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小璇
(廣州市醫藥職業學校,廣東 廣州 510430)
說課實例與體會
黃小璇
(廣州市醫藥職業學校,廣東 廣州 510430)
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劉景輝主編的《化學》(醫藥衛生類)中“化學反應速率”為例探討說課思路,從教材、學情、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教學反思等方面進行說課設計,并淺談說課體會。
說課;化學反應速率;教材
說課是一種新興的教研形式,是向同行和專家表述一門課程的教學理念、教學設計及其依據的一種教學研究活動,是對教師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的綜合考察[1]。說課時應該“說”什么,怎么“說”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和目的?筆者以參加2012年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化學“創新杯”教學設計與說課比賽中的課題“化學反應速率”為例,結合新課程理念和職教特色,談幾點看法。
1.1 說教材
1.1.1 教材的地位與作用“化學反應速率”選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劉景輝主編的《化學》(醫藥衛生類)第四章第一節。化學反應速率既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如相片感光,鐵的生銹,食物的變質等;又與藥品生產、檢驗等有著密切聯系,如藥物的降解、藥品失效、高錳酸鉀滴定法等。本節教學內容先從日常生活中學生熟悉的化學現象入手,引出反應速率的概念。在此基礎上通過實驗探究,總結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這兩個內容的學習無論對理論研究還是生產實踐都有著重要意義。同時,也是學習醫藥基礎理論,認識體內生理變化及藥物在體內代謝的理論基礎。
本章節在教材中起著承上的作用。本節課的學習,有助于學生加深理解之前所學知識,并且是學習第二節“化學平衡”的知識準備。
1.1.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陳述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能說明濃度、壓強、溫度、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能力目標:能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溫度、濃度和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實驗探究,并能及時準確地記錄實驗現象,辯證分析,初步得出結論。
情感目標:學會與人合作,養成嚴謹的科學態度。
1.1.3 教學重、難點 依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及學生已有的知識、技能狀況,確定教學重點為:反應物的濃度、壓強、溫度及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同時,把“探討反應物的濃度、壓強、溫度及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作為本堂課要突破的難點。
1.2 說學情
授課對象為我校2011級藥品食品檢驗專業一年級學生。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較強,對動手實踐有著濃厚的興趣,但同時厭煩理論知識學習,自控力較差。因此,筆者在教學中充分挖掘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導學功能,增加視頻、動畫等,把準輔助時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3 說教法學法
在教法上,根據教學內容、專業特性和學生特點,采用情景教學法、實驗探究法和任務驅動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操作能力,有效完成教學任務。
在學法指導上,采用小組討論法、合作探究法,使小組成員之間優勢互補、集思廣益,培養學生團隊合作精神。
1.4 說教學過程
1.4.1 創設情景,導入主題 導入新課時,利用多媒體展示爆炸、鐵生銹、溶洞的形成3幅化學反應進程由快到慢的圖片,讓學生對化學變化過程的快慢有感性認識。從學生的生活體驗進入學習情景,將枯燥的化學知識生活化、通俗化,增加了親近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1.4.2 聯想質疑,形成概念“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之一,先引導學生從物理上所學的運動速率的含義推導化學反應速率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然后引導學生由定義進一步得出其單位,培養學生分析推理能力。最后通過一道計算題來鞏固定義,加深學生對反應速率的認識和理解。
1.4.3 任務引領,探索新知“反應物的濃度、壓強、溫度及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是本節課的教學重點之一,也是教學難點。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采用了任務驅動法、實驗探究法。先提出總學習任務,根據所給的試劑設計實驗方案,探究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因素,再細分為4個子任務。
引導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設計方案、實驗探究、整理數據、交流匯報完成學習任務。在交流匯報這個環節,設計了以下4個步驟:(1)匯報成果:由于課堂時間的限制,從6個學習小組中抽出3個小組進行匯報。(2)他組評價:其他組的學生對該部分的內容進行評價,指出錯誤或需改進之處,給學生提供發表見解的機會。(3)教師點評:教師進行點評,給予學生肯定和表揚。再根據其他學生對該部分內容的掌握情況確定是否需要重述或補充。(4)舉例思考:引導學生舉出日常生活中調控化學反應速率的例子。
1.4.4 反饋練習,總結歸納 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組織學生進行課堂練習,根據學生答題情況進行針對性的評講。最后引導全班學生總結本次課的內容,培養學生的總結和口頭表達能力。
1.4.5 知識拓展 醫藥類學校的化學不再是一門簡單的文化基礎課,而是一門專業基礎課,應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的原則,將化學與醫學、藥學相聯系。因此,筆者提出了既與本次課相關又與醫藥相關的3個主題:(1)藥物的穩定性;(2)尿蛋白檢測方法及評價;(3)酶催化劑。同時提供相關的網站和資料以便學生課后查閱,要求學生從中挑選一個自己感興趣的主題進行課后研究,并寫一份研究報告,為學生學習后續專業課程,適應未來工作崗位要求打下基礎。
1.4.6 學習評價 根據學生課堂練習和探究活動的情況進行綜合評價。探究活動采用自評、互評和師評相結合的方式,堅持過程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從學生的參與熱情、探究表現等方面評價學生。
1.5 說教學反思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始終堅持“做中教,做中學”的理念,根據中職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認知規律,主要采用任務驅動法、實驗探究法,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師的“導”立足于學生的“學”,以小組討論、合作探究的學法為重心,讓學生自主探索、學習,提高學生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同時,挖掘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導學功能,把準輔助時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展。
總體上本次課的教學效果良好。當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個別惰性較強的學生不能積極參與到任務完成中來,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要多關注這些學生,引導他們多動口、多動手。
2.1 說課環節要有輕重之分
說課一般包括說教材、說學情、說教法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教學反思。但這幾個環節在說課中要有輕有重,要根據教材的特點、學生學習情況、學校教學條件決定說課的輕重和詳略。對于教學設計中的亮點和諸如“怎樣運用適當的教法學法來突破教材的重點和難點”等內容應濃墨重彩,講深講透。總之,有重點才能說出深度,說得精彩。
2.2 說課課件要美觀精致
說課課件首先要避免硬性錯誤,課件內容完善,操作順暢;其次是PPT字不宜過多、過小,背景不能太花哨,引用的圖片、視頻要清晰;最后PPT課件之間的切換、導航等要清晰明確,風格統一,切換不要加聲音,切換頻率要與“說”配合流暢。
2.3 說課教師要舉止大方、語言得體
教師的舉止要大方,包括服裝要清潔美觀,精神要飽滿自信,表情要和藹可親,手勢要形象恰當。
另外,說課重在“說”上,“說”是教師的基本功,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所以說課者的語言表達非常重要。首先語言要準確,規范使用普通話;其次語速、音量要適中;最后語調要抑揚頓挫,要像一個演講者一樣,滿懷激情地說,揮灑自如地說。這樣的說課才能顯得更加個性化、更加藝術化。
[1]王雁苓.說課教學的內涵、意義與實施途徑[J].教學與管理,2011(12):10-12.
G424
B
1671-1246(2014)01-004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