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優珍,閆 梅,桂雪梅,付倩倩
(1.博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新疆 博州 833400;2.襄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襄陽 441021;3.博州人民醫院,新疆 博州 833400)
中職護理專業外科護理技術課程教學案例設計
張優珍1,2,閆 梅1,桂雪梅3,付倩倩1
(1.博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新疆 博州 833400;2.襄陽職業技術學院,湖北 襄陽 441021;3.博州人民醫院,新疆 博州 833400)
探討中職護理專業外科護理技術課程教學案例設計,提出案例采集要求,案例內容選擇與設計盡量結合教學對象、條件等因素,著重培養學生關鍵職業能力,并通過具體的案例來分析學習任務設計的基本要求。
中職;護理專業;護理技術;教學案例設計
1.1 醫教結合的團隊精心設計教學案例
外科護理技術課程是我校立項的校級精品課程之一,因實施案例教學法需要大量的教學案例,教師備課時要花費大量精力組織案例,鑒于此,由課程帶頭人、醫院臨床一線護理骨干、專職教師組成編寫團隊,統一思想,擬定案例設計的基本要求;根據教學內容精心選取典型教學案例30多個,其中外科基本護理技術案例6個,普外科護理技術案例15個,腦外科護理技術案例3個。胸外科護理技術案例2個,泌尿外科護理技術案例3個,骨外科護理技術案例3個。
1.2 從教學醫院精選案例
在借鑒各種文獻資料以及兄弟學校案例資源的同時,從學校的多所教學醫院臨床病例中進行遴選,對課程原有教學案例進行修改、充實和完善。
2.1 案例設計必須考慮到教學對象、內容、條件,注重基礎
案例教學不同于臨床護理查房。護理查房的主要目的是解決病人當前的護理問題,提高年輕護士的專業理論知識水平,參與者為不同層級的在職護理人員。案例教學的主體參與者是中職護生,是專業理論知識的初學者,在專業技能操作方面是新手,尤其是少數民族學生漢語言的聽、說、讀、寫、理解和寫作能力相對較弱。所以案例設計需結合學校實際,盡量避免疑難或復雜的案例,且內容不宜過多,注重“三基”的學習和訓練。
2.2 案例必須真實、典型、內容全面,具有動態性
案例不能是憑空想象或憑經驗捏造的,應是典型材料。案例應具備一定的代表性,能為學生護理同一類病人提供借鑒。因此,案例應以臨床外科真實、典型常見病與多發病病例為基礎,將護理知識與技能、醫學基礎知識及人文知識等進行有效融合,充分反映真實的臨床護理過程和護理思維。案例作為一種特殊的教學媒介,應反映病人住、出院前后的病程、檢查、治療及護理的真實過程,主要包括病人一般信息、主訴、發病經過(含主要癥狀)、曾就診情況、就診時檢查(含專科檢查)、輔助檢查、就診處理、擬醫療診斷、入院后身心狀況(心理、臨床表現、輔助檢查)、術前準備、擬手術、麻醉方式、術中麻醉及手術方式、手術過程、術后診斷、術后病人心理、主要病程、治療經過、護理內容、護理經過、有無不適及并發癥、病人轉歸、出院健康指導等內容。
2.3 案例設計必須對接崗位,培養護生關鍵職業能力
2.3.1 護士所做的工作即護生所學的內容 案例內容選取時要注意突出教學重點,如臨床表現特點和護理措施是護士觀察、分析并解決護理問題的重要依據及手段,被列為案例的重要內容。同時要及時更新專業理論知識、專科操作技術,以貼近臨床實際,如“手術人員的無菌準備”這一案例,設計了目前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的碘伏消毒液洗手法,兩種戴無菌手套方法(即“接觸式”和“非接觸式”,教材上只介紹了一種),兩種手術衣的穿脫方法(即“對開式”“遮背式”),并配有圖片及操作流程。此外,通過臨床調研及時刪除或增補教學內容,如有專家提出“傷口負壓吸引技術”在臨床上較常用,而教材上沒有此內容,案例中要及時增添這個實訓內容。
2.3.2 護士所需的職業能力即護生的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設計要遵從“加強人文、理論必需、操作常用、貼近臨床”的原則。學習任務要提出具體要求,如對操作技能的學習任務要求描述分為3個層次:能進行××技術操作是指會按照操作流程完成該操作,學會××操作是指能正確完成××操作,熟練進行 ××操作是指在規定的時間內正確完成××操作;對理論知識的描述如下:能理解基礎知識(解剖、生理等)與××疾病的聯系,對照圖片能說出……,能列出至少3個優先護理問題,會描述××病人的臨床表現特點,會描述術前術后護理內容等。
2.4 案例設計必須優化真實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案例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中根據培養目標、教學目的及要求,針對教學內容選擇適當的案例,以案例為基本素材,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培養學生運用理論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并逐步形成基本技能的一種教學模式[4]。案例教學對教師的專業理論知識、操作技術、駕馭課堂能力是一種挑戰,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要求也很高。由于中職生的學業挫敗經歷,導致其厭學、恐學情緒較濃,同時存在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能力較差,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對直觀教材的記憶優于語言教材的記憶,善于機械記憶而不善于邏輯思維等現象[5]。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結合案例及學習任務,靈活選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如小組討論、教師示教、視頻播放、角色扮演、情景演練等,并案例內容與學習任務相適應。同時內容表現形式要豐富多樣,如編寫與案例相配套的講義,并按照教學活動要求制作與之相配套的課件。
