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國斌
【摘 要】初中階段對于大多數學生來說是一個叛逆期,不僅僅是性格的不穩定,而在這個階段來說,學習無疑還是第一任務,但往往這個時候的學生,由于情緒不穩定會造成學習困難,形成反叛心理,尤其是具有針對性的課程。而且越具有挑戰性的課程,學生的心理越復雜。因此在實驗過程中,學生經常存在各種違規現象。今天就此文研究一下化學實驗過程中學生的違規心理以及應對學生這些違規心理的一些措施。
【關鍵詞】初中化學實驗;學生心理;違規行為;對策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習化學實驗是一個知、情、意、行的綜合活動過程,學生在此活動過程中會表現出好奇、恐懼、模仿、應試等各種類型的心理,導致很多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產生各種違規行為。多數人會認為孩子還小,出現一些違規地叛逆行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卻沒有意識到這些不合理的行為如不加以控制和引導,往往會導致嚴重的后果,經常的包容往往會造成縱容的后果。面對初中生的這些違規行為,不能說是完全的否定,但一定要適當地加以教育和引導。下面就來分析一下初中生化學實驗過程中學生存在的一些違規心理及其行為。
一、初中化學實驗過程中學生的違規心理
(一)初中生具有豐富的好奇心及強烈的求知欲
對于所有初中學生來說,初次接觸化學是一個全新的體驗,化學實驗對他們而言充滿了誘惑力。化學實驗作為一種新的實驗方法,不管是從操作還是其他方面都深深吸引了學生,讓他們覺得很神奇、新鮮,甚至驚訝。它會對初中生產生心理上的誘惑,使他們進入化學實驗室后,將表現出異常的興奮、沖動甚至略帶焦急的心情,迫不及待地投入到操作中去。老師強調實驗事宜、注意事項、操作要點,即使是實驗內容,他們也不會過多的關心。
(二)初中生爭強好斗及盲目攀比心態的作祟
處于活潑好動時期的初中生,加上強烈的求勝心態和他們愛表現以及與同學斗爭的心理作祟,分組之后往往不能很好地合作,反而是內部矛盾激化,造成同伴之間的競爭。進入實驗室后不按照老師的要求操作,往往是興奮的狀態一直持續,將老師的要求跟實驗室的規定當成耳旁風。老師不在旁邊監督就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操作,更甚者是將實驗室的儀器、藥品帶出實驗室,課下自己“研究”,有點小的成果就跟同學炫耀,卻不知道自己這種行為是不合格的,是違規的行為,而且往往是這種心理導致了各種狀況的發生。所以有時候不是簡單的犯錯行為,而是學生這種沖動、好勝的心理決定了整個事情的關鍵,這樣的情形當然要及時糾正。
(三)隨意的玩耍與游戲心理
畢竟,在初中學生的心理發展的時期,也是思想上隨機漂移的不穩定時期,感覺到新的東西,馬上就要產生一種心理,而且很少或根本沒有想到事情會發生什么后果。如在化學實驗室,看到那些瓶瓶罐罐,各種儀器,仿佛看到了自己童年時所玩的游戲,甚至連實驗室水龍頭獨特的設計形狀,也被他們認為是有趣的東西。隨便把實驗桌上的各種化學試劑混合在一起,理由是“看看到底發生了什么”,而不顧實驗的后果。如果一個班級里面存在著幾個這樣的學生,即使教師在課前怎樣精心準備,無論怎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跟主觀意識去準備實驗內容,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們也難以控制自己的玩耍與游戲的心理,從而導致課堂的失敗。
(四)初中生恐懼和害怕的心理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初三的孩子已經不是懵懵懂懂什么都不知道、不害怕的階段了,他們正慢慢走向成熟,慢慢的成長,所以之前那股無畏的心理已經慢慢不再存在了,孩子的心理也在逐步消失的過程,他們已經有了很強的自我保護意識。所以老師反復強調的危險、有毒、有安全風險和操作實驗,一些有一定的心理恐懼的學生就會害怕甚至拒絕去操作,尤其是那些膽小的人。如果再看到其他同學的實驗沒有成功,他們往往會選擇放棄實驗,暴露于實驗之外,成為一個“全職的觀眾”,長遠來看,可能導致他們失去學習化學的興趣和熱情。
二、針對違規心理采取的措施
(一)了解、剖析學生的心理障礙
學習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健康學習心理,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是學習成敗的關鍵。教師必須重視實驗教學,并設法用實驗的方法來解決遇到的化學問題,讓學生領悟到化學實驗在化學學科中的地位,并享受到實驗過程中的樂趣,從而重視化學實驗。對存有特殊個別心理障礙傾向的同學,老師要主動與學生交流,及時溝通。對膽子特別小的同學,做劇烈反應實驗前,讓學生有必要的心理準備,以免受驚嚇。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化學實驗對于學生來說是一門新鮮的學科,化學實驗和奇妙的實驗現象能激發學生好奇心,并且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動機,學習化學的主觀能動性。同時,直觀、清晰、生動的實驗現象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和接受化學知識,而且化學實驗是在自然科學實驗的基礎上實現的,教師可以直觀,生動的講述教學知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生活的相關問題探討化學,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理;通過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獲得愉悅的情感體驗。因此培養學習化學的興趣,對于教師來說也可以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重點。
所以在教學過程中不管是怎樣的狀態,保證學生心理健康是首要任務,初三的孩子在心理上還存在著缺陷,教師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怎樣做人,對于學生的違規行為,采取應對策略及時糾正,對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有著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郭卓群.化學教學心理學.廈門大學出版社
[2]尚曉靜.中學生化學實驗學習心理對實驗行為影響的研究[D].揚州大學,2007年
[3]王美滿.淺談在化學實驗教學中培養學生素質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09年07期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皋市城北初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