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長縣人民政府

2013年,陜西省延長縣堅持以統籌城鄉發展總攬工作全局,大力實施“項目支撐、城鎮帶動、產業富民、工業強縣”發展戰略,加快經濟結構調整,積極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社會管理創新,全面推進災后重建,轉變作風,狠抓落實,全縣經濟社會在大災之年保持了平穩發展。全年預計實現生產總值37.04億元,完成年計劃的97.5%,同比增長10%。
一、堅持園區引領,全力推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
延長縣堅持把培育壯大優勢產業和骨干企業作為工業強縣的重要支撐,按照“穩定石油產能,發展煤氣產業,推進能源化工,實現工業強縣”的發展思路,加快油煤氣產能建設和工業園區建設,拓展發展平臺,調整工業結構,推動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去年預計實現工業增加值16.29億元,完成計劃的97.6%,同比增長13%。一是狠抓油氣產能建設。原油生產49萬噸,生產原煤35.1萬噸。預計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6.29億元,同比增長13%。二是全力推進工業園區建設。能源化工園區(西區)延氣2井天然氣液化站(LNG)預計實現產量18.8萬噸、產值7.14億元,占年計劃的96.4%。總投資50億元的延長油田伴生氣循環利用項目完成征地和項目可研評審,進入總體設計,凈化廠和廠前區已開工,整個工程于3月份全面開工,計劃2015年底建成投產。農副產品加工物流園區(東區),累計完成園區基礎設施投資3702萬元,入駐企業9家,實現產值1.2億元。三是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預計實現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9.16億元,占年計劃的100%,同比增長12.7%。全縣中小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組織達到4966戶,從業人員1.99萬人。
二、堅持園區帶動,全面提升現代農業產業化水平
堅持以示范園區帶動基地建設,以龍頭企業和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戶發展,以提升品牌帶動市場營銷,做大、做活、做強現代農業。2013年預計實現農業增加值9.3億元,同比增長5.9%。一是大力實施蘋果提質增效工程;二是強力推進萬畝設施瓜菜建設。采取“公司+農戶”的模式,實現瓜菜產量11.5萬噸,產值1.9億元;三是加快推進草畜產業發展。發展畜牧專業合作社20個,新建規模化標準養豬場56個,新建萬頭生豬養殖基地2個。實現畜牧業總產值2.92億元;四是狠抓糧食安全生產。播種農作物,認真落實農機購置補貼,購置補貼機械2685臺,補貼資金526萬元。
三、堅持統籌城鄉,不斷加快城鎮體系建設步伐
堅持用規劃引領城市發展,用項目帶動城市建設、用文化彰顯城市特色、用管理提升城市品位,統籌城鄉空間布局、人口布局、產業布局,著力構建以縣城為中心、重點鎮為支撐、中心社區為依托的城鎮體系,切實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一是縣城建設不斷加快。舊城區“溫馨家園”、“延水新城”、“富安馨苑”等商住項目工程主體建設基本完工。二是重點鎮和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有序推進。堅持“因地制宜、分類規劃、彰顯特色”的原則,結合各重點鎮、社區的區域特色和產業實際,啟動實施重點鎮、社區產業配套規范,有計劃、有步驟地發展配套產業,帶動群眾增收致富。三是城市管理進一步加強。持續開展清理整治違法建設、違法用地、環境衛生綜合整治,建立健全部門聯合執法機制,突出整治城鎮環境衛生、亂修亂建、亂停亂放和占道經營問題,有效解決停車、市場、擁堵、休閑等居民關心的問題。實施城區山體、巷道改造和美化綠化工程,改善了人居環境,提升了城市品位。
四、堅持投資拉動,切實加強重點項目建設
牢固樹立抓項目就是抓發展的理念,以項目拉動投資、以項目培植財源、以項目支撐發展、以項目改善民生,提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2013年全縣安排重點建設項目52個,重大前期項目40個,年度計劃投資19.2億元。集中力量建設項目。全縣重點項目開工52個,開工率100%。石公河防洪工程項目完成投資1732.9萬元;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完成投資900萬元。22公里通村油路項目和張家灘至雷赤35公里縣鄉公路改造項目正在處理路基,槐里坪大橋項目即將竣工,電網升級改造工程進展順利,白家川110KV變電站正在土建施工;總里程14.27公里的延延高速延長段工程全面開工建設;11340畝治溝造地任務基本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設進展順利。35KV“神木—渭南”輸煤管線配套電力工程完成線路設計,開始鋪設輸送管道。
五、堅持民生優先,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
進一步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統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著力改善和提高群眾生活水平,讓廣大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一是狠抓社會保障工作。全面做好城鄉居民醫療保險一體化和大病基金統籌工作,繼續擴大城鎮職工養老、醫療、工傷、失業和生育保險范圍。推行民政服務對象醫療救助一站式及時結算制度,落實老齡人口和殘疾人補貼政策,提高城鄉低保、五保供養和優撫對象保障水平。全縣開發城鎮就業崗位685個,城鎮新增就業人員650人,勞務輸出2.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38%以內。二是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全面完成1000套公租房、204套廉租房主體工程和保障房續建工程。三是深入推進扶貧開發工作。啟動整村推進項目村5個,新實施世行五期項目村24個、續建項目村23個。完成扶貧移民搬遷項目投資6316萬元。認真開展領導干部包扶低收入村和“兩聯一包”活動,協調各類幫扶項目239個,落實包扶資金3866.22萬元,為貧困群眾辦成了一批實事好事。四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抓住教育部將延長縣確定為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標準化建設工作聯系縣的機遇,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加大教育投入,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強化學校管理和教師隊伍建設。五是全面加強衛生事業。強化縣鎮衛生管理一體化建設,全面推進公立醫院改革,縣醫院、中醫院門診綜合大樓建成投用,積極加入延安醫療集團。狠抓衛生人才隊伍建設,有序組織了醫學類本科生的招聘工作,順利通過了全省衛生應急示范縣建設驗收。全力實施計生“三大工程”,低生育水平得到較好控制。
六、堅持生態立縣,全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
堅持生態優先、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著力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為人民創造良好的生產生活環境。全面開展了新一輪退耕還林工作,完成造林綠化12.27萬畝,占任務3萬畝的409%。森林資源管護工作不斷加強,封山禁牧力度進一步加大。繼續抓好環保模范城市創建工作,做好大氣、工業和水污染治理,萬元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65%,萬元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3.7%。加大生態創建的力度,加強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完成了創建省級生態縣、生態鄉鎮、生態村的年度建設任務。
2013年,延長縣在遭受嚴重自然災害的情況下,經過全縣上下不懈努力,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成績卓著。今年縣委、縣政府著力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按照“穩油、增氣”的發展思路,以“一園兩區”為依托,推進工業經濟轉型升級;二是狠抓農村主導產業開發,蘋果產業提質增效、棚栽產業擴張規模、草畜產業標準管理,以產業帶動農民收入持續增加;三是積極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大力開展重點區域綠化,使延長的山川更加秀美;四是按照“東限西擴、組團發展、開發改造、功能配套,居民下山、社區安居”的思路,扎實搞好縣城開發改造,努力建設宜居城市;五是突出抓好群眾反映強烈的教育和衛生工作,研究出臺振興教育事業的相關政策措施,推動全縣教育事業走出低谷;積極改善醫療衛生基礎條件,為城鄉居民提供優質健康的醫療衛生服務;六是抓平安創建工作,保持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加強對各領域安全生產監管,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妥善處理各類矛盾,確保全縣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東風勁吹滿山綠,滾滾延河春潮急。新的一年里,延長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人民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為提高老區人民生活水平,為陜西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