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倩
(甘肅省慶陽市寧縣婦幼保健站,745200)
慶陽市寧縣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結果分析健康教育及預防的干預意義
王 倩
(甘肅省慶陽市寧縣婦幼保健站,745200)
目的 通過對寧縣兩個區組農村已婚婦女宮頸癌患病情況進行篩查,深入了解環境、經濟、文化信息因素的差異對宮頸癌篩查項目和宮頸癌相關知識認知度的影響,以及對宮頸癌篩查結果的影響,以對全縣已婚農村婦女提出健康教育和防治干預的措施。方法 以我縣2012年10月—2013年6月兩個區組5 164例農村已婚婦女為篩查對象,對篩查對象實施宮頸癌篩查項目和宮頸癌相關知識認知度問卷調查,并對篩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結果 城西區組婦女知道宮頸癌篩查項目的占35%,知道每年進行一次宮頸癌篩查的占28%,認為宮頸刮片重要的占30%,知道至少2項宮頸癌相關行為的占25%,知道宮頸癌早期癥狀的占30%;城東區組婦女知道宮頸癌篩查項目的占18.5%,知道每年進行一次宮頸癌篩查的占17.4%,認為宮頸刮片重要的占15.1%,知道至少2項宮頸癌相關行為的占13%,知道宮頸癌早期癥狀的占15.1%;兩組農村已婚婦女宮頸癌篩查相關知識認知度具有顯著性差異(P<0.01)。全部篩查對象中慢性宮頸炎患者3 206例,其中巴氏Ⅲ級416例;宮頸癌癌前病變52例、宮頸癌4例。兩組篩查結果顯示,城西區組農村婦女慢性宮頸炎、宮頸癌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發病率明顯低于城東區組。結論 同一地域的經濟水平和居民文化層次與婦女防病保健意識成正比,健康教育干預措施能明顯降低宮頸癌癌前病變及子宮頸鱗狀細胞癌的發生。
宮頸癌篩查;農村;慶陽市寧縣;預防;健康教育;干預
近年來,農村地區婦女宮頸癌患病率呈現逐漸升高趨勢,為了解慶陽市寧縣農村婦女宮頸癌的患病情況,我婦幼保健站于2012年10月—2013年6月對寧縣兩鄉區35~64歲婦女進行宮頸癌患病情況篩查。現將篩查結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2年10月—2013年6月我縣兩鄉區35~64歲5 164例自愿參加免費宮頸癌普查的農村已婚婦女為篩查對象,其中城西區組2 591例,該區交通便利、經濟較發達、文化信息暢通;城東區組2 573例,該區交通不便利、經濟條件較落后、文化信息閉塞。兩組篩查對象均符合以下條件:①性生活史>3年;②既往無宮頸癌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細胞組織學依據;③孕產次≥2次;④2年內未行宮頸癌篩查;⑤無吸煙或長期口服避孕藥史;⑥無多個性伴侶。兩組篩查對象在年齡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問卷式調查 問卷調查的內容包括文化程度、職業、宮頸癌篩查項目相關知識認知度、宮頸癌防治知識知曉率等,包括是否知道宮頸癌篩查、宮頸癌篩查的頻率、宮頸刮片是否重要、與宮頸癌有關的行為、宮頸癌早期癥狀等。篩查對象以選擇題形式答卷后,由我站婦科醫生統計整理數據。
2.2 診斷依據 依照衛生部頒發的《農村婦女宮頸癌檢查項目技術方案》由經專業技術培訓的婦科醫生進行常規陰道分泌物取樣檢查、盆腔雙合診檢查;三階段診斷程序(細胞學、陰道鏡、組織病理學)檢查方法,即采用巴氏染色宮頸細胞學檢查及TBS描述報告方法,宮頸細胞學檢查異常者進一步行陰道鏡檢查,并在陰道鏡下取活檢行病理組織學檢查;另外,臨床檢查可疑者,即使細胞學檢查正常也要行陰道鏡檢查,對陰道鏡圖像異常者取活檢行病理組織學檢查,根據高等醫學院校教材《婦產科學》第7版的診斷標準[1]進行診斷,檢查結果詳實記錄在宮頸癌篩查個案登記表中。
3.1 宮頸癌篩查項目和宮頸癌防治相關知識認知度問卷調查結果 見表1。由表可知,兩組農村已婚婦女宮頸癌認知度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

表1 兩組宮頸癌篩查相關知識認知度調查結果比較 (例)
3.2 兩組農村已婚婦女宮頸癌篩查結果 城西區組宮頸上皮內瘤變15例(患病率0.29%),其中宮頸癌癌前病變(CIN)Ⅰ級7例(患病率0.13%)、CINⅡ級5例(患病率0.09%)、CINⅢ級3例(患病率0.07%);城東區組宮頸上皮內瘤變37例(患病率0.72%),CINⅠ級16例(患病率0.31%)、CINⅡ級13例(患病率0.25%)、CINⅢ級8例(患病率0.16%);宮頸鱗狀細胞癌城西區組1例、城東區組3例。篩查結果顯示,交通便利、經濟較發達、文化信息暢通的城西區組婦女慢性宮頸炎、宮頸癌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患病率明顯低于經濟落后、文化信息閉塞的城東區組。
