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 瑾,黃莉萍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廣東 廣州 510515)
八年制醫學教育婦產科學臨床教學中的難點及對策
靳 瑾,黃莉萍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廣東 廣州 510515)
八年制醫學教育教學工作是目前高等醫學教育的難點及重點,在實踐中充滿挑戰。結合婦產科學臨床教學體會,提出:提高自身專業素質,營造良好的臨床教學氛圍;加強醫學生人文素質教育,注意保護患者隱私權;優化教學模式,加強臨床操作技能培養及制定規范的臨床教學制度是提高八年制臨床教學質量的關鍵。
八年制;臨床教學;婦產科學;醫學教育
提高八年制醫學教育質量是目前高等醫學教育的一項重要內容。我校將八年制醫學教育培養目標定位為使學生“畢業時達到臨床醫學博士研究生的水平”,并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獨立的臨床、教學、科研能力及一定的創造力”。婦產科學臨床教學具有實踐性強、涉及范圍廣等特點,由于受傳統觀念及患者自我保護意識增強的影響,易出現醫患糾紛,常常使婦產科學臨床教學工作舉步維艱,出現帶教教師左右為難,實習生畏首畏尾的局面。為此,本文總結了目前婦產科學臨床教學現狀,提出新時期婦產科學臨床教學策略,希望對臨床教學有一定幫助。
身教重于言教,帶教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實習生有潛移默化之功。做好臨床教學工作,帶教教師必須精通專業知識,熟練掌握業務技術,勤奮好學,積極進取,努力鉆研新業務、新技術,在理論上指導學生,為其提供足夠的實際操作機會。從接診患者、問病查體到制定治療方案都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正常分娩”臨床教學為例:分娩機制是難點,帶教教師應強調銜接、下降、俯屈、內旋轉、仰伸、復位及外旋轉等一系列分娩動作一氣呵成,并采用教學模具、動畫等幫助學生理解記憶,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1]。同時,帶教教師應為人師表,具有良好的醫德醫風及嚴謹的工作作風,在臨床教學工作中富有同情心和愛心,使學生體會到可信、可靠和安全的感覺。只有這樣才能促進“教”與“學”雙方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其品行、情操受到陶冶。
人文素質相對于其他素質的形成與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和很強的滲透力。在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由于物欲的沖擊,社會上出現了道德滑坡現象,因此,現階段要進一步加強人文素質教育,不僅要提高醫學生的醫學專業素質,更重要的是提高其心理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從更長遠的培養目標看還應幫助其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育其民族精神、改善思維方式等。從筆者接觸的八年制醫學生來說,他們更多地把關注點集中在醫學專業知識上,忽視了自身人文素質的提高,從而影響了綜合素質的提升。所以八年制醫學生不僅要進行醫學知識的學習,還要進行社會學、哲學、醫學心理學及倫理學等知識的學習,一旦進入臨床見習、實習,不管是行動上還是思想認識上都應該把自己當成一名真正的醫生,從一開始就形成良好的醫德醫風。有的醫學生進入臨床實習后還認為自己是學生,說錯話做錯事都無所謂,即使錯了也會由帶教教師來處理,不需要自己負責;同時看到患者及其家屬不信任的目光,他們就會擔心操作不連貫甚至出現錯誤,導致患者痛苦而引發糾紛。為解決這方面問題,首先,在正式開展臨床教學之前,聘請我院德高望重的專家教授,結合自身成長經歷,針對八年制醫學生開展以醫德醫風為主題的人文素質教育,同時舉辦獻身醫學事業的專題講座,從一定的思想高度上對其開展教育。然后,進入各科室后,結合實例,給學生講述“愛傷觀念”及“保護隱私權”的重要意義。我科專門抽調有海外留學經歷的醫生向學生講述“患者隱私權”在歐美國家的重要意義。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在臨床工作中需尊重女性患者隱私權,始終保持嚴肅認真的工作態度,與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2]。在臨床操作分組時注意男女搭配,男學生在操作時一定要由一名女生陪同,不得單獨為女患者檢查。
