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俊
〔關鍵詞〕 英語教學;學習興趣;培
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41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4)
02—0047—01
一、教學內容設計要充分體現趣味性
獨特而又具有情趣性的課堂教學設計能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教學實踐證明,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新穎性、生動性和趣味性能引起學生對新知識的好奇心和探知欲。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中應該精心備課,“活化”教材。不要局限于教材內容的編排,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特點去靈活地處理教材,把教材的知識系統化,選取和設計能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內容,讓課堂“活”起來、學生“動”起來,從而使學生在精神、心理和身體活動諸方面積極參與到課堂中去,輕松、愉快地完成教學活動。
二、重視課堂導入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若能在課堂一開始就先入為主,通過新穎別致的課堂導入來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就能完全掌握主動權,整節課堂就能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因此,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巧妙運用獨特、風趣、富于變化的課堂導入方式,不斷給學生創造興奮點,這樣不但能引起學生的注意,而且還能激發學生探索、求異的興趣,同時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中。如在每節課開始時,筆者都會給學生5分鐘左右的時間開展英語知識能力大展示,可以以諺語、演講、詩歌、故事、小品、對話等形式呈現,既給學生提供活學巧用的機會,又為取得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走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三、采取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
趣味性的教學方法應具有以下特點:
1.多樣性。教學方法的更新與變化能不斷引起學生新的探索活動,從而產生強烈的求知欲。例如,課文教學可以針對文章內容的難易程度、能力要求采用不同的方法:較難的文章,教師可以先給學生提供一些必要的注釋和指導,在啟發到位的基礎上,再讓學生深入探究,就能解決問題了;而對于較容易的文章,教師可安排學生自讀為主,教師解疑為輔;而對于有趣、情節性較強、適于表演的文章,教師可以設計表演場景,鼓勵學生進行角色表演。
2.靈活性。教學要因學生的實際、授課的內容,靈活地改變方法。在課堂上要隨時觀察學生的反應和興趣傾向,隨機應變,不斷采取新方法來調節教學手段。例如,習題課的教學中,教師應對普遍存在困難的習題詳細講解,舉一反三,注重做題技巧和方法的傳授;較簡單的習題可讓學生自主解決;有爭議的習題,可調動學生合作探討,教師參與指導并作總結,從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積極思考的習慣。
3.誘導性。教師應以循循善誘的方法啟發、誘導學生積極投入到課堂活動中來,主動思維,團結協作,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體現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樂學、好學中輕松獲得知識和技能。因此,教師就要創設切實生動的情境,為學生營造樂學的氛圍,而學習活動和方式可由學生自己選擇和決定,這樣,學生就會從成功中獲得信心,增長興趣,以學為樂。
四、利用情感交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善于肯定學生的成績,培養學生的成就感。每個人都喜歡聽到別人的贊揚和鼓勵,尤其是特別注重自尊的高中學生更不愿總被老師批評。因此,在教學中,老師應懂得教育和評價的藝術,盡量多表揚、少批評,多鼓勵、少打擊。同時,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多給予肯定評價,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從而激發學習興趣。如一個善意的眼神、肯定的目光、一句激勵性的評語或表揚措辭,在舉手之間就能給學生帶來鼓舞。
2.融洽師生關系,和諧教學氛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不僅是師生情感聯系的必須,也是貫徹“以人為本”教育理念的需要。同時,語言教學本身就是一種情感上的交流,只有你對學生用心了、動情了,學生一定能感受到老師的情感投入,學生會先愛老師,也相應會愛老師教的課程,進而激發學習動機。因此,教師應該做好角色定位,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并平等民主地對待學生。時常保持一種包容的心胸和理解的態度,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增加情感,共同在和諧、默契、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果。
總之,興趣是一種長效的催化劑。激發興趣是調節高中英語學習的杠桿,也是教學活動取得成功的關鍵。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根據實際情況,探尋能夠提高學習興趣的教學方法,以達到“以趣促學,以學促教”的效果。
編輯:楊慧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