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小靜
(南京財經學校,江蘇 南京 210029)
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財經類職業中專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培養的策略研究
袁小靜
(南京財經學校,江蘇 南京 210029)
職業教育教學擔負文化基礎和專業技術的雙重教學任務,財經類職業中專語文作為學生必修的基礎課,不僅具有獨特的學科性質,而且蘊涵深厚的人文精神和文化底蘊。長期以來,傳統教學方式方法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學生興趣的培養,教學策略單一,造成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厭學,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學質量難以提高。在這種背景下探討財經類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策略,有著較特殊的現實意義,它不僅關系到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涉及專業知識能否更全面掌握。本文通過對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等方面進行了研究與嘗試,希望能以這些策略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培養學生適應職業崗位需要的基本素質和基礎能力,為后續專業課的學習和今后職業能力的發展打下基礎。
財經類職業中專 語文教學 興趣培養 培養策略
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時代,社會經濟迅猛發展,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各行各業都面臨新的機遇與挑戰。
如會計人員的地位和管理作用日漸突出,財會人員素質有待提高,尤其是缺乏高級財務管理人員,相對制約了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影響了財務管理改革與創新。調查顯示,新時期財會人員應具備以下素質與能力。

新時期財會人員應具備的素質與能力分析
以財經類畢業生就業最多的職位銀行柜員為例,隨著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化和國際上先進的經營方式與管理理念的不斷引入,我國商業銀行的服務功能在不斷拓展。我國加入WTO后五年過渡期的結束,外資銀行已開始全面進入人民幣業務領域,我國商業銀行面臨更大的挑戰,國內外同業競爭將更趨激烈。銀行服務越來越成為同業競爭的重要手段和有力武器,服務功能和內涵的拓展,對商業銀行從業人員的職業素質要求越來越高。柜員,作為商業銀行窗口部門的前臺工作人員,其職業素質和業務能力狀況將影響商業銀行正常業務的開展,關系到商業銀行的社會聲譽和同業競爭力。柜員不僅要具備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業務操作技能,而且要有優良的職業道德、職業操守素養和高超的服務技巧、營銷能力。調查數據表明,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柜面人員的服務能力、服務意識、服務態度等職業綜合素質尚需進一步提高。在服務過程中,言詞表達不夠親切、明確,不能向客戶傳達全面的信息,不會適身處地地為客戶著想。到有疑問時,解答不完整,甚至露出不耐煩的情緒,往往使客戶產生誤會和距離感,感到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不少柜員不懂得對不同客戶(如老年人與年輕人)運用不同的言辭、方式提供針對性的服務,不善于以友好的情愫、言語,以及熱情積極的態度傳達對客戶的尊重和關切,與客戶的溝通交流缺乏人性化、個性化特色。
任何職業的職業角色一方面在具有自身職業特點所表現出的相對穩定性的同時,另一方面必將隨著職業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社會對就業者提出新的要求,也就意味著作為培養就業者的職業學校面臨新的挑戰。
通過分析,我們不難發現,上面所涉及的素質與能力的培養離開語文學科只能是紙上談兵,語文學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新的挑戰就在眼前,而學生還處于沖著專業、沖著高就業率的學習狀態,普遍輕基礎重專業,對語文學習積極性不高。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培養學生適應職業崗位需要的基本素質和基礎能力,為后續專業課的學習和今后職業能力的發展打下基礎呢?我從豐富教學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等方面做了研究與嘗試。
