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軍
(遼寧省沈陽市胸科醫院門診部,110044)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的臨床診治分析
唐 軍
(遼寧省沈陽市胸科醫院門診部,110044)
目的 探討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特點及治療方法。方法 回顧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歷資料(觀察組),并與同期住院治療的40例單純肺結核患者(對照組)進行咯血、痰菌和合并空洞、肺部感染臨床表現以及治療效果的比較。結果 觀察組出現結核中毒癥狀、咯血、空洞形成、肺病灶超過兩肺野、結核菌陽性的比例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胸部X線檢查病灶吸收率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痰菌轉陰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多較重且復雜,將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是提高肺結核患者抗結核治療效果的關鍵。
肺結核;合并癥;糖尿病;臨床分析
糖尿病患者是結核病的易感者,而糖尿病是結核病的重要相關疾病之一,伴有糖尿病的肺結核患者,常表現為發病急、癥狀重、難控制[1]。由于糖尿病患者的脂肪、蛋白質及糖代謝紊亂,免疫力低下,易引起結核病惡化[2]。筆者回顧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病歷資料,并與同期住院治療的40例單純肺結核患者進行對比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42例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為觀察組,所有患者均經結核菌素試驗、影像學檢查、痰找抗酸桿菌及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后,符合肺結核診斷標準[3];并均符合糖尿病診斷及分型標準[4];其中男26例、女16例;年齡46~78歲,平均(59.3±5.2)歲;1型糖尿病6例、2型糖尿病36例;糖尿病先于結核發現者35例,同時發現者7例。隨機選擇同期住院治療的40例單純肺結核患者為對照組,其中男22例、女18例;年齡45~78歲,平均(60.1±4.0)歲。兩組均為初治患者。
1.2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采用2HRZE(S)/4HR四化聯合的化療方案[異煙肼(H),利福平(R),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均需控制飲食,輕度者(空腹血糖<8.4 mmol/L)以口服降糖藥物為主,中度(空腹血糖8.4~14 mmol/L)至重度糖尿病(空腹血糖>14 mmol/L)患者或結核病灶范圍大、結核中毒癥狀明顯、合并感染嚴重者,給予胰島素治療。
1.3 療效判定標準 痊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病灶完全吸收、空洞閉合、痰檢轉陰。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病灶大部分吸收、空洞未完全閉合、痰檢轉陰。無效: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病灶無明顯吸收、空洞無縮小、痰檢陽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兩個樣本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表現比較 見表1。觀察組出現結核中毒癥狀、咯血、空洞形成、肺病灶超過兩肺野、結核菌陽性的比例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2。觀察組總有效率、胸部X線檢查病灶吸收率、痰菌轉陰率均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肺結核與糖尿病常合并存在,互相影響。有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肺結核發病率是普通人群的4~8倍,而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下,肺結核的病情往往比較嚴重,傳染性強、病情復雜,且病死率較高,臨床治療效果不佳[5]。本研究顯示,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出現結核中毒癥狀、咯血、空洞形成、肺病灶超過兩肺野、結核菌陽性的比例均明顯高于普通肺結核患者,與有關報道一致[6]。可能因糖尿病患者的糖、蛋白質、脂肪代謝紊亂,可致機體營養不良、脫水,抵抗力下降和組織修復能力降低,高血糖、高血脂、高血黏度為結核菌生長、繁殖提供豐富的營養來源,使糖尿病患者更易于感染結核菌及并發肺結核。一般認為,兩病并發時的預后與是否做到了及時發現,并進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療密切相關。隨著糖尿病發病率的不斷上升,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必將進一步增加,給肺結核的防治帶來困難。在臨床工作中,肺結核患者應注意檢測血糖,如合并糖尿病應積極控制血糖,并早診斷、早治療[7]。若血糖控制較差,則抗結核藥物治療也無法達到理想的效果。其機制可能為抗結核藥物與降糖藥物發生作用,且能引起患者肝腎功能損傷,使糖脂代謝進一步紊亂,從而加重患者的病情[8]。因此,對于肺結核患者,在抗結核治療期間務必要加強對血糖的控制。
[1] 王宇明,施光峰,寧琴,等.感染病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527-528.
[2] 謝惠安,陽國太,林善梓,等.現代結核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0:421-430.
[3] 易靜,胡代玉,楊德香,等.德爾菲法在肺結核發病影響因素篩選中的作用[J].中國全科醫學,2012,15(5A):1492-1494.
[4] 王京,王晨霞,高燕.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體內血小板活化標志物表達的意義[J].昆明醫科大學學報,2012,33(9):118-121.
[5] 嚴碧涯,端木宏謹.結核病學[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935-955.
[6] 陶學芳.糖尿病合并肺結核35例臨床分析[J].重慶醫學,2007,36(5):466-468.
[7] 唐云峰,康永勝,李華強.腎結核患者尿液抗酸桿菌與自然殺傷T細胞的關系[J].現代泌尿外科雜志,2011,16(6):532-535.
[8] 楊程巍,曲延文,王樹霞.89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影像學分析[J].山東醫藥,2012,52(3):66-67.
1672-7185(2014)07-0039-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7.026
2013-12-31)
R52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