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英 周麗麗 侯水珍
(1.山東省榮成市第二民醫院,264309;2.山東省文登市三病醫院,264400)
?醫學教育?
護理路徑帶教版在產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付海英1周麗麗2侯水珍1
(1.山東省榮成市第二民醫院,264309;2.山東省文登市三病醫院,264400)
目的 探討護理路徑帶教版在產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將168名產科實習護生隨機分組,對照觀察臨床護理路徑方法帶教與傳統方法帶教的實習效果。結果 觀察組護生理論考試成績、操作考核成績、臨床實踐綜合能力成績優良率分別為87.5%、81.81%和89.77%,對照組三項分別為71.25%、65%和71.25%;觀察組護生實習結果滿意度、對帶教方法滿意度分別為96.59%、94.32%,對照組分別為83.75%、83.7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護理路徑帶教版在產科臨床護理教學中應用,利于護生短時間掌握產科專科特點并提高其臨床實踐綜合能力,提高護生的實習帶教滿意度。
護理路徑帶教版;臨床護理教學;臨床實踐綜合能力;實習帶教滿意度
臨床護理路徑(clin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一種標準化護理方法,是一種科學高效的護理新模式[1],臨床實習是護理教育的重要環節,是臨床工作的起點和基礎,是將護理知識轉化為能力的關鍵時期[2]。臨床帶教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橋梁,是護理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系到學生的培養質量[3],近年來文獻中雖有采用臨床路徑帶教護理專業學生實習的報道[1,4-5],但在產科護生實習帶教中應用效果如何,既往研究報道不多。本文通過對照研究方法,對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和傳統方法帶教的實踐教學效果進行了觀察研究。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1年1月—2012年10月在我院產科實習的168名護理專業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均來自市內某高等衛生學校,均為女生,年齡18~22歲,平均(20.12±0.60)歲。隨機分成觀察組88名和對照組80名學生。兩組護生年齡、學歷、在校時間、入科前理論考試平均成績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帶教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帶教方法,根據實習大綱要求,確立實習目標,制定帶教計劃。護生入科后由護士長介紹科室環境、專科特色、規章制度,指定帶教老師,一對一根據實習大綱的要求隨機帶教,每周由1位帶教老師授課并考試、考核,實習時間4周。觀察組采取護理路徑方法帶教,以傳統帶教方法為基礎,根據產科常見疾病護理路徑帶教版表單進行實習帶教。帶教版表單的護理工作欄內對每位患者每日的護理內容有詳細列舉,護生依其為患者完成護理工作并用“√”記錄,如計劃時間內的護理工作不能完成,應在“變異記錄欄”標明,并分析原因,護生和帶教老師均簽名確認。
1.3 評價標準及方法 護生產科實習結束時進行考試、考核、臨床實踐綜合能力測評,實驗實習帶教雙向評價,并進行實習滿意度調查。①理論考試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績得分≥60分且≤79分為合格,得分≥80分為優良。②護生臨床實踐綜合能力評價,對護生的病情評估觀察、治療護理、健康指導等臨床實踐綜合能力進行測評,總分數≥60分且≤79分為合格,總分數≥80分為優良。③護生實習帶教滿意度調查,采用5級評價法,即非常不滿意、欠滿意、滿意、比較滿意、非常滿意,評價比較護生對實習結果和帶教方法的滿意率。
兩組護生臨床實踐綜合能力考核、操作技能考核、理論考試成績得分情況見表1。兩組護生對實習結果與自我期望值比較滿意度和對帶教方法的滿意度見表2。
3.1 護理路徑帶教版在產科臨床教學中應用明顯提高護生的實習效果 臨床實習是護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護生獲得護理實踐能力的關鍵期。護生首次接觸到產科護理,對產科的一切都會感到陌生和不知從何做起,護理路徑帶教版體現產科專科特點,有利于護生盡快地掌握產科護理工作內容和方法,促進了護生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對接。護理路徑帶教版按時間順序從患者入院到出院對護生的護理實踐內容給予明確的規定,依據路徑帶教版,護生知曉從孕婦入院到產婦出院、手術分娩前后任一期間,應該重點觀察的項目、提供的護理措施及給予針對性的健康指導,相對實習大綱更細致可行。詳盡的產婦及新生兒的評估、觀察、護理及健康指導內容對護生需要具備的知識和技術給予明確要求,減少了護生對帶教老師的依賴,促進護生自愿儲備知識、掌握技能,促成護生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最佳的產科護理實踐能力,達到或超越護生對產科實習的自我期望目標。護理路徑帶教版方法教學引導護生進行專科評估和風險評估,識別產科高危因素,利于護生早期建立護理風險意識,還可以引導護生及時評價護理工作是否達到預期效果,對于計劃時間內不能完成的護理工作,需要分析變異的原因,開拓護生臨床思維能力,提高臨床護理實踐能力。

表1 兩組護生實習效果評價比較表

表2 兩組護生實習帶教滿意度評價比較表
3.2 提高護生對帶教方法的滿意度 將護理路徑帶教版引入到產科臨床護理教學中,盡可能地消除因帶教老師的素質差異造成的護理教學方法差異和教學內容遺漏等教學缺陷的發生。帶教老師的教學深度和廣度存在個體差異,個體的應變能力、溝通能力、探索創新能力,還有對知識的傳授能力不等,不管是哪方面的能力缺陷,勢必影響護生對臨床知識和技能的接收。護理工作繁忙,護理相關工作瑣碎,護理人力相對不足,帶教老師的精力有限,護理路徑帶教版的應用避免了帶教行為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不但減輕帶教老師的教學壓力,同時確保護生存在于優質規范的護理臨床教學氛圍中,提高了護生對帶教方法的滿意程度。
通過對照觀察發現,護理路徑帶教版方法在產科臨床教學中應用,可促進護生主動學習,規避教學缺陷,促進護生在有限的時間里獲得最佳的產科臨床實踐綜合能力,提高了護生對實習結果的自我滿意度和對帶教方法的滿意度。產科與其他科室相比較,病種、病情相對單一,變異相對較少,適合臨床護理路徑方法教學。
[1] 孔超萍,王蕓香.臨床護理路徑的應用及思考[J].當代醫學,2010,16(14):125-126.
[2] 何春艷.提高臨床帶教質量方法的探討[J].當代護士,2010(1):131.
[3] 申瑤,田利杰.教學雙向評價法在消毒供應中心帶教管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教育,2011,8(1):34-35.
[4] 鄭冬燕,陳菊,李麗.健康教育臨床路徑表在婦科臨床護理帶教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 雜志,2010,16(18):7-8.
[5] 程家娥,王虹.臨床路徑在乳腺科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21):117-118.
1672-7185(2014)08-0010-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8.006
2013-12-09)
G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