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余鳳+單信洪
【摘 要】中學生物課程資源包括生物課本、教輔用書、生物實驗儀器設備、身邊豐富多彩的生物等具體可見的有形資源,也包括學生已有的知識、興趣、經驗、能力等無形資源。集鎮初中生物學教學如何充分利用好現有的課程資源,積極開發新的課程資源,是提高教學效益、培養學生生物學素養的有效途徑。
【關鍵詞】生物學;課程資源;種類;應用
一、充分利用現有的課程資源
在眾多的課程資源中,學校提供的課程資源是首位的。就本課程而言,學校應當為每一位學生配備好一套完整的課本、同步練習、作業本,為每一個班級配備專職生物學老師。應當配備相對完備的初中生物學專門實驗室、較為系統的生物學圖書及報刊、教學掛圖、投影片、音像資料和教學軟件等,在學校整體綠化、美化方案中,應當充分考慮到盡最大可能服從于生物學教學的需要。
1.首先,學校應當從長遠發展的高度出發,配備專職的生物學教師,按照上級主管部門關于生物學科的具體要求與配備標準,配備好相對完善的生物學實驗設施,包括實驗用的生物學器材、材料、模型、教學資料、卡片、報刊雜志、掛圖、裝片或切片以及學科教學的影像資料等。
2.合理選擇課程資源,最優化地服務于教學實踐。對于高等動物、植物的解剖知識,選擇掛圖和模型,是課堂教學的首選。而像植物的分類等知識,則更注重實物的觀察。至于一些生理作用或過程,播放視頻或影像資料,則是不錯的選擇。對于生物學概念的教學,反復研讀,精心解答,構建或展示概念模型,是出色完成教學任務的捷徑。因此,對各種課程資源的選擇和整合,是最大化地合理利用課程資源的必要途徑。
3.加強校園生物園的建設,優化和豐富生物課堂外課程資源。學校應當根據自身的實際區位,因地制宜的建設好生物園,既能美化、綠化、香化校園,陶冶學生的情操,也能作為學校生物課程資源的重要陣地。可以根據生物學教學的需要,有規律地呈現低等植物、動物、高等植物和動物。條件優越的學校,可建立有地方特色的花房、苗圃、菌房、魚塘,積極接納學生主動參與上述園地的管理、生物形態、分類、生物習性等的觀察、測量、探究和記錄,試圖開展一些適合初中學生的生物學探究實驗。在實驗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二、積極利用集鎮的生物課程資源
集鎮科技圖書館、畜牧站、衛生院、林業站、漁業站、專業戶養殖場、特種養殖場、河邊公園等,是集鎮初級中學可以利用的寶貴生物課程資源。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帶領學生走出課堂、走出學校、走向社會,體驗生物學科與現實生活的無縫隙鏈接。
集鎮以外的農田、林地、魚塘、水庫、小河等,都是學生學習生物學得天獨厚的生物課程資源。
集鎮生物課程資源的利用方式很多。帶領學生參觀、調查、尋訪,聆聽鄉土專家、種養殖能手、專業戶、技術人員、醫護人員的講座、指導。開闊了學生的學習視野,激發出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興趣,培養了學生探究生物科學的能力。
三、學生家庭中的生物課程資源
學生家庭中往往也有不少課程資源可以利用。如不少家庭或多或少培養或栽種了一些花草,是觀察植物形態和分類的好資源。農村家庭的學生,家里一般都養殖了一些動物,如貓狗、豬牛羊、雞鴨鵝等,這些資源是觀察、記錄動物生活習性、行為的好材料。不少家長或家庭有制作酒釀、醬油、醬、泡菜、饅頭等的愛好或習慣,因此動員部分家長指導學生參與課外生物學的實踐活動:栽種花卉、飼養小動物、動手制作米酒、泡菜。讓學生在實踐中學到生物學知識,積累實踐經驗。當然,要利用好學生家庭中的生物課程資源,必須要取得家長的理解、支持和指導,并及時總結和適當推廣。
四、適當利用媒體生物資源
媒體生物資源如報紙、雜志、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生物資源與課本等相比,具有新穎性、前沿性、零碎性、廣譜性等優點,但缺點也不少,生物信息、生物學科資源真假難辨,并且與其它信息和資源交匯、交織,在指導獨立開展生物課程資源的網絡、媒體學習時,難以控制學習的內容、學習的時間和場所。
五、充分利用無形的課程資源
無形的課程資源主要有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所了解的生物科學信息。例如,學生普遍接種過疫苗,對學習免疫學知識來說,十分便當。一些學生有過飼養動物或種植植物的經歷,一些學生體驗過野外考察的歷練,這些都是生物課程的無形資源,是使生物課程緊密聯系學生實際、激發學生興趣、強化學習動機的重要基礎。
教師在教學的組織和實施中,要盡可能地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生物學知識、經驗和素養,準確把握教學的切入點。在教學過程中,應當鼓勵學生運用已有的生物學科知識等,相互交流,集思廣益,最終事半功倍。
六、開發基于生物新課程的信息技術資源
多媒體課件具有表現力強、交互性好、信息量大等優點。生物學科教師應與信息技術的老師常年開展專業與技術合作,制作一些適合本校生物學科課程資源,豐富教學形式和手段。
(作者單位:江蘇省大豐市萬盈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