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峰,張 娣,趙 微,郭麗雙,趙君嫦,楊昕宇
(牡丹江醫學院高教研究所,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高等醫學本科院校中的教師是培養優秀、專業的醫學人才的重要力量,教師具有良好的教研以及專業素養可以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教師的教研專業素質化是保障醫學活動具有高質量的一個前提[1]。醫學是一個以人為本的學科,作為高校教育教學中重要的主導者,高等醫學院校的教師應該經常參加學習活動,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以及科研、教學的能力。
專業素養就是指某個體,若從事一種社會職業,按此種職業要求以及標準,經一定的鍛煉以及培養,逐漸所具有的條件,其中包括知識、技能等。在高校教學中尤其是醫學教育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教研專業素養可以影響到其在教學活動中的表現。關于高校中教師的教研專業素養,由于教師是一個社會的個體,個人的修養以及個體在社會中應當承擔的社會責任以及義務,其內涵十分的豐富,結構上比較的復雜。再者他還在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所以也必需具備扮演社會角色的相關專業知識以及專業道德和技能。
專業的技能是指相關工作從業者在進行工作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在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相關技巧以及能力。高等醫學本科院校的教師所需要的教研專業素養與工作緊密結合。醫學高校教師這個社會角色需要其具有比較高的學歷以及能力,要求其具有豐富的知識,不但要廣泛,還需要專業,尤其是醫學方面的知識[2]。一般情況下,在高校任職的教師都是學歷以及資歷比較高的,其相應的教研專業素養也較高,就要求其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具備與之相符的能力。再就是現在的醫學高校為了能夠給學生更好的傳遞實戰經驗,經常會在各大醫院或者是醫療機構中外聘一些醫生等人員來為學生授課,這樣的方式能為學生更好的教授實戰性質的專業知識[3]。針對這些醫學專業領域內的優秀人員缺乏教書育人方面的專業,為避免導致學生有的時候聽不懂或者是聽后不理解。應對他們進行短期的培訓,以及相關的考試讓他們具有了任職的資格,成為了專職或者是兼職的教師。
第一,科學設計以及指導相關醫學實驗的能力。科學實驗需要教師具有對實驗的科學性以及安全性、價值性有足夠的關注度。實驗能夠幫助學生驗證科學的假設,進而培養學生的實驗技能,提升學生交流能力與動手能力。
第二,實驗的安全意識和應急的處理能力。在實驗的過程中,可能會發生危險的事件,是在實驗中需要時刻去注意的。在實驗中保護好自己以及別人的安全是一種責任,尤其是對于教師來講。
第三,設計實驗的器材以及使用教學資源的相關能力。這項能力也是目前階段,教師普遍缺乏的能力之一。科學的醫學教學方式需要“動手去做”,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很大部分的教師都是用講課的方式進行知識的傳授工作,是一種“黑板上的實驗”,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很多的學生逐漸的失去了動手的能力,使醫學教學有“紙上得來終覺淺”的意味。時間長了,醫學生們就會對所學的內容產生厭倦,覺得知識是抽象、無趣的。
師德信念是教師所特有的道德行為指南,是指導教師日常生活的重要道德信念。從目前的高等院校教師的年齡結構來看,青年教師已經成為高等院校教師的主導,對青年教師師德方面的修養,已經成為影響應用型人才的重要因素。因而,作為醫學專業教師首先要注重自身的師德修養,用自身高尚的品格魅力來感染和教育學生,在將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的同時也要讓學生以自身為榜樣,修養自身的德行,實現教書育人的教學目標。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醫學知識內容也在不斷發展,人類所需要掌握的科學知識亦在發生改變。醫學教師在日常要注重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積累,不斷學習先進的醫學研究成果,站在醫學研究的最前沿,不斷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這樣才能將最新和實用的醫學知識和技能教授給學生,使高校的醫學教學水平與時代同步。同時,教師在日常還要注意科學知識的積累,豐富自身的科學見識,例如對光化學煙霧、藍牙科技等這些常識性的科學知識教師要有所了解,不斷拓寬自身的知識信息事業,保持自身科研和知識水平處在相對較高的位置上。
教學能力是教師勝任教育工作,履行職位責任和完成教書育人的教育目的的根本。教學能力體現在多個方面,包括對教材和課程標準的把握上、備課能力上、教學技術運用能力上、組織教學能力上、教學評價上等。因此高等院校應該加強對教師教學能力的培養,讓教師能夠快速掌握相關教學的基本技能,勝任教學活動。同時,高等院校在招聘教師時還可適當提高選擇門檻,盡量選擇受過專業醫學師范教育的教師,或是選擇有多年教學研究經驗的教師來擔任醫學專業的教學工作,以提高整個醫學本科教師的專業素養水平。對于新進的醫學教師為幫助其盡快轉變角色,高校可以對其進行培養性講課培訓,并可通過開展集體備課、公開課、示范課以及授課比賽等形式,以不斷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臨床業務能力。
教師通過學生在學習上反映出來的情況,對自己的教學成果進行判斷,判斷是否自己的教學已經達到了目標,然后根據相關的判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提升自己的能力,這也是目前情況下教師面臨的一個最大的挑戰[4]。因而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積極通過回顧、診斷及自我監控等方式對自己的教學行為和日常行為表現進行反思和調控,以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效能。
在最近幾年中,媒體上已經報道過很多關于高校教師在道德方面出現問題的事件。教師是一種特殊的職業,提升教師隊伍的水平,就不能離開教師理論方面的學習,經過相應的學習,可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以及人生觀,進而樹立起教師們崇高的理想以及信念[5]。教師需要具有較強的職業道德意識以及進行自我約束的能力,才能在現代教育發展中實現自身的價值。一個教師是否稱職,需要看他在工作上的責任心以及敬業精神,只有樹立起兢兢業業的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才符合新時代下對教師的職業道德要求。
[1]曹 餛.論高校輔導員專業化發展的學理支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152(12):86-87.
[2]王 飛,曾志嶸.我國醫學院校教師激勵制度缺失與應對[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3):34-35.
[3]戶宏艷,賈廣生.國外高等醫學教育內部質量保障體系比較分析及啟示[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3):12-13,16.
[4]譚潤志.新形勢下高校政治輔導員自身素質的探討[J].高教論壇,2003,(7):156-158.
[5]李 雯,徐 濤.醫學生思想政治素質及教育現狀調查研究與對策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