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華
河北省衡水市排水管理處
建筑給排水的節水節能措施
周春華
河北省衡水市排水管理處
本文在調查和分析的基礎之上,通過采用節水型衛生器具、減壓措施、利用太陽能技術、市政管網余壓以及開發雨水、充分利用雨水等方法,探討了建筑給排水的節水節能措施。
建筑給排水;節水;節能
我國是一個水資源短缺的國家,又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水資源供需矛盾尤其突出。據資料顯示全國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相當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4,居世界的110位,被列為全球13個貧水國之一。目前在全國666個建制市中,有330多個城市不同程度地貧水,其中嚴重缺水的竟達108個,每年缺水就影響工業產值2300億元。因此,如何開辟新的水源,節約或珍惜用水,具有重要意義。
以瓷芯節水龍頭和充氣水龍頭代替普通水龍頭。在水壓相同的條件下,節水龍頭比普通水龍頭有著更好的節水效果,節水量為3%~50%,大部分在20%~30%之間。且在靜壓越高、普通水龍頭出水量越大的地方,節水龍頭的節水量也越大。因此,應在建筑中(尤其在水壓超標的配水點)安裝使用節水龍頭,以減少浪費。
使用小容積水箱大便器。目前我國正在推廣使用6L水箱節水型大便器。設計人員應在保證排水系統正常工作的情況下建議用戶使用小容積水箱大便器。也可以參考國外(以色列)的做法,采用兩檔沖洗水箱:兩檔沖洗水箱在沖洗小便時,沖水量為4L(或更少);沖洗大便時,沖水量為9L(或更少)。
采用延時自閉式水龍頭和光電控制式水龍頭的小便器、大便器水箱。延時自閉式水龍頭在出水一定時間后自動關閉,可避免長流水現象。出水時間可在一定范圍內調節,但出水時間固定后,不易滿足不同使用對象的要求,比較適用于使用性質相對單一的場所,比如車站、碼頭等地方。光電控制式水龍頭可以克服上述缺點,且不需要人觸摸操作,可用在多種場所,但價格較高。目前,光電控制小便器已在一些公共建筑中安裝使用。
在給水系統中合理配置減壓裝置是將水壓控制在限值要求內、減少超壓出流的技術保障。
1.減壓閥。減壓閥是一種很好的減壓裝置,可分為比例式和直接動作型。前者是根據面積的比值來確定減壓的比例,后者可以根據事先設定的壓力減壓,當用水端停止用水時,也可以控制住被減壓的管內水壓不升高,既能實現動減壓也能實現靜減壓。
2.減壓孔板和節流塞。減壓孔板相對于減壓閥來說,系統比較簡單,投資較少,管理方便。實踐表明,節水效果相當明顯。但減壓孔板只能減動壓,不能減靜壓,且下游的壓力隨上游壓力和流量而變,不夠穩定。
1.提高水表計量的準確性。在調查中發現,由于選型和水表本身的問題,水表計量的準確性較差。如有的建筑物水表型號過大,當用水量較小時,水表指針基本不動。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約有40%的水表不符合±4%的精度要求。
2.水表前加裝過濾器。影響水表計量準確度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管網水質的影響,主要表現在水中雜質堵塞了水表濾網的部分進水孔,造成水表計量不準確。在水表前安裝過濾器,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并減輕水表磨損。國外在給水系統的閥門、水表、用水器具前大量使用過濾器并定期清洗。
1.控制超壓出流??刂瞥瑝撼隽骺梢杂行У臏p少水量浪費,而要實現對超壓出流的控制,可以以下兩個方面考慮:
(1)遵循相應的規范,合理分區。根據建筑給排水設計規范的規定,高層建筑的生活給水系統應該進行豎向分區且各分區最低的衛生器具配水點的靜水壓不得大于0.45MPa。給排水的設計和系統分區應該根據實際的使用情況與材料設備的性能以及維修管理和建筑物層數的情況,結合室外的給水管網的水壓來確定。對于住宅建筑的入戶管,給水壓力不得超過0.35MPa。
(2)采用節水水龍頭。實踐檢驗證明,節水水龍頭與普通水龍頭在相同水壓、全開的狀態下,前者的出流量明顯小于后者,且靜壓與節水效果成正比,靜壓越高,節水效果越好。因此,要想減少減少水量浪費,就必須要全面推廣節水水龍頭。
2.避免因為二次污染而造成水量浪費。二次污染事故的發生,使得給水系統不能夠正常運作,用戶用水困難。同時,給受污染的供水系統和污水排放系統進行清洗也會造成不必要的水量浪費。所以,防止建筑的給排水系統發生二次污染,對節約用水有著重要的意義。
3.減少熱水系統中的無效冷水的水量。無效冷水的水量大小與熱水系統的循環方式有著直接的關系。原有的熱水系統普遍采用干管循環或著無循環系統,這樣的設計不但產生了大量的冷水,還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不便。因此,在對熱水系統進行設計時,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采用支管循環或者是立管循環。這兩種循環方式,都可以很好地減少無效冷水的水量,實現節約用水。
因此,大力推廣節水器具是達成建筑節水目標的主要途徑和重要方法。同時,給排水的設計人員在選用節水設備時,也應該嚴格把關采用正規廠家生產的質量合格的節水設備。此外,還應該從人們的意識和習慣上入手,倡導人們有節制的使用淡水資源,從而從根本上達到節水目的。
[1]朱立波.建筑給排水設計及施工中常見問題淺析[J].企業導報,2011(11).
[2]譚堅偉.對建筑給排水設計及施工進行探討[J].中國科技博覽,2010(33).
[3]李剛,張鐵.試述建筑給排水設計及施工中存在的問題[J].科海故事博覽:科技探索,2011(9).
[4]李宏偉.建筑給排水設計及施工要點分析[J].山西建筑,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