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娟
摘 要:會計基礎工作是會計工作的基礎性環節,是確保會計信息質量和保證會計監督職能發揮的首要保障,加強對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實現基礎工作的制度化、標準化,對于小企業會計工作秩序的建立,促進小企業健康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嘗試對會計基礎工作在中國小企業中實施的現狀進行研究,分析存在的問題,并初步探討改進和完善的措施。
關鍵詞:小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對策
中圖分類號:F23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4)04-0170-02
一、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對于小企業會計工作的意義
所謂會計基礎工作是為實現會計核算和監督職能而需要首先建立起的各種基礎性工作的統稱,它是會計工作的基礎性環節,也是各單位和會計人員開展會計工作的最基本要求和標準。加強對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實現基礎工作的制度化、標準化,對于小企業會計工作秩序的建立,對于小企業自身的健康發展,以及強化小企業的財務控制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會計行業的不斷進步,中國會計工作在理論和實務上已經有了很多值得驕傲的發展,特別是小企業會計準則的頒布,更顯示著中國會計核算與國際制度的接軌日益明顯,但就目前來看,要真正實現這種接軌還有很長的一段道路,其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會計基礎工作的缺失,基礎工作中的各種弊端和漏洞,嚴重制約了小企業會計準則在實踐中的實施和推廣。為此,強化會計基礎工作建設已經刻不容緩,本文嘗試分析目前小企業會計基礎工作存在的問題和原因,并尋找完善的具體辦法。
二、目前小企業會計基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機構開設與人員配備方面存在的問題。設置完善的會計機構、配備適合的會計人員是會計工作開展的基礎,機構和人員的配置是否合理在會計基礎工作實施中起到關鍵作用。目前小企業在會計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方面比較隨意,違反規定任用會計人員的情況屢有發生,主要表現在:(1)會計人員無會計從業資格證書上崗,缺乏必要的執業能力。受制于發展前景和薪酬待遇等問題,小企業較難吸引到優秀的專業會計人員,加之會計崗位對資金把控的特殊性導致任用人員往往靠熟人推薦,或者干脆聘用企業出資者的親屬,對于其知識、能力方面的要求幾乎不予關注。人員素質普遍較低。(2)崗位設置不符合要求,內控漏洞頻發。基于會計工作的特殊性,為了保證企業資金資產的安全,真正實現會計工作對企業的控制作用,在進行崗位設置時《會計基礎工作規范》中對內部牽制、崗位回避、定期輪崗等都提出了要求。而小企業在進行崗位開設時幾乎沒有按照要求加以設計,會計、出納一人擔任,崗位職責不明的現象并不鮮見。
2.核算工作方面存在的問題。(1)會計科目設置不規范。科目是進行會計核算的前提,根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要求,企業需在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的規范下,進行科目的選擇和使用。而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企業使用科目不合規的情況很多。比如針對現金和銀行存款的核算,只開設日記賬而無總賬的記錄,導致總賬與日記賬之間的監控核對功能失效。再比如,有的科目填寫不嚴格按照統一的科目編碼,還存在不準確的科目編碼;還有甚者,總賬科目名稱不按照準則要求開設,用“未分配利潤”來代替“利潤分配”科目。科目使用的混亂,導致企業核算結果失真,也嚴重影響了核算結果的橫向可比性。(2)會計憑證填列不規范。憑證是會計核算的首要載體,包括原始憑證和記賬憑證,目前,在憑證使用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原始憑證環節上:一是原始憑證基本要素填寫不齊全。入賬的票據,缺少日期、缺少單位名稱,更有甚者,大小寫金額不一致也作為了入賬的依據。還有的費用報銷單據中,缺少相關人員審核蓋章,但也予以報銷并入賬;二是原始憑證本身不齊全,無法對業務全面完整反映。如購買辦公用品,沒有清單和驗收證明。銷售貨物沒有出庫記錄。支付款項,也沒有收款單位和收款人的收據。三是以原始憑證復印件代替原始憑證分割單入賬。(3)會計賬簿登記不規范。關于會計賬簿方面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一是私設多套會計賬簿。根據《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第36條的規定:“各單位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會計制度建立會計賬冊,進行會計核算,及時提供合法、真實、準確、完整的會計信息。”而在很多小企業中依然存在設置多套賬簿,私設小金庫等情況;二是賬簿啟用和賬簿交接登記缺失。賬簿扉頁部分的啟用表在啟用賬簿和交接時需要進行填寫,完整的填寫便于進行責任的劃分,而小企業會計人員往往忽視該表的重要性,將其當做可有可無的事情,或者不填,或者填寫不完整、簽章不完整;三是賬簿登記漏洞繁多,如賬簿登記存在隔行現象,空白行未做劃線作廢處理。又如,兩頁之間交替處未進行過次頁承前頁的登記,或只在摘要處蓋上過次承前章但未進行發生額的合計。再如,現金日記賬未做到每日結余額,導致“日清月結”環節缺失。賬簿登記錯誤時,未按照規范的錯賬更正方式進行更正,有的企業無論何種情況統一采用劃線更正方法。常見錯誤還有結賬方面,最突出的問題是年度結賬時,往往省略了“結轉下年”和劃通欄雙紅線的步驟。
