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芳
【摘 要】幼兒的生活家園有著廣泛的教育資源;我們做為幼兒園的老師,要善于利用和發掘鄉土資源,發揮它教育價值的獨特性,喚醒孩子對鄉土資源的良好認知,激發他們熱愛家鄉、熱愛勞動人民的美好感情。
【關鍵詞】幼兒園;區角活動;鄉土資源
近幾年,我們在開展幼兒園區角活動中,對貼近兒童生活的社會資源、自然資源進行了發掘和利用,發覺農村的部分社會資源、自然資源是我們用之不竭、取之不盡的“大倉庫”,為兒童創造了一個自由發展的廣闊空間,也為他們探索性、體驗性學習營造了條件。在較好的鄉土資源支持下,我們幼兒園各班級區角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較好地貫徹了《綱要》精神,促進了兒童的身心健康和諧地發展。
一、制作繪畫,放置盆景,營造富有鄉土氣味的環境氛圍
俗話說:環境是最好的老師。所以,我們的老師要常常有意識地創造設計一些具有鄉土氣息的環境,對兒童潛移默化的進行教育。
1.制作繪畫,激發興趣。用具有鄉村特色的原料制作成漂亮的作品布置在活動室的四周,以此來激發兒童的興趣。例如:具有童趣的的豆貼畫、布貼畫、草編畫等等,零距離的呈現在幼兒們的眼前,啟發了他們探索的愿望與興趣。
2.放置盆景,間隔空間。我們在各個區的角落位置,全部放置了用農村植物栽插的盆景,或者是掛著修飾過的生活物品,這樣一來,巧妙化解了空間分割造成的生硬感,給活動室帶來了無限生機。
二、開展各種活動,多途徑挖掘鄉土資源
有位國外專家說過:能把竹竿當馬騎,是真正富有創造的玩具。我們在小時侯玩耍過的推鐵圈、打水漂、抽陀螺等游戲至今還歷歷在目、記憶猶新,它曾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夢想與樂趣,也激發了我們的創造性與主動性。由此可見,區角活動的素材不在于有多么的高檔,而在它是否有助于孩子們的發展。所以,我們在發掘區角活動材料時,有目的地從農村蘊含的鄉土資源著手,通過幼兒、家長、教師、社區的共同努力進行收集。
1.收集區角操作材料,激發孩子們的認知興趣
鄉村自然風光優美,四季特征明顯,農作物、樹木等鄉土資源豐富多彩。我們經常指導孩子們到工廠、戶外、社區、家里去收集可以利用的區角使用材料。例如:在春天到來的時候,我們帶著兒童去采集樹葉、麥穗、花朵、麥管;夏天引導兒童收集河蚌殼、螺絲殼;秋天指導幼兒把樹枝、落葉、稻草帶回來進行制作活動。與此同時,我們還引導孩子們采集種子、果實等,特別是稻穗、棉花等,用此來增加區角的材料,讓孩子們親身感受到鄉村資源的豐富,在增進兒童對身邊環境認知的同時,也引發了兒童的想象力與創造力。
2.發揮家長的積極性,豐富收集充實區角活動
現在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家長們更多關注的是孩子學到了什么知識本領,無暇也不屑地去關心鄉土材料,有部分家長認為老師有點不可思議,如何讓家長配合我們的采集工作,一定要在溝通上做文章;因此,我們向家長開放區角活動,幼兒們美麗多彩的作品、老師們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家長們立即明白:原來家中那些不起眼的廢舊物品,原來也是培養孩子各種能力的好幫手。所以,向家長們提出的收集各種物品的要求也得到了他們的積極響應。
3.采用教師收集,合理投放區角材料
老師收集活動區角材料,主要是通過老師自身及老師潛在的引領作用實現的,教師利用業余時間進行采集、制作區角活動材料,例如,在“美食一條街”的區角活動中,老師依據鄉土資源,利用廢舊材料為孩子們制作了他們喜愛的燒烤、餃子、包子等,這些手工自制的材料得到了小朋友的喜歡。在這個活動過程中,活動區的材料逐漸豐富,孩子們在開放的環境中有較多的材料,暢游在更加寬廣的創造天地間。
4.利用綜合教育資源,讓區角活動走進社會
伴隨著新的教育理念的逐漸深入,幼兒園已經由封閉式教育轉變為開放式的教育,尤其是擴大了與社區的聯系,增強了社會服務的功能,為了滿足幼兒認知世界的需要,我們在區角活動中,有意識地綜合利用社區教育資源,逐步豐富孩子們的社會生活經驗,以增強孩子對自身、社會、他人的理解。社區資源包括孩子周邊的設備、設施,還有工作人員、居民等。我們通過建立各種社區活動網絡,讓他們把已有的經驗應用到社區服務中,獲取新經驗,例如:三八婦女節,我們組織孩子到社區工廠、醫院,為奶奶、阿姨表演歌曲、舞蹈,精彩的表演獲得了她們陣陣的喝彩聲。
三、開辦多種區角活動,鼓勵孩子們積極參與
俗話說的好“心靈手巧”,我們常常動手操作,有利于小朋友肌肉的發展。為此,我們有目的地開辦了各類操作區,讓孩子們有一定動手操作的機會。例如“認知區”:由小到大的種子粘貼,水果、蔬菜、根的分類等;“美勞區”:有各種樹葉貼畫、各種種子制作的項鏈等;在建構區:“小小建筑工”們會變著法子地運用牙膏盒、牛奶盒等搭建出一座座高樓大廈;計算區:小朋友又揮著筆,來探知水果的分類、種子集合的奧秘;科學區內,孩子們更是“潛心鉆研”,制作了蛋殼不倒翁,在制作過程中,小朋友們的動手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主動積極學習、探索知識的欲望也在逐步增強,還能夠互相幫助,并嘗試著自己解決問題。
實踐證明,開發和利用鄉村蘊藏著的鄉土教育資源,為幼兒園節省了較大的教育經費,這也是符合了綱要精神。孩子們在活動中得到了多方面的發展,通過材料的收集和活動的“創造”,孩子們對大自然的觀察與探索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收到了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劉保險.淺談幼兒區角活動環境的創設[J].時代教育,2013(16).
[2]趙海燕.幼兒園鄉土教育的價值及內容選擇[J].基礎教育研究,2012(2).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縣南莫鎮中心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