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工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北京100144)
會計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會計實踐教學是培養會計專業學生素質和能力的關鍵環節,只有完善的課程建設,才能使會計實踐教學發揮出真正的作用。會計實踐課程分為課內實驗、獨立實驗、校內實習、校外實習四大類。本文對會計獨立實驗這一類實踐課程的建設進行探討。獨立實驗是指獨立為一門課程的實驗課,是將同一課程的不同知識點或方法、技能綜合起來設置的系統實驗,具有完整性和系統性的特點。通常包括會計基礎實訓等手工模擬實驗和企業會計軟件應用實訓、審計軟件應用等電算化模擬實驗。
考慮到我國普通高校會計學本科的生源特點及定位,普通院校會計本科的培養目標應既有別于高職院校,又有別于研究型大學,培養的會計人才應是具有逐步成為企事業單位財務高級管理人員素質的應用性復合型財經專業人才。那么能夠逐步成為企事業單位財務高級管理人員需要哪些素質呢?基于國內外會計組織和會計學者的研究,普通院校會計本科所培養的會計人才需具備以下素質。
專業基礎不僅包括專業技術能力,同時也包括廣泛的專業視野。專業技術能力包括決策模型、風險分析、計量、報告、研究、技術;而廣泛的專業視野包括戰略性批判性思維,行業分部視野,國際性、全球性視野,資源管理,法律法規視野,市場和技術。較為寬厚的專業基礎加上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就能夠具備較強的專業判斷能力。
良好的會計職業道德內容包括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強化服務。會計職業道德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的基礎,是對會計行為的規范。溝通與合作能力包括交流技巧和人際關系,是立足社會的必要條件。
終身學習能力是指在社會活動中正確收集、處理各種信息,不斷地進行自我完善的能力。目前,企業的經濟利益關系愈加復雜,信息技術日新月異,企業的盈利和管理模式也更加多樣且不斷創新,會計人員需要隨時進行知識的補充和學習,會計本科教育應保證會計人才能夠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更能夠在變化的經濟形勢中起到積極的作用。
在實際工作中,會計人員不僅要有專業勝任能力,還應具備運用計算機技術、統計學方法等解決會計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美國會計學會的會計教育改革委員會發行的《第1門會計課程:立場公告第2號》中強調學生應當了解會計信息在經理人員、投資者、信貸者、股東和其他利益相關者進行經濟決策時所發揮的作用,應從更廣闊的視角看會計的作用,應提高分析性技能及解決不確定性問題的能力。
我們對普通院校會計本科在讀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出調查問卷800份,收回536份,有效調查問卷528份,有效問卷回收率66%。被調查對象按照本科年級分類,大一學生的調查問卷有95份,大二有133份,大三有245份,大四有55份。問卷內容主要包括會計獨立實驗課程教學建設中存在的問題調查和改進建議。在 “您認為目前的獨立實驗課程存在哪些問題?”調查結果顯示,有62%的學生反映實驗資料單一、實驗方式單調是教學建設中的主要問題,而后依次是實踐課程之間缺乏關聯性、手工實驗與電算化實驗相脫節、考核評價體系不完善、實驗資料缺乏時效性、教學方式單一、各課程之間缺乏關聯性、教師缺乏實踐經驗。本文從學生能力培養的角度對以上問題進行分析。
在獨立實驗課程中,實驗模擬資料通常局限于會計核算,而忽略了對決策模型、風險分析、財務分析等能力的訓練,而這些恰恰是企業的財務高級管理人員必不可少的素質。實驗資料缺乏時效性,對于會計法規準則變更的關注較少,沒有結合當前經濟環境下企業管理中與會計實務密切相關的熱點、難點問題,適時修改實驗資料的內容,涉及的專業視野較窄。
此外,會計專業“雙師型”師資嚴重匱乏。教師缺乏實踐經驗自然會導致對學生專業視野的培養有所欠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高校會計專業教師很少有在企事業單位參與財務工作的經歷,缺乏實踐經驗。其次,政策和制度是教師去企業鍛煉的積極性不高的根本原因。高校往往以科研作為評定教師職稱的主要依據,有關教師參加社會實踐的項目并沒有被納入到教學管理計劃或形成制度,導致教師在寒暑假等閑暇時間中致力于搞科研。而教師下企業進行實踐在時間上、組織上和經費上都沒有相應的安排和保證,不可避免地出現教師脫離實踐的現象。