如今,人們從提高國民人文素質的高度重新認識語文教育。語文教學過程是師生情感交流和精神對話的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挖掘作品的思想意義和道德意義,充分利用作品的情境和人物的感情感染學生,促使他們思考生活、思考責任和義務,引領學生的人生價值取向。語文教學中人文教育的作用雖然是隱性的,但其影響對學生一生的職業生涯來說卻是深刻而持久的。
教育出自心靈,造就心靈。巴金說:“我們有一個豐富的文學寶庫,那就是多少作家留下的杰作。他們教育我們,鼓勵我們,要我們變得更好、更純潔、更善良,對別人更有用,文學的目的就是要人變得更好。”語文作為一種“最重要的文化載體”,是一個從業者基本素質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繼續教育和終身教育的保障。祖國的語言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文化積淀,教材中一些文質兼美的文章,一些典范的人物形象,大量的為人處世道理的精彩論述,以及許多嚴謹縝密、平白翔實的說明范例,讓學生不僅受到真、善、美的教育,感受到文章字里行間所洋溢的或優美或崇高或悲壯的美感,而且經過老師的講解、啟發、引導,尤其是結合專業的特點,將職業道德教育滲透到教學中,其潛移默化的作用是其他學科所難以企及的。
在教學中,根據現代中職學生的特點,還結合教材如“敬業與樂業”等文章,以及《中等職業教育》、《讀者》、《青年文摘》等刊物,選取一些短小精悍、蘊涵豐富哲理的美文、故事、傳記等對中職學生進行艱苦創業教育、刻苦成才教育、艱苦奮斗教育、正確的擇業觀教育,教會學生思考、做人、求知、學習、生活和審美。
職業學校的培訓目標是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大批高素質勞動者和中高級技術工人,他們應該有技術、能吃苦、勤學肯干、有鉆研精神;結合中職學生的就業、學習需要及認知和情感,適當選擇一些對社會分析、對職業思考的精彩文章,尤其是選擇了一些針對學生專業的難度適宜、內容新鮮、信息及時、可讀性較強有關材料或報道,增加學生的知識容量。在內容上力求做到典范性、時代性、實用性、趣味性的統一。
如中國的能工巧匠,從古到今,舉不勝舉,選擇一兩篇反映工人先進事跡的文章,他們的業績功勞和工作精神對職校學生的影響是巨大的。針對財經類的學生,我們特別選擇了關于財經類的一系列文章,如引導學生關注熱播的電視連續劇“喬家大院”就是反映銀行業前身“票號”的作品。
職業學校秉承“以就業為導向,以能力為本位,以服務為宗旨”的辦學理念,應把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與就業能力放在首位。語文作為基礎課程,如何發揮“為就業”的導向作用呢?在教學中應考慮專業特點,注重實用性。只有注重實際,才能激發學生語文學習興趣,才能使學生學到一定的知識,真正感到學有所用。
1.聽說訓練。
我在教學中十分注重口語訓練,或穿插在授課內容中,或安排在課前10分鐘。此外,根據單元整體教學體例安排,在每單元之后安排一次聽說訓練。這些聽說訓練內容都和單元要求和財經類的專業特點結合。比如,說明文單元的聽說訓練可以安排這樣的內容:(1)有條理地介紹一種基金;(2)介紹一項銀行業務。記敘文單元的聽說訓練課,讓每個學生事先準備一則反映財會人員誠信的小故事,在課堂上以講故事的形式講述。這些訓練內容針對性比較強,和專業結合密切,學生都能踴躍參加。這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更有利于提高其思想境界。
2.寫作訓練。
教師在教會學生各類文體的寫作要領和技巧之后,緊扣專業實際設計訓練內容讓學生進行訓練,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在記敘文單元寫作達標教學中,指導學生就以往在銀行辦業務過程中耳聞目睹的某一件小故事確立中心寫成文章,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敏銳洞察力,而且可以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通過故事的敘述自我教育,提高思想境界,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文藝性說明文寫作課上,讓學生運用寫作文藝性說明文的方法把某種基金或某項銀行業務用生動活潑的形式向讀者娓娓道來。這不僅培養了學生有序說明的能力,而且使學生復習了所學相關專業課內容,更牢固地掌握了專業知識。在財經應用文寫作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假如你是銀行的職員,在工作中碰到問題,需要寫一則應用文,讓學生訓練。這些訓練內容和專業聯系密切,學生認為學了有用,興趣提高了,思想上重視了,改變了以往被動寫作文的局面。
