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亞新
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邵府中心小學
三年級作文教學初探
孫亞新
河北省大廠回族自治縣邵府中心小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實施建議”中指出:關于“寫作”的目標,第一學段定義為“寫話”,第二學段開始“習作”。三年級的習作起步教學幾乎影響到一個學生他一生的成長,因此,作為語文老師的我們責任特別重大。同時,如何做好三年級的習作教學又讓我們更多的語文老師感到困惑,那三年級的習作教學究竟應當如何展開?就我向他人學習與自己實踐摸索的結果,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讓學生在“玩”中“寫”。
玩是學生的天性,“玩”不但能使兒童的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而且同時也給他們創造習作的素材,并引發他們想寫的樂趣。因此,在教學中,要千方百計創造機會,讓學生好好地玩,并引導他們在“玩”中“寫”。例如,在教授三年級上冊第一次習作《我的課余生活》時,我有意識地組織學生們玩捉迷藏、打羽毛球、打籃球、打乒乓球、丟沙包、跳繩等多種游戲和活動。事后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說一說:自己玩的是什么,游戲或活動的規則是什么,自己是怎么玩的,自己在游戲或活動中有何感受等等。務必語句完整,說的越細致越好。同學們在聽完后,可以就自己感興趣的話題對發言者提問,發言者思考后要給予回答。口語交流后,我再循序漸進地要求學生習作。這樣學生通過活動,他們既有具體的材料,又有切身的感受,因此,寫起習作來,就感到得心應手。從“玩”中學“寫”還能使他們感受到:寫作并非是一件難事,而是一件樂事。
2.讓學生從“畫”中學“寫”。
小學生都喜歡看圖畫、畫圖畫,而且又樂于想象。根據這一特點,在習作教學中,可以給孩子們看一些色彩鮮明、內容比較豐富,有廣闊的想象空間的圖畫。如語文書中的插圖,學生畫作中的優秀作品等,讓學生們進行觀察,引發他們展開豐富的想象,按照一定的順序動筆習作。習作結束后展示學生的優秀作品,組織全班同學進行品評,讓同學們在同伴的身上,學習到習作的方法。
3.讓學生在“動”中學“寫”。
三年級起,學生開始學習“科學”這一學科。在科學課學習中,同學們逐漸學習制作科學小制作,參加有趣的科學小實驗。在這些活動中,我有意識地引導學生觀察活動的過程。同學們的表現,老師的表現,制作或實驗的流程,制作或實驗的結果等。這些他們親力親為的活動,對他們充滿著無限的誘惑與情趣,也讓他們有較深的感受,所以表述、寫起來會很順手,很有趣。
1.今年暑期教師培訓中,我縣優秀教師李志剛以自身的教學經驗為我們培訓了《如何教孩子寫作文》。在這次活動中,我學到了許多種教學作文的方法,并將他精心制作的教學課件用U盤拷貝下來。在三年級上冊第二次習作教學時,我有目的地播放了其中的一小部分片段,與學生共同學習了如何寫自己。之后,我又和孩子們一起欣賞了李老師班上同學們的作品,我找同學讀完后,聯系作品簡要講述了寫作的技法。同學們在此過程中,學習的津津有味,回家后又以《我是誰》為題,進行了一次小習作。批閱后,我感觸頗多。同學們或寫自己的性格特點、外貌特征;或陳述自己的優缺點,并就其中一兩點進行了重點細致的描寫;或以第三人稱轉述進行仿寫。所有交來的同學,無一例外的在寫作技法上都有了進步,讓我感到自己所選的教學之路走對了,以后要在習作教學中逐步學習更多的技法。每次練習一種技法,日記月累一定會有一個質的提升。
2.在平時教學中,我會想方設法增加孩子們的閱讀量,注重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和欣賞能力。特別是在作文教學中,根據作文的需要,精選優秀作品、范例,學習習作技法。如語文《金色的草地》第二自然段,寫俄羅斯的小兄弟倆在草地上玩耍,作者把兩兄弟的動作、語言刻畫得十分生動,仿佛他們就站在我們的眼前嬉戲、玩耍,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的快樂。我們在第一單元習作練習中就借鑒了這一寫法。在介紹各種運動或游戲時,孩子們就像作者學習,力求細致刻畫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讓沒見到這個場面的人也能通過習作見到。這樣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欣賞、體會作品中的精粹之處,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為寫作鋪墊。
古人把閱讀比做根,把作文比做葉,根深才能葉茂。常言說的好“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這道出了一個深刻的道理:閱讀是寫作的基礎。為豐富孩子積累,我要求他們按單元主題制作手抄報,背誦優秀的詩文、段落,指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充分利用學校圖書室的優秀書籍,開闊學生的眼界。在二年級寫話教學所做積累的基礎上,學習分段和擴充篇幅。讓學生厚積而薄發,才能使他們達到下筆如有神的地步。
蘇霍母林斯基曾指出“成功的快樂是一種巨大的力量,缺少這種力量,教育上的任何措施都是無濟于事的。”當學生把自己的勞動成果教給老師時,他們幼小的心靈定是充滿希望的。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同學們的稱贊。我抓住同學們的這一特點,每次習作先讓他們在小組中讀一讀、評一評,在改一改。選出優秀的在全班交流時讀給同學們聽,師生共評。注重表揚學生們成功的地方,并就學生不足的地方給出修改意見。最終成型后,學生們把習作教給老師寫評語,優秀者在班級展示欄粘貼,并在校訊通中發表揚通知,以增加孩子們的成就感。我在評語中,多使用激勵性的語言,只要他(或她)有哪怕是一丁點的進步,都不放過表揚、激勵的機會。這樣孩子們在習作過程中,像爬臺階一樣,一級一級地得以上升,使他們享受成功的快樂,增加寫作的自信,形成良好積極的習作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