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先鶴
河北省館陶縣陶山中學
淺談初中語文教學
張先鶴
河北省館陶縣陶山中學
我們要充分發揮語文課的優勢,重視文學的熏陶、感染作用,在語文課中實施家的教育,“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的作用,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
“人文就是把人當作人,使其成為人”。難以想象,一個為人冷漠、呆板,對生活沒有熱情、沒有感情,連自己都沒有被文本感動的老師,會培養出富有愛心、充滿熱情的學生。這就要求我們老師要胡強烈的敬業精神,以教育為已任,一方面飽含對世界、對人生的熱愛,飽含對事業、對學生的熱愛,以自己的真情、激情、熱情來感染學生、影響學生,以心交心、以情換情;雖一方面則必須走進文本,與作者對話,對作品進行二次創作,從而形成自己對文本的真實、深刻、獨特的感受,才有可能成功地對學生施以愛的教育。
我們的教育目標是促進人的發展,因此必須“一切從人出發”,著眼于學生可持續性發展,切不可急功近利,要徹底改變以往那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愛的教育工作者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學生+人文=知識”,也決不等于人文素養。
由此,我想到我們學生創作的那些校園歌謠、課桌文學。從抱怨父母老師對他們嚴格要求的《真心英雄》:“在我心中,老爸最兇,經常把我打得臉青鼻腫;在我心中,老師最兇,常常把我留到七八點鐘;在我心中,老媽最兇,常常把我罵得頭暈腦漲……”到抱怨學習辛苦的《最愛你的人是我》“書包最重的人是我,作業最多的人是我,起得最早的人是我,睡得最晚的人是我,是我是我還是我……”到厭倦學習生活用品的“學生苦,學生累,不如參加黑社會”……可以說,學生具有一定的語文素養,他們懂得押韻,會借助修改歌詞表達自己的心聲,讀起來也很有節奏。但是,他們所表達的世界是如此的暗淡、冷漠、無奈,他們所表達的情感又是如此令人心憂:沒有了《每當經過老師的窗前》那種對老師燈光下“嘔心瀝血您在寫教案”的理解與歌頌。他們看不一父母、老師的付出與愛護。他們只想到自己學習的壓力大了,卻看不到父母生存的壓力與重任;他們只看到自己自己寫作業遲了,卻看不到老師批發作業的辛勞,缺少了一份該有的的理解與尊重。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世界不是缺少愛,而是缺少發現愛的心靈”!針對這點,我請了幾位學生家長給同學們作報告,講述他們一在的辛苦工作,讓他們認識到父母的不易。安排他們去采訪二中的老師張遙,并寫出采訪心得,觀看破中央電視臺播出的保護藏羚羊等節目,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引導學生去感受愛,去體驗愛,從而通過人文精神的培養,使他們懂得善待父母、朋友、他人,善待人類與社會,進而善待自然及所有生物。?
由此可見,語文僅僅具有工具性是遠遠不夠的,我們語文教師必須樹立人文的教育理念,在教學中有意識地滲透愛的教育,把愛的教育工作者落到實處。
在語文課的教學過程中,要從在處著眼,從小處看著手,把抽象的概念化為具體可感的、學生可以接受的東西,把愛的教育工落到實處。
1.選取結合點,找準切入點。
初中語文教材中選取了大量的飽含感情的文學作品,里面包括了種種愛的情感,老師就要在備課的過程中挖掘出愛的情感,把愛的教育工作者自然地融于教學中。
2.文本著手,真心感受。
愛是和風細雨,愛的教育是“無心潤物三春雨,有意催花六月風”。例如教學《親愛的爸爸媽媽》一課,這是一篇沉重悲壯的文字,但是距離學生的現實生活過于遙遠,在上課時采抓住文章以下幾個內容:(1)孩子們撕心裂肺的最后一聲呼喊:“親愛的爸爸媽媽”。這句話分別出現在文章的題目、文中和文章的結束部分,震撼人心,緊抓這句話,通過讓學生設身處的感受、呼喚,從中切身感受孩子們對爸爸媽媽的依戀為,感受法西斯的滅絕人性。(2)南斯拉夫女詩人迪桑卡的詩,通過對詩中有無“就在那要命時刻前55分鐘”一句的比較,使學生感受那些孩子對未來的憧憬,對生命的喜悅,使學生感受那些對法西斯的憤恨,對自由生活的珍惜。(3)文章結束所引用的那些被殘殺的人留下的片字只句。通過品讀、朗讀人們所留下的遺言,感受人們是懷著怎樣的腳踏實地而從容面對敵人的槍口。在讀中品味語言,在讀中感受孩子們對親人的愛戀、對生命的珍愛,對未來的憧憬,由此理解“世間永遠不能再有戰爭和屠殺了”的主題,珍惜我們今天所擁有的和平與幸福。通過多媒體展示讓學生從感性上了解這段歷史,通過品味文章的語言,真切感受這段歷史的沉重與殘酷,才能取得震撼人的教育效果。
3.拓展延伸,觸發情感。
如教《散步》這課時,我選取某廣告片段制成課件播放:兒時,我與父親掰手腕,父親贏了,今天的我長大了,而父親卻老了,他的手被我重重地壓在桌上。屏幕上定格的是父親的面部特寫:深深的皺紋,滿臉的滄桑,滿眼的辛酸與面對衰老的無奈。學生被深深打動了,他們從這位父親身上看到了父母的期盼,看到了父母為自己所付出的青春,有的學生是含著眼淚寫下了《我的父親》作文片段。
由此可見,他們充滿了對大自然的愛,是帶著感情去傾聽花草的呼聲,又用他們手中的筆來傳達這種呼聲。為了表達心中的愿望,他們運用了各種句式、修辭,力圖做到以情感人。這堂寫作課,學生寫得相當輕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