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清華
(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人民醫院兒科,564100)
抗病毒藥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的療效和安全性分析
康清華
(貴州省遵義市湄潭縣人民醫院兒科,564100)
目的 分析抗病毒藥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方法 從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兒中隨機選擇8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所有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患兒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患兒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利巴韋林治療。結果 觀察組在退熱時間、皰疹消退時間、口腔潰瘍愈合時間和平均留院觀察時間方面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在治療期間均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對照組有1例患兒出現輕微的惡心和出汗,經及時處理未造成嚴重后果。結論 抗病毒藥治療小兒手足口病,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且療效較好。
手足口病;小兒;治療;抗病毒藥;利巴韋林
手足口病作為一種傳染病,發病人群主要為兒童,患兒的手掌和口腔黏膜等處會出現水皰,目前尚無治療手足口病的特效藥[1]。從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兒中隨機選擇80例進行研究,分析抗病毒藥治療小兒手足口病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0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兒中隨機選擇80例進行研究,其中男50例、女30例;年齡6個月~6歲,平均(3.2±0.7)歲;病程1~3 d,平均(1.5±0.5)d。80例患兒均經過臨床診斷,確診為手足口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常規治療,患兒于每日飯后服用維生素B、C及消炎藥、抗病毒藥,3次/d。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加用利巴韋林。具體方法為,將利巴韋林注射液7.5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中靜脈滴注,1次/12 h,7 d為1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并記錄具體的退熱時間和皰疹消退時間,以及口腔潰瘍愈合時間和平均留院觀察時間,并統計最終的治療效果。
1.4 療效判定 ①治愈:患兒體溫恢復至正常水平,皰疹消退,口腔潰瘍愈合良好。②好轉:患兒體溫恢復至正常水平,皰疹減少,口腔潰瘍部分出現愈合。③無效:患兒體溫高于正常水平,皰疹和口腔潰瘍無好轉。總有效率=治愈率+好轉率。
1.5 統計學方法 對本研究中統計得到的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 15.0統計軟件進行統一的錄入和分析。計量資料以(x ± 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不良反應 兩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但對照組有1例患兒出現輕微的惡心和頭痛,經及時處理未造成嚴重后果。
2.2 相關觀察指標 見表1。由表1可知,觀察組在退熱時間和皰疹消退時間,以及口腔潰瘍愈合時間和平均留院觀察時間方面均顯著短于對照組,差
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兒的相關觀察指標分析 (x ± s,d)
2.3 療效 觀察組治愈31例(77.5%)、好轉7例(17.5%)、無效2例(5.0%),總有效率95.0%;對照組治愈13例(32.5%)、好轉11例(27.5%)、無效16例(40.0%),總有效率60.0%;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病毒感染導致的自限性疾病,主要由胃腸道病毒感染引起,且發病速度快,并伴隨高傳染性,若治療不及時,很可能引發各種炎癥,甚至死亡。目前,臨床尚無治療手足口病的特效藥,大多行抗病毒治療。利巴韋林是一種廣譜抗病毒藥物,在進入被病毒感染的細胞之后,能夠快速磷酸化,并有效地抑制病毒RNA多聚酶和mRNA尿苷轉移酶,最大程度減少細胞內的三磷酸鳥苷含量[2]。并且,利巴韋林還可以有效地減少病毒RNA和蛋白質的合成,抑制病毒的復制和傳播,達到抗病毒的目的。有研究表明,利巴韋林治療手足口病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各種呼吸道癥狀。但一些患者可能會出現頭痛、惡心等不良反應。所以,利巴韋林治療手足口病時要避免長期大量使用,療程要控制在7 d左右。
本研究顯示,治療期間,所有患兒均未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但使用利巴韋林進行治療的觀察組在退熱時間和皰疹消退時間,以及口腔潰瘍愈合時間和平均留院觀察時間方面均顯著短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綜上,抗病毒藥治療小兒手足口病,可以有效減輕局部口腔潰瘍,減少病痛,縮短愈合時間,且無明顯毒副作用,安全性較高,療效滿意。
[1] 余明.小兒手足口病門診治療效果分析[J].吉林大學學報(醫學版),2012,38(2):371-372.
[2] 劉清泉,張偉,康錦偉,等.金蓮清熱泡騰片配合抗病毒藥物治療小兒手足口病輕癥的臨床觀察[J].北京中醫藥,2009,28(3):221-222.
1672-7185(2014)07-0052-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07.033
2013-11-27)
R725.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