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芳,王江雁,時蘭春,仇艷光
(白求恩醫務士官學校,河北 石家莊 050081)
提高軍校教員任職教育能力的思考
孫 芳,王江雁,時蘭春,仇艷光
(白求恩醫務士官學校,河北 石家莊 050081)
任職教育應著眼提高培養對象的崗位任職能力,造就高素質的應用型人才。任職教育對軍校教員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文中從加強軍事理論知識學習、改革教學模式、整合教學內容、建立培訓體系、完善評價機制5方面探討提高軍校教員任職教育能力的對策。
軍校教員;任職教育;教育能力
軍隊任職教育作為部隊的職業教育,既具有學歷教育、職業教育和成人繼續教育的共同屬性,又具有信息化時代鮮明的特殊性,其實質是在學歷教育的基礎上,以部隊任職崗位需求為牽引,以任職能力培養為核心的軍事職業教育。高水平的教員隊伍是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裝備人才的基礎和前提,提高教員任職教育能力,加強教員隊伍建設是軍隊任職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有力保障。
1.1 要求教員必須具有較高的軍事職業素質
任職教育以崗位任職能力培養為重點,強調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其最終目標是培養新型軍事人才。如果教員不了解部隊建設的實際情況,不了解部隊新的編制體制,不了解部隊新的作戰思想和新的武器裝備等,教學內容就得不到及時補充和更新,脫離部隊實際。為提高人才培養質量,軍校教員不僅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還要具有一定的軍事技能和豐富的部隊工作經驗,以達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1.2 要求教員必須樹立全新的教育理念
與傳統的學歷教育相比,任職教育要實現從“教為主體”到“學為主體”的轉變,實現從“傳統的講授式”到“啟發探究式”的轉變,實現從“知識本位”到“能力、素質本位”的轉變。任職教育的目的是使學員的知識、能力與未來的工作需要相適應,突出實踐能力。因此,在教育理念上,更注重培養學員分析問題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和面向崗位需求的任職能力。因此,任職教育要求教員樹立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堅持能力本位,提高學員任職所需的綜合能力,培養具有實際任職能力的高素質軍事人才。
1.3 要求員必須具備創新實踐教學能力
部隊的建設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這對部隊崗位任職能力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從事任職教育的教員必須緊跟部隊建設發展的步伐,不斷學習新的理論知識,及時吸納科技發展的前沿知識和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盡快掌握新知識,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緊跟世界軍事變革的蓬勃發展趨勢,突出新理論、新技術、新裝備、新戰法的教學。同時還要加強與部隊的溝通、交流及合作,及時了解和掌握部隊發展的動態,將院校教育與部隊建設銜接起來。
教員是任職教育改革實施的主體,教員的軍事素養、專業素養和實踐能力直接影響人才培養質量。因此,只有提高教員任職教育能力,才能保證和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體措施如下。
2.1 加強教員軍事理論知識學習
任職教育應以提高學員崗位任職能力和創新能力為著眼點。因此,教員不但要掌握本學科的前沿知識,把最新的專業技術和方法傳授給學員;還要掌握國內外軍事裝備及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這就要求從事任職教育的教員加強軍事理論知識的學習,并跟蹤軍事訓練、武器裝備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2.2 改革教學模式
美國教育家杜威曾說:“教育就是經驗的改造或改組。”[1]為了讓學員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教員要通過采用多種教學模式以取代以往單純灌輸式的教學,要從“講授式為主”轉變為以案例式、討論式、情景式為主的實踐性教學模式。要求教員既能進行理論知識講授又能組織實踐實習,既能高質量地進行教學設計又能圓滿回答學員提出的問題[2]。堅持把學員作為教學的主體,以提高崗位任職能力為主線,努力探索“教”的規律,著力培養學員創新能力,放手讓學員自己去發現和解決問題,最大限度地培養學員運用知識解決問題能力。
2.3 整合教學內容
傳統的課程設置強調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任職教育要突出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實用性,緊緊圍繞部隊作戰訓練和崗位任職需求制定課程標準,將人才培養目標細化、分解,再整合為課程內容,實現課程設置與人才培養目標的全面銜接。任職教育在課程設置上采用綜合設課的形式,建立融指揮、管理、理論教育和專業技能于一體的新型課程體系[3]。正所謂“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練,課就怎么講”,部隊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就培養什么樣的人才。這就要求教員不僅精通某一學科、某一專業的知識,而且了解其他學科和專業的知識,具有跨學科知識整合的能力。
2.4 建立教員培訓體系
教學工作不是一勞永逸的,院校必須要對教員進行有組織、有計劃的培訓。任職教育院校的現狀是:部分教員不熟悉部隊,不熟悉軍事裝備,不熟悉崗位,掌握的知識與部隊實際需要存在脫節現象,不能完全滿足崗位任職教育的需求。為此,應加強教員培訓,尤其要建立與部隊的交流機制。一是完善機制,構建教員培訓平臺。除了要建立教員的崗前培訓體系之外,還要建立教員定期分批逐級輪訓制度,以便學習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任職教育教學技能。按照“缺什么學什么,差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安排教員通過脫產進修、在職進修、崗位培訓等方式進行深造。還可選派優秀中青年教員到世界一流的軍事院校深造,學習國外先進的技術和經驗。二是貼近部隊,加強與部隊的交流協作。任職教育要緊緊圍繞部隊需求,貼近部隊、貼近裝備、貼近實戰。因此,可根據任職教育的教學和科研方向,定期有計劃地組織教員到部隊進行代職鍛煉、調研,參加部隊的演習和集訓,以了解部隊實際情況,積累實踐經驗,進而解決教學與部隊實際脫節的矛盾。同時,還可以聽取部隊對畢業學員的反饋意見,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進,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2.5 完善教員評價機制
有效的考評機制有利于提高教員的任職教育水平。為了更好地規范教學,院校可建立評價小組,科學制定評價標準、完善評價內容,包括教學質量、教學工作量、科研成果、學術水平、部隊任職經歷等。此外,規范獎懲機制,加大獎懲力度,對于教學效果好、質量高的教員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以激勵廣大教員自覺提高教學能力和責任意識,提高教員隊伍的整體水平。
[1]劉楊.探析杜威的經驗與教育[J].中國電力教育,2008(12):34-36.
[2]劉成彬,廖達瓊.淺談高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J].中國電力教育,2008(8):37-38.
[3]楊邦榮,趙志剛.任職教育背景下依托崗位提高教員隊伍實踐能力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學報,2010,33(3):49-51.
G451.2
A
1671-1246(2014)19-00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