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
摘 要:縣區圖書館應充分利用各種設施和技術條件,為社會公眾提供多樣化、個性化服務,使圖書館的服務廣度與深度得到延伸。本文以敘永縣圖書館延伸服務為例,從服務形式、服務內容、服務對象等方面進行一些思考和探討。
關鍵詞:延伸服務;縣區圖書館;敘永縣圖書館
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政府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益的重要途徑之一,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陣地和知識資源??h級圖書館如何發揮職能作用,主動貫徹實施國家“文化惠民”政策,尤其是在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圖書館必須在服務理念、服務模式、服務體系上作出調整和應變,以主動融入社會、服務社會為目標,開辟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好地發揮其社會作用,使圖書館的服務廣度與深度得到延伸,是廣大基層圖書館工作者非常關心的問題。本文從敘永縣圖書館的發展現狀入手,對延伸服務形式、服務內容、服務對象等方面進行一些粗淺的探討和思考。
1 敘永縣圖書館發展現狀
敘永縣圖書館始建于1959年5月,在上級部門和社會各界的大力關心支持下,事業規模不斷擴大,業務建設和科學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讀者服務工作在深度和特色上得到進一步拓展?;A設施,館藏建設得到較好發展和改善,2010年被國家文化部評為“國家三級圖書館”。2010年12月,完成“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敘永縣支中心建設,實現了由傳統向現代化和網絡數字化轉變的目標。投資70余萬元建立了電子閱覽室,有計算機60臺,設有多媒體閱覽室,配備了光盤刻錄機等先進技術設備,開通了圖書館網站,還建立了25個鄉(鎮)基層服務站(點),形成了以縣圖書館為中心,鄉(鎮)、村相結合的信息服務網絡體系。
館內設有成人閱覽室、少兒閱覽室、借書室、電子閱覽室,多媒體閱覽室、主流報刊點讀等服務窗口,年征訂各類報刊、雜志150余種,常年堅持節假日不休息,每周開放56小時,年接待讀者30000多人(次)。
2 敘永縣圖書館延伸服務的實踐
2.1 服務形式
近年來,大多數圖書館把加強延伸服務作為新形式下提高服務工作的目標之一。敘永縣圖書館通過舉辦各類培訓班、送電影下鄉、為農民贈送科技光盤等傳播科技信息。通過開展送圖書到農村、進學校等活動送科技知識上門。開展全民讀書月、圖書館服務宣傳周、4·23世界讀書日等活動,向社會宣傳圖書館,讓群眾認識圖書館、走進圖書館,從而更好地利用圖書館,努力營造多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社會氛圍,并與學校、文聯、書法協會、攝影協會等單位聯合舉辦演講比賽、讀書征文、書法作品展覽、攝影作品交流、公益講座等活動,以及為老干局、武警、消防、學校、敬老院等單位共建圖書室,拓展圖書館社會服務功能,滿足基層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
2.2 服務內容
敘永縣圖書館除了開展日常文獻信息服務外,還利用人才、設備等,每年都搞一些豐富多彩的服務活動,并在服務內容上注重實用性與針對性。
(1)送科技知識上門服務。為農民提供種植、養殖、加工、經營等方面的科技知識服務。如贈送《馬鈴薯綜合增產增效技術》《肉牛飼養新技術》《土壤增肥》《柑橘病蟲防治》以及生活小常識等方面的實用科技圖書送到農民手中。還堅持每年在農閑時期到村放映公益電影,科教片等40場以上。
(2)送書進學校。在我館有限的圖書中,精心挑選一些適合中小學生閱讀的書刊,送到條件較差的鄉(鎮)學校讓孩子們閱讀,使有限的資源得到了較大限度的發揮,大大豐富了邊遠地區學生課余生活,也拓寬了學生獲取課外知識的渠道。
(3)舉辦公益講座、培訓。聯合縣文聯、書法協會、攝影協會、醫學界專業技術人員舉辦“學生寫作”“攝影作品交流”“醫藥養身”等方面的公益講座。同時對全縣書屋管理員,各基層服務站(點)管理人員開展業務知識、電腦基礎知識培訓。
2.3 服務對象
(1)為中小學生服務。近年來,我館十分重視未成年人的服務。一是我館把精選的書刊送到鄉(鎮)學校,深受廣大師生的好評,每到一個學校,學生們都歡呼雀躍。二是充分利用“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的有利條件,采取多種形式為學生提供延伸服務。一方面組織學生到圖書館電子閱覽室,體驗網絡閱讀的樂趣,引導學生正確閱讀、健康閱讀。另一方面,深入社區、鄉(鎮)為學生放映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包括不同歷史、不同題材的電影精品,讓這些寶貴的民族精神引領新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其次是利用圖書館多媒體閱覽室組織學生開展“詩歌朗誦”“歌詠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培養積極向上的精神,陶冶學生情操。同時,還堅持每年在暑期開展“讀書征文”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學生體會閱讀的快樂。
(2)為殘疾人服務。殘疾人由于自身條件的限制,讀書有很大的不便。我館非常重視為殘疾讀者服務,設立獨立殘疾人閱覽、閱讀區域,為殘疾人設立安裝有盲人有聲讀物電腦2臺,購置盲文圖書供盲人閱讀,同時還深入我縣特殊學校,為殘疾學生送讀物,并放映電影,切實服務于弱勢群體。
