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大學醫學部計財處 北京大學計財處 北京100091)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改革也不斷深入。原來高校辦學主要依靠財政撥款,如今民辦高校的規模逐漸擴大,辦學模式也沿著多元化、多渠道的方向發展,高校財務管理的復雜性也隨之增加,傳統的管理方法已不適應現代化高校發展的需求。想要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水平,就必須提高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力度。高校財務管理內部控制是指通過對高校財務部門進行評價、約束、規范等,控制高校內部財務,使高校財務管理更加科學。對高校財務管理進行內部控制,可確保高校管理及教學等活動有序開展,提高高校資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防止高校財務舞弊現象發生,及時發現錯誤并及時糾正,保證高校會計部門的合法性和真實性,為高校財務管理提供重要保障。
(一)高校財務部門管理不力。受傳統辦學模式影響,高校財務部門在增收、擴招、科研、教學等方面較為重視,忽略了財務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導致高校財務內部控制落實不足,管理制度僅停留于表面,高校財務管理水平得不到提高。隨著高校辦學模式多元化,辦學資金的多渠道來源方式,高校經濟活動也逐漸呈現出復雜化。財務部門過于重視核算,工作模式過于單一,已無法滿足高校財務管理需求。高校領導在對高校經濟活動進行決策時,對于財務管理相關數據的需求越來越強烈,財務部門應逐漸向管理型工作模式轉變,重視部門內部控制,不斷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有效性。
(二)管理制度不夠完善。隨著高校教育規模的逐漸擴大,高校經濟活動越來越多,高校資金的流動性也逐漸增加,很多高校建立了財務內部控制管理制度,但由于合理性和科學性不足,且制度過于強調原則性,導致管理制度適用性受到影響,難以落實。還有一些高校將學校管理工作與財務管理的制度相互混淆,在財務約束與財務防范方面并未建立相關管理制度,導致高校財務部門工作出現漏洞,甚至導致會計部門資料真實性受到影響。例如,高校財務部門的崗位不明確,分工不均,導致高校資金收入支出、物資采購以及資產變動等方面工作開展受阻,對應管理制度難以落實,甚至導致高校財務管理混亂,對高校資金安全造成嚴重影響。
(三)財務防范意識不強。部分高校主要通過銀行貸款獲取建設資金,高校負債現象越來越普遍。少量負債對于高校財務具有調節平衡作用,但負債程度較高或期限較長,會導致財務風險增加。學生學費是高校資金收入的主要來源,除了學校教學活動支出外,這部分資金還要承擔銀行貸款利息,這就導致了高校財務壓力增加,若資金不足,則會導致高校財務困境。采用擴建方式增加學生,增加投資,可以為高校獲取更多的利潤,但財務風險也會隨之增加。因此,高校在擴建的同時,一定要提高自身的財務防范意識,做好控制管理工作。
(四)財務管理審計不嚴。加強高校內部審計,有利于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水平,對于高校財務監管和運作具有重要作用。但根據目前高校財務管理現狀來看,相當一部分高校并未建立自己的審計部門,或建立審計部門但并未配備專業工作人員,也有部分高校由于領導利益驅使導致審計效果不明顯。例如有的高校雖建立了財務內部審計部門,但由于部門內存在行政隸屬關系,當審計對象為高校領導時,內部審計便不能真正發揮作用。
(五)財務管理人員素質不高。很多高校財務部門領導認為,財務管理僅限于日常事務記賬、算賬以及報賬等工作,在用人方面考慮不夠周全。隨著高校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在新的辦學模式下,傳統的財務管理方式已無法滿足高校發展需求,高校財務內部控制要求逐漸提高,相應管理人員的職業素質也應進一步加強。但大部分高校著重于高校建設,對財務管理重視不足,導致財務部門人才緊缺,管理人員職業素質普遍較低。
(六)預算管理約束力不夠。科學合理的財務預算管理是高校建設的重要保障之一,在高校財務控制中,應將預算管理作為工作重點,做好各項經濟活動的預算,充分發揮資金作用。但在高校實際管理中,很多高校僅將財務預算作為一種財務編制手段,并未重視預算管理的實效性,編制財務預算僅僅為了應付上級部門檢查,不具備一定的專業性和科學性。或由于規范性較低,導致財務人員預算管理法規觀念較弱,變更性和隨意性較大,預算缺乏約束力。