以外科護理技術的學習任務“胃、十二指腸潰瘍外科治療病人的護理”為例。
3.1 案例
3.1.1 簡要病史 病人,男性,34歲,職員,因突發上腹部刀割樣疼痛急診入院。病人于2小時前飽餐后突感全腹持續性刀割樣疼痛,疼痛程度不緩解,未向它處放射,伴有惡心、嘔吐,吐出胃內容物約200 ml,無腹瀉及發熱,急來我院就診。胸腹聯透示:隔下見游離氣體。門診以“腹部空腔臟器穿孔、急性腹膜炎”收住普外科。既往胃潰瘍病史3年。
3.1.2 體格檢查 病人神志清楚,急性痛苦面容,呻吟不止,全身冷汗,體溫37.8℃,脈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壓130/80 mmHg,腹部平坦,腹肌緊張,壓痛、反跳痛明顯,腸鳴音消失,肝濁音界縮小,雙腎區無叩擊痛。
3.1.3 輔助檢查 (1)實驗室檢查:紅細胞4.0×1012/L,白細胞14.4×109/L,中性粒細胞89%。(2)胸腹聯透示隔下見游離氣體。(3)B超示肝腎間隙積液。
3.1.4 入院診斷 腹部空腔臟器穿孔,急性腹膜炎。
3.1.5 住院經過 病人入院后立即做急診術前準備,并給予禁食、胃腸減壓、補液、抗生素等治療。入院2小時后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術,術中發現胃竇部前壁有一直徑2 cm大小潰瘍,其中央部有一直徑0.5 cm穿孔,行畢Ⅰ氏胃大部切除術,手術順利,術中未輸血,手術時間1.5小時。術后診斷:胃潰瘍穿孔并急性腹膜炎。病人術后神志清醒,已拔出氣管導管;生命體征穩定;腹腔引流管、胃腸減壓管、導尿管,肘部及手背靜脈通道各一,固定良好無脫落,引流通暢;病人及其家屬情緒穩定。暫取平臥位,頭偏向一側;暫禁飲、禁食,持續胃腸減壓,補液以維持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用有效抗生素;心電監護,密切觀察神志、生命體征、尿量、腹痛、切口敷料滲血情況;做好各引流管的護理;給予心理護理,病情指導,加強基礎護理,協助生活護理,指導病人術后早期活動;同時加強術后并發癥的預防和觀察。病人術后恢復良好,生命體征穩定,術后第2天改半臥位,術后第2天導尿管拔除后能自行排尿,術后第3天拔除胃腸減壓管和腹腔引流管,第4天進流質飲食,第7天切口拆線愈合良好,無并發癥,住院12天痊愈出院,出院時做好飲食及活動指導,囑不適隨診。
3.2 學習任務
(1)對照圖片能說出食道、胃、十二指腸的名稱及主要作用;
(2)能說出外科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病人的適應證;
(3)能描述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出血,幽門梗阻病人臨床表現特點;
(4)結合圖示,能說出畢Ⅰ、畢Ⅱ術式的優缺點與術后并發癥的關系;
(5)結合案例,能說出該病人術前、術后護理評估內容,并列出至少3個優先的護理問題;
(6)結合案例,演示病人術前急診準備(口述或操作);
(7)結合案例,演示病人術后護理內容(口述或操作);
(8)專項護理:說出腹腔引流及胃腸減壓的目的及護理要點,能實施腹腔引流管、胃腸減壓器的更換操作(另外安排學時)。
[1]張立紅,王麗君.內科護理學案例庫的設計與制作[J].臨床護理雜志,2011,10(5):68.
[2]熊懂洋.財政學案例教學探討[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1(73):149-150.
[3]高嵐.組織學與胚胎學案例教學法的案例設計探討[J].基礎醫學教育,2012,1(3):165.
[4]李劍萍.大學教學論[M].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8.
[5]敖琴英,鄭小農.護理中專生學習動機調查分析及對策[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9(4):85-86.
G421.21
B
1671-1246(2014)19-0060-02理、實一體化是職業教育教學活動的核心。護理專業床邊教學往往受到實訓條件和實訓對象的限制,因教學內容與臨床病人難以同步導致學生見習沒有相應的病人;即使有典型病人,病人也可能不愿意配合或者抵觸甚至拒絕學生見習。單一的床邊教學,學生也只能看到某疾病過程的一個點,對疾病的全過程缺乏直觀、全面的認識[1]。案例教學是一種能很好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互動式教學方法[2],科學、有效的案例設計是案例教學法實施的基礎和關鍵[3]。自2009年以來,博州中等職業技術學校(以下簡稱“我校”)在護理專業外科護理技術課程教學中開展任務驅動式案例教學法,取得很好的教學效果,積累了豐富的教學案例資源。本文對我校外科護理技術課程教學案例的設計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