3.緊扣專業特點,指導學生開展語文第二課堂活動。
在課堂上講授了“商品說明書”相關知識后,指導學生組織一場“手抄報設計大賽”,要求學生每人在財經領域中自定主題、自選內容、自行設計版面出一份手抄報,然后指導班干部制定評判標準,進行評獎。此外,我還經常指導學生組織“誠信格言”征集展示和“我心目中的銀行職員形象”演講比賽等活動。這些活動對于豐富學生課余文化生活、促進語文能力的提高起到顯著作用,更為學生以后適應工作單位文化建設的需求奠定基礎。
在教學實際中,為順應社會發展對職業學校的要求,我增加了普通話訓練、生活口才訓練、財經應用文三大板塊。
為什么選擇這三大板塊呢?我認為語文這門學科,能夠使學生走向社會以后,能說,會說,能夠與人實現無障礙溝通,勝任自己的工作,應對自己的生活,恰如其分地展示自己。我們所選擇的內容能夠滿足學生的這些需求。
選擇普通話作為語文學習內容,一個原因是我校絕大多數中專學生在畢業以后大多是在窗口行業工作,必將與他人用普通話交流,社會對他們的普通話要求比較重視。如果學生在學校期間就能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那么對于學生迅速融入社會,無疑將產生積極的影響。
對于中專學生,培養良好的生活口才也是必需。經過兩三年的職業學校學習生活,中專學生將踏入社會,接受社會檢驗,說現實一點就是要找工作。現在的用人單位當然更愿意選擇既有工作能力,又有生活能力,能夠正確表達自己想法的技術人才。我在教學中結合學生的需要,分為剛入學時進行自我介紹及會話訓練、學期中為配合學生干部競選而學習的演講、學期末的就業面試口才訓練三部分。學習的目標為膽小的同學能夠站上講臺進行自我介紹、膽大的同學敢于在全校的學生干部競聘會上發言、所有的學生在兩年學習后都能夠自信地站在招聘企業代表面前。
應用文學習更必要,因為它本身就是一種交際工具,一種生活手段,任何一個生活于現代社會中的人或多或少都會使用它。作為中專生,如果不會寫作便條,不會看通知,不知道合同的作用與意義,就不能被稱為合格的現代人。對財經類學生而言,財經應用文的學習更有針對性。如在教授廣告時,考慮到學生在三年級面臨就業,如何向用人單位推薦自己,彰顯個性,是學生都想嘗試解決的問題。我在教會學生設計廣告的同時,特地布置學生制作自我介紹的廣告幻燈片。結合自己的實際,因為是為自己將來要進行的求職做準備,學生表現出較濃厚的興趣,制作出很多想象力豐富、很有創意的個性廣告。
究竟采取什么樣的對策可以使職業中專語文教學走出困境,實現其應有的價值,給予學生一張通向社會的“語文通行證”,是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學習語文不是學一套知識,而是學一套技能。學習語文應該以能力為本,注重訓練,尤其是職教語文更應如此。只有適應社會發展和學生的自身發展需要,在語文課程的目標、內容、教學與評價的方式等方面實行系統的改革,才可能滿足學生對于語文課程的多樣化需求;只有把職業中專的語文學習與學生的專業學習結合起來,做到有的放矢,不是“為語文而學語文”,而是有的放矢,不局限于課堂、專業、學校,帶領學生走進社會生活,從日常行為中學語文、從與人交流中學語文、從工作實踐中學語文……只有這樣創造性地學習語文,才能讓學生意識到:語文學習不是枯燥無味而又沒用的東西,而是與自己的生活、學習、就業息息相關的重要課程,從而提高學習信心與興趣。
[1]沈德立,高玉祥.興趣與成才.新蕾出版社,1990.6.
[2]邵瑞珍.教育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6.
[3]葉瀾.讓課堂煥發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9.
[4]劉顯國著.激發學習興趣藝術.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
[5]陳斌,何世英.試論當代語文教育的現狀及其對策.中學語文教與學,2001.5.
[6]任萍.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的特點和觀念.衛生職業教育,2006.
[7]周春梅.新時期財會人員素質與能力.集團經濟研究雜志.
[8]孫月娟.對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現狀的分析和思考.中等職業教育,2006(16).
[9]呂創輝.緊扣專業實際,強化語文教學.衛生職業教育,2006(21).
[10]鄭紅.讓中等職業學校的語文教學亮出自己的特色來.中國教育教學雜志(高等教育),2006,第12卷(總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