(3)為特殊群體服務。針對農民工、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我館在圖書閱覽室、電子閱覽室設立專門的閱讀、閱覽區域,同時,定期組織開展“親子視頻見面”活動,讓相隔兩地的父母和孩子能語音、視屏交流。
(4)為部隊官兵服務。與駐敘武警、消防部隊共建圖書室,定期更換新書,并為官兵放映電影,豐富官兵業余生活,深受部隊官兵的歡迎。參與消防知識社會宣傳,在社會營造安全生產氛圍。
(5)為科技興農服務。敘永縣圖書館把為農民服務作為圖書館延伸服務的重點,對全縣25個鄉鎮231個行政村的農家書屋管理員,“共享工程”管理員開展集中培訓和上門指導,讓這兩項惠民工程切實服務于廣大農民,并根據地域差異為當地農民送去該地區適合開展的種養殖業圖書和視頻資料,幫助他們解決技術難題。
敘永縣圖書館延伸服務的做法取得一定的實效,得到廣大群眾的認可。
3 今后延伸服務的建議與思考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文化和信息的需求也隨之增長,縣區圖書館如何樹立“以人為本”“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使延伸服務真正服務于基層,服務于廣大讀者,讓他們輕松、平等、自如地享受文化權利,是我們積極探索和思考的主要問題。結合敘永縣圖書館近年來開展延伸服務的實踐淺談以下幾點體會。
3.1 轉變思想觀念,變靜態服務為動態服務
縣區圖書館要更好地開展延伸服務,更新觀念是關鍵。必須打破傳統觀念上的服務模式,“變靜態服務為動態服務”,走出館門、面向社會、面向農村、面向基層、開門辦館、延伸服務。要積極融入社會,借助國家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強勢東風,搶抓一切能抓的機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延伸服務領域,打造特色服務,使有限的文獻信息資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3.2 開展讀者調研,提供針對性的延伸服務
實踐證明,要做好延伸服務工作,必須要掌握讀者的需求和閱讀特點,只有正確把握和預測讀者的需求動向,圖書館延伸服務工作才會有新的目標,新的方向和新的思路。因此,縣區圖書館應對各類讀者的閱讀心理和特點進行調研,在此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開展延伸服務。可通過召開讀者座談會、發放調查表、個別訪問等形式了解和掌握讀者的真實需求和愿望。同時還要對圖書館的延伸服務工作進行階段性檢查,發現問題及時改進,以最好的形式,更豐富的內容開展延伸服務工作。
3.3 構建合理的館藏體系資源,夯實延伸服務的物質基礎
文獻信息資源是圖書館開展服務的物質基礎。縣區圖書館在館藏資源體系建設中要注重藏用相結合,以用為主,切合地域實際,符合讀者需求。針對當地讀者的需求構建文獻信息資源體系是縣區圖書館必須遵循的一個原則。文獻信息資源的采購要把好質量關,采購人員要對本館的資源建設和發展方向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避免重復采購,造成資源浪費。
3.4 利用“農家書屋”和“社區書屋”切實開展延伸服務
“農家書屋”和“社區書屋”建設是國家的一項惠民工程,是群眾自己管理,能為群眾提供實用的書報刊,音像電子產品閱讀、視聽等條件的公益性文化服務設施??h區圖書館要利用好這一公益設施建設,對管理員開展好專業知識培訓,積極上門指導,讓管理員具備更好的圖書管理水平,讓書屋管理科學化、常態化。敘永縣已完成全縣231個行政村“農家書屋”和28個“社區書屋”建設,管理員的業務能力和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圖書館應注重對書屋管理員從圖書登陸、分類、編目以及陳列上架等基礎知識培訓,提升各書屋管理員的專業知識和管理水平,還要積極開展上門指導服務,切實解決他們在書屋管理和開放上遇到的難題,真正讓書屋成為群眾學習知識、提高自身素質、改變自身命運的文化平臺。
3.5 依托“共享工程”,積極開展延伸服務
“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是一項旨在依托先進網絡文化傳輸系統,實現優秀文化信息資源全社會共享的社會文化體系工程。作為“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在延伸服務工作中除做好縣域境內服務工作外,還要把重點放在鄉(鎮)基層點的建設和鞏固提高上。從長遠看,“共享工程”的作用發揮如何,關鍵還是要看基層服務點建設的如何以及產生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要根據本縣特點精選適合本區域的優秀資源共建共享,使其真正發揮延伸服務的陣地作用,使“共享工程”延伸服務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
圖書館是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縣級圖書館如何爭取上級支持,如何整合社會資源,推動圖書館延伸服務的開展,滿足廣大群眾多方面的文化需求,擴大圖書館的社會影響力,這些都是值得我們探索的方面。
參考文獻
[1]吳盼.略論“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縣級支中心的職能與任務.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7(6)
[2]周吉.定位于弱勢群體的公共圖書館延伸服務.圖書館建設,2008(10)
[3]李婷.延伸圖書館公益服務,構建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圖書館,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