(一)提高對財務管理的認識。應根據高校財務管理內部控制相關要求,提高高校財務管理的規范性,在高校內建立專門的管理隊伍,負責高校財務管理監督,并對高校財務管理相關制度以及其執行力度進行檢查,監督制度落實情況,確保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工作的有序開展。高校財務內部控制關系到高校各個部門,與財務部門外的其他部門也存在緊密聯系,相輔相成。為此,應提高相關部門對財務管理的正確認識,以及風險防范意識和財務保護意識,各個部門協力配合,做好財務控制工作,盡最大可能發揮高校內部控制作用,確保高校正常運轉。
(二)建立并完善相關管理制度。首先,高校必須建立一套財務管理制度,并對其進行完善,確保制度的權威性和嚴格性,以管理制度為準則,嚴格執行制度管理,包括對財務部門的會計控制、程序控制、組織控制以及人事控制等內部控制。應重視事前控制,并將事后控制作為財務管理工作的輔助部分。設計財務部門的領導崗位,如總會計師、財務主管等,提高管理制度的權威性。此外,還應協助其他部門處理學校經濟活動相關事宜,包括后勤、基建、審計、財務協調以及日常財務處理等工作,協助學校領導處理稅務、工商、銀行、財政等部門之間的關系。
(三)提高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在高校建設發展過程中,機遇越大,風險越大。高校擴建的同時,各項經濟活動的風險也隨之增加。加強高校財務風險防范,是高校財務內部控制中的重要環節,為此,應樹立良好的風險防范意識,盡量避免風險,降低其發生的可能性。
(四)提高財務審計嚴格性。高校財務內部審計的目的在于加強財務內部控制的力度,降低財務風險,確保財務內部控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從而提高高校財務管理水平。但由于內部審計缺乏嚴格性,并未按照管理制度要求進行審計,導致審計效果不理想,難以發揮控制作用。針對這一現象,應采取應對措施,糾正高校財務審計工作中的問題,彌補不足之處。可建立專門的審計機構,確保審計工作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并不斷擴展審計領域,除了常規審計外,還應進行宏觀審計、管理審計、重點審計等。建立審計機構后,應逐漸提高審計人員的職業水平和職業素質,提高審計機構的工作效率。
(五)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在高校財務管理過程中,應提高財務管理人員尤其是會計人員的專業水平和職業素質,以促進高校財務內部控制工作開展。在綜合素質方面,應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能力。在專業素質方面,應全面掌握理論知識,充分了解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并通過不斷總結工作經驗,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在職業素質方面,應嚴格遵守國家法律規定,確保財務工作的公正性,堅持工作原則,按規章制度辦事。所有財務管理人員都必須具備上崗資格,定期進行工作培訓,強化管理人員工作能力,并對專業知識進行更新培訓,加強管理人員的法律觀念,逐漸擴大管理隊伍,并以素質較高的人才作為引領,不斷提高高校財務管理人員的整體素質。
(六)提高預算管理的約束力。一般情況下,高校都會通過預算方式分析經濟活動的大致情況,可根據預算管理中的問題,提出相應改進措施,充分發揮預算管理在高校財務內部控制中的作用。可以從管理制度方面出發,按照職位提高相應的職能、力度,職位越高,預算管理職能越高,執行力度越大,以此確保管理制度的落實。在此基礎上,增加預算管理范圍,做好年度預算等宏觀預算工作,并通過大的支出收入預算管理,加強財務管理。另外,還應建立完善的預算評價制度,并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考核和執行監督,確保預算管理的實時性和準確性。也可采用獎懲制度,對嚴格按照要求進行預算管理的部門進行表揚和獎勵,相反,對預算管理不嚴的部門進行批評,并根據具體情況給予處罰。應對預算管理情況進行嚴格監控,確保其有效性。通過不斷提高預算管理的約束力,提高預算管理的監督力度,對微觀及宏觀預算進行嚴格控制,加強高校經濟活動的制約性和權威性,從而促進高校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