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波
(遼東學院形象健康管理學院,遼寧 丹東 118000)
以美容行業崗位要求為導向的技能考核評價與實踐
劉波
(遼東學院形象健康管理學院,遼寧 丹東 118000)
為提高醫療美容技術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以美容行業崗位要求為導向,建立實踐技能考核評價體系并進行實踐[1],通過對考核結果進行分析,找出教學工作中的薄弱環節,以便今后改進。以美容行業崗位要求為導向進行技能考核,能全面反映教學情況,調動師生積極性、主動性,進一步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崗位適應能力大大增強。
美容行業;崗位要求;技能考核
醫療美容技術專業是一個新興的高職醫學技術類專業,是實踐性強,對操作技術與技巧要求較高的專業[2]。因此,以美容行業崗位要求為導向,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和學生實際操作技能培訓是醫療美容技術專業教學的重點。如何考核與評價本專業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水平,實現人才培養目標,建立一套比較規范和切實可行的實踐技能考核評價方法,是我們不斷探索和改革的重點。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醫療美容技術專業2011級134名學生作為試驗組,同時選取2010級128名學生作為對照組。試驗組與對照組學生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顯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試驗組與對照組一般情況比較
1.2 研究方法
1.2.1 調研 深入與本專業聯系較為密切的美容行業協會、大型美容機構、醫院和學校等單位進行實地考察及調研,采取問卷調查、個別面談、電話訪談、座談、參觀學習、文獻檢索等形式,了解目前美容行業崗位設置及人才需求情況[3]。對崗位必需的實踐技能進行分析,同時向我院2011級學生頂崗實習的單位了解學生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對實踐技能方面的不足加以匯總,為下一步實踐教學環節及考核方法、內容及體系的改革提供參考依據。
1.2.2 考核方法及內容改革 醫療美容技術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從事美容治療、咨詢、紋刺美容、美容培訓及經營管理等工作。對應崗位(群)包括醫療美容技師、醫學美容咨詢師、美容顧問及美容導師/講師等[4]。以美容行業崗位所需能力為導向,注重過程性考核(課內實踐考核、崗位實踐考核、專業社會實踐考核及國家職業技能鑒定考核),將考核貫穿教學的始終,實驗(訓)課考核成績的比例占總成績的50%~80%;校內頂崗實習和職業資格考試強化訓練結束后進行崗位實踐考核,合格后方可進入企業實習;利用假期帶領學生開展專業社會實踐活動,對活動后的調研報告進行考核并記入總成績。通過課程的過程性考核提高學生崗位適應能力。充分利用學院實訓基地現有條件,對擬改革的課程從職業素質、職業能力和技能操作3方面制定考核評分標準(包括儀容儀表、交流溝通能力、具體操作等)。同時建立考核小組,對小組成員教師進行培訓,并聘請行業專家作評委。對考核結果進行綜合評價,包括學生評價、教師評價、行業專家評價,通過實踐判斷評價考核體系的客觀性和有效性,以便發現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改進和完善,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1.3 實施步驟
1.3.1 師資培訓(1)我院是遼寧省醫療美容職業教育聯盟及國際美容醫學職教聯合體成員,教師可通過網絡,學習美容行業新知識和新技能;(2)選派優秀教師到美容行業進行技能培訓。
1.3.2 建立實踐考核評價體系 針對我院醫療美容技術專業制定實踐考核管理制度;以美容崗位需求為導向,參照美容師職業資格考試大綱,確定崗前培訓考核內容;制定實踐技能考核評分標準;設計學生評價、教師評價、行業專家評價表。以座談、問卷調查、實踐技能考核等形式初步評價項目在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考核結果進行綜合分析,總結經驗,為進一步改進和完善實踐考核評價體系提供依據。
1.4 統計學分析
利用SPSS 16.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2.1 試驗組與對照組考核結果比較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考核結果比較(±s,分)

表2 實驗組與對照組考核結果比較(±s,分)
組別試驗組對照組t值P人數 課內實踐考核 專業社會實踐考核 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成績87.5±3.2 80.6±3.0 18.01<0.01 134 128崗位實踐考核92.6±4.2 87.5±3.2 11.08<0.01 88.7±3.6 82.2±4.2 13.42<0.01 93.2±3.8 90.4±2.8 6.81<0.01
試驗組與對照組課內實踐考核、崗位實踐考核、專業社會實踐考核及國家職業技能鑒定成績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性(P<0.01,見表2)。
2.2 項目實施過程中的評價
學生評價、教師評價、行業專家評價滿意率均在95%以上。
3.1 加強了實踐教學環節
在實踐課程體系的職業技術與技能模塊中增加美容新技術、美容顧問、美容導師、中醫推拿技術、中醫養生等與美容行業相關的課程,同時原課程體系中的美容美體技術、醫學美容技術、美容咨詢與溝通、護理技術等課程從以理論授課為主改為以實踐教學為主,其余課程的實踐學時比例相應增加,如醫學美容技術、美容心理學、美容營養學等。而實踐教學環節則增加預就業崗位培訓、校內美容院頂崗實習,職業資格考試技能綜合實訓課由原來的48學時增加到100學時。
3.2 建立了有效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
3.2.1 制定實踐教學考核標準 根據專業特點制定相關課程的實驗(實訓)指導、學生實驗(實訓)技能考核標準等一系列教學文件;成立聽(評)課領導小組,對實踐教學情況全程監控,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不斷改進和完善。
3.2.2 建立合理的實踐教學考核評價體系 對理論與實踐兼顧的課程,提高實踐能力考查在考核評價體系中的比重(實驗成績占總成績的30%以上)。加強實踐教學環節中預就業崗位培訓、校內美容院頂崗實習等的教學管理,制定行業專家、教師、學生評價標準,定期考核教師授課情況及學生學習情況,要求學生在美容院頂崗實習及利用暑期去相關企業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后,寫見習報告或社會實踐報告,從而考查學生將理論知識轉化與拓展、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以及適應社會、服務社會能力[5]。實際操作考核成績能夠反映學生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及動手能力,因此,對學生實踐能力的考核應貫穿實踐(訓)教學的全過程,同時在實習前組織學生參加職業資格考試。
3.3 學生的崗位適應能力大大提升
2011級實習生的反饋結果顯示,學生到不同美容企業實習和工作,得到企業的普遍認可,學生的服務理念及相關知識技能與美容行業快速接軌,其專業知識,團隊協作、心理承受、人際溝通、崗位適應等能力較企業中通過其他途徑就業的員工強。
另外,實習生對帶教教師的評價和同行評價結果顯示,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有很大提高,綜合評分均達到了優良。通過兩年多的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后仍要為培養美容行業需要的實用型人才繼續努力。
[1]張津平,楊曄,劉妮娜,等.以職業能力素質為本的醫療美容技術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美容醫學,2009,9(9):1351-1352.
[2]周鴻波,趙麗,侯慧茹.醫療美容技術專業實踐課程體系改革思路探討[J].中國美容醫學,2011,6(4):1132-1133.
[3]王彩霞,王麗新.三年制高職醫療美容技術專業課程考核的改革與實踐[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5):45-46.
[4]楊曄,章益,陳冬筍.高職醫療美容技術專業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1,29(3):9-10.
[5]王秀蘭,周典.關于高等職業教育醫療美容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J].中醫美容,2010,9(2):180-182.
G424.74
B
1671-1246(2014)19-00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