宮頸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病因已經明確,即高危型人乳頭瘤病毒(HPV)的持續感染,也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確而且可以預防的癌癥之一,病死率僅次于乳腺癌,位居第2。本病好發于35~39歲、60~64歲兩個年齡段的已婚婦女。宮頸癌不僅嚴重危害婦女身心健康,還會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據國際癌癥研究中心統計報道,全球宮頸癌5年患病例數為155.8萬,其中>75%在發展中國家,全球每年有20余萬婦女死于宮頸癌。我國每年宮頸癌新病例數為13.15萬,占全球總數的1/3,每年死于宮頸癌的婦女約2~3萬[2]。從宮頸癌癌前病變(CIN)發展到宮頸癌,一般需10~20年,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采取各種有效途徑進行預防干預以阻止癌變的發生,做到惡性腫瘤的三早防御(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對于降低本病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對廣大婦女實施大范圍、高效率的宮頸癌篩查是阻止宮頸癌發生發展的唯一方法,是預防宮頸癌和控制宮頸癌發生發展的主要手段。各國實踐證明,發達國家宮頸癌癌前病變檢出率為40%~50%,而發展中國家檢出率為5%[3]。由此表明,對廣大農村婦女進行宮頸癌篩查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將篩查和預防干預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使宮頸癌發病率和病死率明顯降低。農村婦女,尤其是地處邊遠山區、經濟落后地區,文化信息閉塞的婦女,文化素質低,受封建傳統思想影響,即使得了婦科病也羞于開口,不愿就醫,防病治病的依從性差;加之交通不便,經濟收入微薄,大部分患病婦女得不到及時診治。這些婦女,生殖保健知識欠缺,宮頸癌防治及篩查知識匱乏,早婚,初次性生活年齡過早,孕產次多,不注意個人衛生,對自身健康保健意識淡薄,加之農村醫療衛生條件落后,導致宮頸疾病患病率和宮頸癌患病率呈增高趨勢。近年,我國已將宮頸癌篩查列入公共衛生項目,但由于局限性,尚未普及定期宮頸癌篩查制度,期待國家衛生行政部門健全、完善弱勢群體健康保健管理服務體系,使宮頸癌篩查項目普及為我國各市縣的常規檢查,針對貧困地區農村制定相應的扶貧救濟政策,成立“獻愛心惠農——宮頸癌防治基金會”,切實讓廣大農村婦女能夠得到宮頸癌篩查及宮頸疾病的治療,防治結合,確保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
本研究顯示,經濟水平、文化層次與婦女防病保健意識成正比。城西區組農村婦女受多種宣傳形式健康教育強化及其他防病保健信息的影響,有較強的防病意識和就醫能力,該區組農村婦女慢性宮頸炎、宮頸癌癌前病變及宮頸癌的發病率明顯低于城東區組。因此,積極開展健康教育,提高偏遠鄉村農村婦女對宮頸癌防治的認知度(知曉率),提高其參與宮頸癌篩查的意識,是防治宮頸癌的關鍵。通過宣傳教育手段宣傳宮頸癌相關知識、宮頸癌防護措施、預防HPV感染、消除HPV感染,并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是預防宮頸癌的重要途徑,同時提高婦女的文化素質,提高其定期參加普查的意識,從而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3]。對廣大農村婦女普及宮頸癌健康教育宣傳是迫切而嚴肅的工作,應根據農村婦女發病特點,制定適宜的教育宣傳計劃,除宮頸癌相關知識外,還應開展生殖健康保健知識講座;文化程度低的區域宣傳途徑除宣傳手冊、掛圖、宮頸癌防治知識講座外,應配以通俗易懂的錄像、碟片等媒體工具加以宣傳教育,開展切實可行的健康教育方法和途徑,對于邊遠地區的農村更應加大普及力度,做好健康教育宣傳工作,增強當地婦女的保健和防病意識,有效促進農村婦女自覺參加宮頸癌篩查意識,擴大農村婦女宮頸癌篩查范圍,以降低農村婦女宮頸癌發病率。
[1] 樂杰.婦產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395-396.
[2] 卞美璐,陳慶云.子宮頸疾病診療常規與禁忌[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8:34.
[3] 夏米西努爾?阿不力米提,古扎努爾?阿不都許庫爾,古扎麗努爾?阿不力孜,等.維吾爾族婦女對宮頸癌及HPV感染的認知程度調查[J].新疆醫科大學學報,2009,32(5):522-525.
1672-7185(2014)07-0030-03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7.020
2013-12-30)
R73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