學生的認知規律,考慮工作任務的實用性、典型性、趣味性、可操作性及可拓展性等因素,緊密結合專業能力和職業資格證書中的相關考核要求,設計具體的學習領域(課程)。切實與地鐵行業標準接軌,力求在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崗位核心能力,提升學生的理論聯系實際水平,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拓展學生的就業渠道。
(1)職業能力的分析
強調教學應該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本位,職業能力的內涵不再只是動手能力、操作能力和理論知識的代名詞,態度、敬業精神、協作精神和行為評價等開始進入能力建設的大舞臺。在主要注重學生專業能力、社會能力、方法能力、人格能力四種能力培養的同時,還要對學生的創造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查閱資料能力、獨立工作能力、協調能力、應變能力、挫折承受等能力進行大力度的培養。由于綜合的培養以上多種能力,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
(2)課程體系與課程內容改革
按照職業崗位——職業能力——主要的學習領域——職業崗位實訓設計所需課程,構建“一線、三層、兩技”的課程體系(見圖1)。以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為主線,通過搭建三層教學平臺即基礎平臺、專業平臺、頂崗實習平臺,強化兩技培訓,即基礎技能(機械基礎技能、電工電子基礎技能)和專業技能。
通過構建機械技能平臺、電工電子技能平臺、專業技能平臺,注重培訓學生的“一能三技”,一能即核心能力(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三技即機械基礎技能、電工電子基礎技能和專業技能。通過校企合作頂崗實習完成學生專業綜合技能的學習。
本專業項目課程是綜合的,涉及到多種多樣的學科知識,本課程體系通過具體工作任務的完成,學生不再是對單一學科的學習,同時還有了綜合知識的獲得,是相對完整的、綜合的知識團。

圖1 城軌車輛駕駛崗位學習領域設計圖
課程體系構建遵循以職業能力為主線,以崗位需求為依據,以模塊課程為載體,以行動導向為手段,以過程考核為抓手,以技能鑒定為保障的課改理念,在原有一體化模塊式教學模式的基礎上,積極探索項目主題式教學模式(基于工作過程體系的、以項目情境為載體、以主題工作任務為教學單位、以具體任務的完成為途徑的新型教學模式)。根據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專業技術領域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的學習與綜合素質的提高相結合;班級授課制與個性化教學相結合;校企結合、面向市場;教師指導與學生互導相結合;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相結合。以職業技能培養為核心,重構課程體系,建設本專業核心課程,突出專業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以及職業核心能力培養。以精品課程建設為帶動,以崗位能力培養為重點,突出應用性、實踐性的原則重組課程結構,并以此模式成為全國同類專業院校的示范。(見圖2)

圖2 城軌車輛駕駛崗位課程模塊圖
教學方法要始終圍繞學生在實踐中學習這個中心。我院的教學內容緊跟城軌車輛技術發展且實用性強,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貫徹“六性”(思想性素質、身心性素質、知識性素質、方法性素質、技能性素質和能力性素質)素質結構體系。非常重視學生的參與,選用合適的項目,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所有需要學生在實際中解決的問題,學生共同參與,共同討論,在討論中承擔不同的角色和工作任務(如乘務、信號樓、行調、車站值班員等),使學生了解自己的工作環境和工作中需要配合的人員及相關用語,并且在互相合作過程中使實際問題最終獲得解決。老師只以行動導向的教學方法起到引導、監督作用。在教材處理上,大量的引用圖表,避免了復雜的公式推導,以圖象、表格替代文字讓學生一目了然。在教學形式上,盡量小班化教學,使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從聽覺、視覺等方面刺激學生的感官,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通過案例教學法,著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造力;通過項目教學法,促進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形成。學生參加全部教學過程,從信息的收集、計劃的制定、方案的選擇、目標的實施、信息的反饋到成果的評價,讓學生參與實際問題解決的整個過程。這樣,學生既了解總體,又清楚每一具體環節的細節。讓學生“參與”并有機會讓其體現“個體存在”的價值,創立一種輕松活潑的教學環境,提高教學趣味性,讓學生表現出強烈的學習愿望。
綜上所述,我院將通過一流的教學設備,新型的教學模式,不斷完善和提高城市軌道交通車輛專業項目教學課程的教學質量,以飽滿的教學熱情,滿足城軌交通運輸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以真誠的服務態度贏得社會和企業的認可,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發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