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建輝
(甘肅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2012級碩士研究生,甘肅 蘭州 720000)
加味犀角地黃湯治療兒童過敏性紫癜的臨床研究
衛建輝
(甘肅中醫學院中西醫結合學院2012級碩士研究生,甘肅 蘭州 720000)
目的 探討加味犀角地黃湯治療兒童過敏性紫癜的療效。方法 選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住院治療的過敏性紫癜患兒80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治療,治療組則在常規西醫治療基礎上聯合加味犀角地黃湯治療,14 d后觀察療效。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92.50%、對照組總有效率72.50%,兩組總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加味犀角地黃湯治療兒童過敏性紫癜臨床療效確切。
過敏性紫癜;兒童;治療;加味犀角地黃湯
過敏性紫癜又稱亨舒綜合征(Henoch Sch?nlein purpura,HSP),是一種常見的微血管變態反應性出血性疾病,其基本病理改變是全身彌漫性小血管炎癥,主要臨床表現有皮膚紫癜、關節痛、腹痛,分型以腹型最多見,其次是腎型,單純關節型最少[1,2]。目前,過敏性紫癜西醫治療主要以抗過敏、免疫抑制劑、激素為主,可有效緩解臨床癥狀,但其副作用較大。為提高過敏性紫癜的臨床療效,在臨床工作中,筆者使用加味犀角地黃湯治療兒童過敏性紫癜,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
院就診治療的HSP患兒80例,年齡3~12歲,平均(7.60±3.14)歲。所有患兒均符合胡亞美、江載芳主編的第7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中HSP診斷標準[1],且納入試驗的非腎炎型(NHSPN)患兒符合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腎臟病學組制定的診斷標準[2],排除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紫癜性腎炎。按隨機數字表分為治療組、對照組各40例。治療組,男27例、女13例;對照組,男29例、女11例。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病程上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HSP患兒均為急性期初發病例(<48 h),就診前均未使用抗組胺藥、鈣劑及腎上腺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采用常規西醫治療,包括西咪替丁、維生素C、氯雷他定,若有明確感染者,給予敏感抗生素治療。
1.2.2 治療組 在常規西醫治療基礎上聯合加味犀角地黃湯治療,基本方:水牛、生地、仙鶴草、白茅根、炒山藥各30 g,丹皮、赤芍、紫草、茜草各10 g,小薊炭、女貞子、旱蓮草各15 g。紫癜反復發作、尿血時輕時重、口干等陰虛血熱者,加炒黃柏、鹽知母;乏力倦怠者,加玄參、白芍、當歸;紫癜散在、斑色暗淡、心悸氣短、納呆等氣不攝血者,加太子參、茯神、炒白術;內火熾盛者,加黃芩、焦梔子;血尿者,加大薊、小薊、白茅根;便血者,加地榆炭、槐花;蛋白尿明顯者,加芡實、金櫻子。治療2周后觀察療效。
1.3 療效標準[3]①治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原發皮疹消失,且未再出現新的紫斑或紫塊。②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消失,皮疹消失≥70%。③進步:患者臨床癥狀明顯緩解,皮疹消失≥30%。④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改善不明顯,皮疹消退<30%。總有效率=治愈率+顯效率+進步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個樣本的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四格表χ2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療效比較 治療組治愈19例、顯效13例、進步5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92.50%;對照組治愈12例、顯效9例、進步8例、無效11例,總有效率72.50%。兩組總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75,P<0.05)。
2.2 兩組癥狀消失時間比較 見表1。治療組在皮疹、消化道、關節腫痛的平均消退時間上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臨床癥狀平均消失時間比較
2.3 不良反應 治療組患兒在服用加味犀角地黃湯治療過程中,未發現有惡心、嘔吐、發熱等癥狀,全部完成治療。
過敏性紫癜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血管炎之一,以非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關節痛、腹痛、胃腸道出血及腎炎為主要臨床表現,丁艷等[4]研究發現,HSP患兒急性期存在細胞及體液免疫功能紊亂,且與過敏性紫癜的發病相關。中醫學沒有過敏性紫癜這一病名,根據其臨床表現,歸屬于“斑疹 ”“ 肌衄”“尿 血 ”“ 溺血”“血 證 ”“ 水腫”“葡 萄 疫”等范疇,其為實熱邪毒侵擾機體,血熱淤阻血脈,熱毒熏灼、損傷脈絡,迫血妄行外滲肌膚而致,犀角地黃湯為其治療的基本方。
犀角地黃湯首載于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由犀角、丹皮、芍藥、地黃4味藥物組成,其治療大法如葉天士《外溫熱篇》所云“入血就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以清熱涼血為主,兼以散淤為法,被認為是溫病血分證之代表方,主要用于治療外感溫熱病癥。本研究顯示,過敏性紫癜急性期患兒經服加味犀角地黃湯后其癥狀和體征明顯減輕,并且發現患兒的精神、機體狀況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這與加味犀角地黃湯成分、功效密切相關。方中,水牛角清熱解毒、涼血消斑;生地黃、牡丹皮、赤芍,滋腎陰、清陰分伏熱、涼血活血;紫草、茜草、仙鶴草、白茅根、小薊炭,涼血止血、祛淤生新;女貞子、旱蓮草,滋陰益腎。諸藥合用,既扶正固本又祛邪治標,有助于蛋白尿的改善,還可以延緩腎功能的損害,達到了祛邪不傷正、止血不留淤的效果,使舊血除、新血生,邪去正復,陰平陽秘。現代藥理學研究證實,赤芍、牡丹皮等能活血化淤,具有增強血流量、改善微循環、調節免疫功能及對抗自由基損傷作用;紫草有抑制免疫反應、抗炎和解熱作用。上述藥物綜合應用能夠調節機體免疫,緩解腎小球血管痙攣,調節水電解質代謝,增加腎血流量和濾過率,改善患者體質狀態,減少肉眼血尿,預防反復發作,阻斷病程遷延發展,減輕或消除
蛋白尿,控制病情,改善預后。本研究結果顯示,加味犀角地黃湯治療過敏性紫癜,治療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治療組在皮疹、消化道、關節腫痛等臨床癥狀的消退時間上短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加味犀角地黃湯治療兒童過敏性紫癜療效確切。在臨床工作中,我們應對患者病情進行科學、客觀評估,積極發揮中醫藥在治療上的優勢,既可提高臨床療效,又可減輕患者負擔。
[1] 胡亞美,江載芳.諸福棠實用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688-690.
[2] 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腎臟病學組.兒童常見腎臟疾病診治循證指南(二):紫癜性腎炎的診治循證指南(試行)[J].中華兒科雜志,2009,47(12):911-913.
[3] 孟昭影,安國芝,周向昭,等.康體多注射液治療過敏性紫癜臨床觀察[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3,17(3):214-215.
[4] 丁艷,尹薇,何學蓮,等.兒童過敏性紫癜急性期免疫功能探討[J].中國免疫學雜志,2013,29(5):518-525.
1672-7185(2014)07-0056-03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7.036
2013-12-09)
R725.5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