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東新
河北省故城縣高級中學
淺談信息技術教學的反思
刁東新
河北省故城縣高級中學
隨著當今社會科技水平的迅猛發展,信息技術已廣泛應用于社會各個領域當中,為了在高中普及信息技術知識,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掌握水平,信息技術已成為高中單獨開設的一門必修學科。本文從新課程標準入手,結合教學工作實踐,分析了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教學方面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如何完善信息技術教學的對策。
信息技術教學;教學模式;反思
采用協作分組模式,每一組由五位成員構成,分組原則是結合各位同學的特長進行合理分工,增強學生的凝聚力和團隊合作意識,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分組教學雖然為信息技術課提供了更多的靈活性,但由于分組后缺乏管理,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每一組安排一名實習教師來擔任組長,將所有同學的特長充分掌握,形成學習小隊,進而優化整體學習效果。在組長的指導下,學生們迅速進入了狀態,由于每個分組風格不同,自然會有競爭要素存在,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實習教師增加了教學經驗。經過分組教學實驗后,學生們在信息技術課堂上的表現有了明顯上升,很大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當遇到困難時,學生們會首先詢問周圍的同學,而周圍同學受到這種良好氛圍的影響,十分樂于為別人解答問題,在遇到關鍵知識點時,組長協同教師對學生們進行集中輔導。通過各組員之間的協作,樹立了學生自信心,提高了大家的學習興趣,一些平時學習吃力的同學也得到了很好的幫助,在增進同學友誼的同時,教學效果也隨之增強。
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有別于其他早已成型的傳統學科,是一項面向未來的現代化教育學科,是處于發展中的學科。尤其在我國,信息技術學科就像未經雕琢的璞玉一樣光芒內斂,需要精心雕琢才能光芒萬丈。
1.教學體系不完善。
在我國,由于信息技術課程開設時間不長,這一新興學科在教研方面明顯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尚未能形成適合本學科特點的完整教學體系。這一學科的師資力量也過于單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套用其它學科教學模式的現象十分普遍。舊有的教學模式很難滿足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要求,也無法適應其過快的發展速度,種種矛盾嚴重影響了該學科教學質量和發展速度。目前高中信息技術教育模式的不足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2.學生知識水平存在差異。
信息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各種高新科技產品的更新換代過于頻繁,這使得信息技術教材不斷更換,但始終不可能與信息技術的發展同步,導致學生獲得得教學信息相對滯后。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的發展一路高歌猛進,人民生活水平水漲船高,家中有電腦,兜中有手機早已不是什么稀奇事。當代的高中生或多或少都接觸過多年的科技產品,但由于都是日常生活中的接觸,沒有正規的理念和系統的學習,學生的技術水平參差不齊,教材中的一些內容有的學生早已經熟練掌握,一些學生又從未接觸過,面對這樣的現狀,信息技術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學生的知識水平現狀,準確地把握各階段教學內容,把握知識的廣度和深度。
3.學生學習缺乏主動性。
被學生認知的時間短、普及快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特點,高中學生對新鮮事物的理解和接受最快,剛一接觸這門學科,興趣油然而增。但是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學生的表現卻會令老師大失所望,大部分學生對電腦的印象始終停留在娛樂上,真正去學習系統的信息知識和規范化操作時,新鮮感過后便興趣大減。
信息技術作為一門會考科目,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相當一部分學生學習態度不端正,學習興趣不濃厚,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
知識與知識之間具有連鎖關系,一旦學生出現掉隊情況則很難再跟上教學節奏,所以我們嘗試采用顧首尾,抓中間的教學方法。通過實踐,將教學主體定為“中游”水平的同學,而對優等生及后進生采用個別輔導,以強化優等生能力來帶動整體成績,以重點輔導后進生來均勻整體水平。實踐證明,這種方法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了顯著提升,溝通能力獲得加強,圍繞著優等生樹立學習典型,將后進生重新引入課堂核心,讓學習環境產生了十分明顯的改善,無論什么水平的學生,都能夠在信息技術課題中獲得展現個性的機會。合理運用“個性化教學”是當下信息技術課程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也是我國教育事業騰飛發展的重要標志。
進入信息社會后,中國社會在趨向于更加開放的同時,存在著三種消極傾向的社會流動:一種是代際繼承性的增強,代際流動是指兩代人職業和社會地位的流動,簡單地說就是子承父業,父輩所屬的階級或階層決定了子輩的階級或階層,這將減少階層之間的流動性;第二種是經濟資源、政治資源和文化資源等主要資源出現上層集聚的趨勢,呈現出有身份地位和財富的的上層人士掌握著社會主要資源,這對社會流動也是極其不利的;第三種是一些阻礙公平、合理的社會流動的制度性障礙。
網絡信息為教師提供了無窮無盡的教學資源,為廣大教師開展教學活動開辟了一條捷徑,只要在地址欄中輸入網址,就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通過下載,獲取自己所需的資料,大大節省了教師備課的時間,隨著計算機軟件技術的飛速發展,遠程教育網校的建立,給教育工作者創建了一個龐大的交流空間。同時,計算機軟件實現了教師職能的部分代替,如出題、評定等,減輕了教師的負擔。
信息技術教學具有形象、直觀、趣味、多樣等許多特點,對沿襲多年的“一言堂”教學模式是一次重大突破。教師要充分利用這一優勢,轉變教育思想,嘗試創新教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堅持以素質教育為本,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培養多方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