終身學習能力要求學生具備自發的且較為全面的會計系統思維能力,為成為好的職業會計師做好準備。要培養學生系統的會計思維能力,首先應保證學生所學的課程之間相互銜接,組成一個完整的體系。但現行的會計獨立實驗課程結構缺乏合理性,不利于學生形成較全面的會計系統思維能力。教學方式單一,缺乏對學生自覺性思維的鍛煉。
會計獨立實驗課程結構缺乏合理性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在會計專業的各個獨立實驗中往往選用不同的教材,以不同企業的業務數據為資料,各獨立實驗之間關聯度不大,學生只是按照教材的步驟完成訓練內容,不利于學生將各門獨立實驗課中所學到的相結合并形成系統的理解,難以達到系統把握、融會貫通的目的。無法建立系統的思維會導致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遺忘率提高,也會削弱會計實踐教學所發揮的作用。二是會計獨立實驗課程實驗內容之間存在交叉重復,學科建設中過多地強調單科內容的完整性,而忽視整體獨立實驗課程內容的系統性,如會計基礎業務實訓與財務會計業務實訓課程在會計核算、財務報表編制方面存在重復等。三是手工模擬實驗和會計電算化模擬實驗相脫節,學生無法通過會計電算化對手工模擬實驗的成果進行檢驗。
主要體現在對訓練會計專業學生的計算機技術能力、統計分析能力不重視。在會計實際工作中,經常涉及到Excel、SPSS等軟件的應用,而教學中有關Excel、SPSS軟件應用的課程通常被設置為選修課程。會計獨立實驗教學中對學生計算機技術能力和統計分析能力的訓練不足導致學生在運用時格式不規范,計算處理財務數據不熟練、財務分析能力不足等問題。
在實驗資料的選擇上,建議選擇一個大中型制造企業,每五年對其五年之內的公司運營及發展進行調研,通過調研對該企業五年之內的財務運行進行分析,目的在于模擬出該企業一套系統的財務數據資料,業務要典型并且要涵蓋所有獨立實驗課程所需的實驗資料。這樣的實驗資料不僅更加切合實際,而且具有較強的時效性,還能夠廣泛涉及法律法規、市場經營、行業分部、國際化等,達到拓寬學生專業視野的目的。
組建會計獨立實驗課程體系要完善獨立實驗課程結構。首先,完善獨立實驗課程結構的主要思路是建立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使各課程之間以及手工模擬實驗與電算化模擬實驗之間都有緊密的聯系,同時要避免課程之間的重復。在使用一整套相同實驗資料的前提下,在會計專業本科生完成會計學基礎和中級財務會計學等相關課程后,安排學生進行填制和審核會計憑證、登記賬簿及編制會計報表等簡單的會計核算處理。學完財務管理課程之后,可以要求學生對前面的會計資料運用所學的財務管理學和管理會計學知識,對該企業的財務決策或企業的財務管理進行診斷,提出企業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在完成審計學課程的學習后,再對已完成的核算體系進行審查,從中發現不合理、不合法或不真實的業務,并寫出審計報告。
會計獨立實驗課程體系應增加一些跨學科融合的課程。例如像會計與計算機技術這樣的課程,通過傳授學生如何下載財務報告并把數據插入Excel計算數表中,利用分析負債與權益比提出融資決策建議,訓練學生運用規范的格式及熟練計算處理財務數據,并掌握在word文檔中利用數據和圖表支持結論的技巧。再如財務與數學建模課程,通過給學生講授財務指標的經濟含義,如何選擇財務指標作為變量,變量的預處理以及如何引入模型,如何使用SPSS等軟件,以及如何檢驗等,把高等數學、統計學與會計知識聯系在一起傳授給學生,不僅促使學生認識到數學建模是會計經濟活動中一個重要工具,也通過運用數學模型使學生對會計基本概念有了深刻理解。
學校應完善教學制度。對現行的教學管理計劃進行調整,將教師參與實踐活動納入教師職稱評定依據,并適當調整科研在教師職稱評定中所占的比重,使教師在假期有充足的時間下企業進行實踐,豐富經驗。政府應加強政策的引導,完善政策法規,增進校企合作。應對積極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給予實際利益(如減免稅額)方面的優惠政策,鼓勵企業主動參與到校企合作的全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