三、原因分析
小企業會計基礎工作環節漏洞頻頻,嚴重影響了會計信息的質量,為會計信息使用者正確的理解和認識企業制造了重重障礙,這不得不引發我們缺乏重視,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如此多的問題。我認為主要是以下的三個環節出了問題:
1.小企業自身對會計基礎工作不夠重視。會計基礎工作對企業財務活動的影響往往是間接的,對于只關注財務報告的企業領導來講,往往并沒有很直接的接觸。因此,有的企業就認為只要能夠按期報送會計報告,會計基礎工作則無關緊要。領導的忽視導致會計人員也就順其自然,缺乏對其加以規范的內在約束。
2.小企業會計人員自身專業素質較低。一直以來,會計從業門檻較低,會計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盡管近年來,不斷加大會計從業資格考試的難度,企業對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工作也加大了重視力度。但要想實現會計人員素質的整體大幅度提升還需要很長的時間。人員能力的缺失是導致會計基礎工作建設難以實現的根本原因。
3.企業內控的缺失。小企業內控制度普遍不夠健全,內控的不足導致缺少必要的制度約束,從而不能有效地發揮監督職能,監督的缺失使得會計基礎工作即使出了問題也沒有被揭露的渠道,這也是導致會計基礎工作薄弱、會計行為不規范的內在原因。
四、對策建議
針對以上原因,我認為,要想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在小企業中真正落實和推行健全的企業核算監督制度,應該從以下方面著手加以完善:
1.加強對基礎規范重要性的宣傳,增強小企業負責人對該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基礎工作能否真正得以強化和落實,在小企業來看,企業負責人的態度和意識發揮著非常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加強對基礎工作規范的宣傳,從管理者的角度深化對基礎工作的重視是讓小企業的會計基礎工作得以逐漸建設并完善的前提條件。
2.加強會計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升和隊伍建設。而從業人員素質的低下導致了基礎工作規范難以在小企業中真正得以“規范”,因此提高會計人員專業素質勢在必行。而人員素質的提升關鍵又在于拓展和提升會計教育的水平。目前,中國會計從業人員教育的形式雖然較多,包括了學歷教育、社會崗前培訓等方式,同時也配合有上崗后的各種繼續教育,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教育的總體水平不高、參差不齊。全面提升會計教育質量,首先要強化上崗教育,這是會計人員素質和能力得以保障的首要環節。上崗證是會計行業的入行門檻,通過上崗教育,讓從業人員熟悉會計基礎工作要求,樹立起規范的從業意識,并形成基本的會計職業道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對于上崗后的繼續教育也需要進一步拓展其教育內容、設計更加多樣的教育形式。目前的繼續教育從內容來看主要以核算準則的培訓為主,形式也以面授培訓為主。加入基礎規范的教育內容,增加網絡授課等形式充分發揮繼續教育的作用。
3.建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完善內部監督。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立是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保證,更是確保小企業資產安全、業務合法順利的要求。小企業應按照會計法律法規的要求充分考慮本企業的實際,建立健全企業內部會計核算、內部控制制度,使之切實發揮其作用。進行合理的會計崗位設計,建立嚴格的崗位責任制。對于有條件的企業應積極建立內部稽核制度。通過各種渠道在企業內部環境中建立起對會計基礎工作的監督和保障機制,促使小企業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管理并持續發展。
綜上,實現小企業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是一項意義重大、涉及面廣、工作量大的艱巨的工作,這不僅僅是小企業自身的工作,還需要財政部門、會計教育機構的共同參與。但為了真正實現小企業會計信息質量的提升,推進小企業會計監督職能的發揮,這項工作值得我們予以更多的關注和落實。小企業也要提高自身認識,主動利用開展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契機,推進內部控制制度健全,促進單位內部制約機制的完善,全面提高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化的質量。
[責任編輯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