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芳
河南省南樂縣實驗中學
初中語文教師素質與課堂教學效率
張玉芳
河南省南樂縣實驗中學
語文教學效率包括知識的數量、能力的訓練、思想教育的效果等。決定教學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學生因素、教材因素、教法因素等,但教師因素是影響教學效率的主要因素,因為教師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
人格即指人的氣質、性格、能力等特征,也是人的道德品質的體現。馮友蘭先生在《新原人》中曾說:“人生有四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人境界。”當今社會中處在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最多,進入道德境界的人少一些,進入天人境界的更少。我覺得合格的教師至少應該是道德境界中的人。試想一下,一個思想道德低劣,在利益面前斤斤計較,在上級面前卑躬屈膝,在有權勢的家長面前唯唯諾諾,在出身低微的家長面前頤指氣使,能不引起學生的反感么?教師沒有事業心,不注意尊重學生,即使他的業務水平再高,學生也會對他產生一種排斥力,不愿意上他的語文課。在這種情況下,教學效率從何談起?相反,如果一個教師在邪惡面前不怯懦、在困難面前不低頭,正直善良,同情弱者,扶持落后者,關心上進者;永遠擁有一顆火熱、誠摯的童心,永遠保有一雙公正、誠實的眼睛;永遠操有健康的心口如一的語言;永遠想著帶給學生新鮮圣潔的思想。那么學生就會對你產生信賴感、親切感,深深地被你的魅力所吸引,學生就會對你所教的語文感興趣。我國古代有“親其師,方能信其道”之說,用人格力量征服學生,我們稱之為“人格效應”。有了“人格效應”,教學效率肯定會提高。教師的人格美還表現在教師的服飾穿戴一舉一動上,因為教師的服飾也是他的生活觀、審美能力人格化的體現。不修邊幅,拖沓粗俗,或擺闊顯富,珠光寶氣,都不能讓學生賞心悅目,自然影響教學效率。
語文屬于人文學科,人文學科是反映社會生活和文化藝術的科學,它除了能給人以知識、能力和智力外,還具有思想教育、情感熏陶、道德感染、培養性格、意志和審美觀念等功能。同時,語文學科又是一門工具性、思想性、實踐性、綜合性很強的學科,這些性質與特征,便決定了語文教學目標的多元化,不僅有知識、能力、智力方面的目標,而且還有認識、教育、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目標。這就是說,語文教育的整體目標,不僅在于提高學生的文化知識素養,而且還在于提高學生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質,要想做到這一點,教師必須具有較高的思想水平。教師的思想魅力來自正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同時也與強烈的社會責任感有關。這就要求教師必須經常學習哲學,關心時事,思想敏銳,能透過現象看本質,具有深邃的哲理。當一名教師擺脫了“匠人”的呆氣,愿意向學生說心里話,愿意與學生交流思想,當學生發現了教師的實事求是的精神,體會到老師的思想活力,教師的點撥彌補了自己的思想和知識的缺陷時,他就會不由自主地由迷戀教師的講課而喜歡上這門課,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莊子》)一個教師的知識儲備不足,教學中必然捉襟見肘。一個業務水平很高的教師是非常受學生的歡迎的,甚至成為學生崇拜的偶像。這種崇拜可以變成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語文教師必然具有較強的朗讀能力,無論什么文體,語文教師讀起來,應是字正腔圓,優美動聽。語文教師要有豐富的詞匯量,與其他學科的教師相比,語文教師應該是一本“活字典”。語文教師要有過硬的背功。語文教師的厚積,應包括背誦大量的文章。背誦課文令學生頭疼,如果老師常常出口成章,名篇佳段不離口,學生除了佩服老師的文學功底外,主動背誦,欲與老師比高低,展示自己才華的心情就難以按捺了。教師若有學者的風范,學生就會如飛蝶戀花般地崇拜老師,崇拜知識。
語文教師必須能寫一手好字,尤其是粉筆字。字要寫得端莊大方,筆順要正確,你要求學生有一個眉清目秀的作文本面,可自己的板書龍飛鳳舞,雜亂無章,你哪里還有說服力呢?
語文教師還必須加強文學藝術修養。文學藝術修養體現在教學中,實際上是一個再創造的過程。“文貴獨創”,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去發現、去感受藝術作品中的言外之意,得到藝術的熏陶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