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在課堂上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為主,課堂設計單調,易使學生學習熱情降低。因此,我們對教學方法、教學用具等方面進行了改革:(1)增加了多媒體教具的使用。多媒體融語言、圖像、音響、視頻于一體,變抽象為直觀,變靜態為動態[3]。對于難以直視的部位(如盆腔內結構、分娩過程)或臨床少見病例典型體征更適宜應用此方法。(2)改進教學方法。摒棄傳統教學模式,采用PBL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法相結合的多元化教學法。PBL教學法是以問題為基礎,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導向的啟發式教育方法,可通過發揮問題對學習過程的指導作用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提高學習成效。我院已應用此法進行教學,收效顯著[4]。情景教學法以案例或情景為載體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性學習,此法需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結合學生生活實際,通過身邊的例子讓其掌握常見病的臨床表現、治療方法等,甚至可以通過講述“血的教訓”使學生印象深刻。針對不同知識點采用不同教學方法,開展多元化教學,最終達到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理論水平和實踐能力提高的目的。
鑒于婦產科學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臨床課程,許多教學內容(如分娩機制、內骨盆測量、宮頸評分、后穹窿穿刺等)較抽象,教師往往難以用語言講授清楚,學生覺得枯燥,難以理解;加上婦產科患者的特殊性,更不愿作為學習工具,大大降低了臨床操作的可行性,所以增設臨床操作技能課程,建立婦產科學仿真模擬教學實驗室,優化教學資源是解決這一問題的途徑之一。(1)可增加如動物外科學等臨床操作技能課程,使學生在理論學習的同時使用教具進行如雙合診、三合診、陰道窺器檢查、骨盆測量等練習,在未進入臨床前已具備感性認識。(2)建立婦產科學仿真模擬教學實驗室、模擬產房等現代化教學設施,采用多媒體教學、仿真模型、腔鏡操作模擬系統與臨床培訓相結合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在模型上及較為真實的環境與氛圍中進行基本技能操作訓練,以提高學生操作的熟練度和準確性,以便對患者進行操作時得到患者的配合,提高學生的自信心及積極性。
目前八年制臨床教學面臨著多種困難:首先,由于各種醫療法規的出臺帶給臨床教學的沖擊以及患者維權意識的增強導致臨床醫學教育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其次,臨床主要承擔教學任務的中層力量往往也承擔著大量的臨床工作,不能很好地進行臨床帶教,而是敷衍、應付了事;再次,八年制醫學生的臨床實習階段也是面臨定方向、畢業找工作的重要階段,有的學生因忙于找工作或認為無實習價值而出現脫崗現象,嚴重打亂了正常的臨床實習計劃;最后,臨床操作學習無嚴格的考核標準,送“人情分”現象仍然存在。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認為首先要增強帶教教師的臨床教學責任感[5],注重師資培訓,制定嚴格的臨床教學制度。對于有教學任務的醫師,應強化其教學意識,明確職責及工作范圍,逐步糾正重醫療、重科研、輕教學的思想傾向。注意提高帶教教師教學水平,對其進行規范化的培訓和定期考核,統一體格檢查和各項操作的手法與步驟,并通過授課比賽提高其對實踐的指導能力。一定要耐心向學生講述臨床實習的重要性,告知婦產科學不僅僅是面對女性的生殖系統,也要掌握全身各個系統的知識,一名優秀的婦產科醫生實際上也是一名優秀的全科醫生。在生活、學習上關心學生,盡量給他們創造臨床實踐的機會,嚴格出勤制度,規范出科考試,建立量化考評制度,提高教學質量。
[1]齊海波.提高婦產科教學效果的思考[J].當代醫學,2010,16(4):163-164.
[2]謝靜燕,李萍,董玲燕.淺談婦產科臨床教學中的醫患溝通[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6(11):32.
[3]周文,賴鳳君.淺談婦產科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0(8):75-76.
[4]余慶云.取PBL教學法精髓,改革婦產科教學[J].南方醫學教育,2007(4):32-33.
[5]于紅,任慕蘭.多媒體網絡教學在婦產科教學中的應用[J].醫學教育探索,2006,5(2):170-171.
G420
A
1671-1246(2014)05-0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