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蘭+林茂華+黎小惠
【摘要】 目的:探析咯血患者實施個體化護理對其焦慮抑郁情緒及生存質量的影響分析。方法:選取本院2013年1-8月收治的84例咯血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2例。觀察組實施個體化護理,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后的臨床效果、抑郁、焦慮狀態及生存質量情況。結果:護理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的SCL90自評表各項評分均明顯低于護理前,但觀察組的評分下降幅度更明顯,且護理后觀察組的生存質量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個體化護理可有效改善咯血患者發病的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促進患者身心早日康復,效果確切,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生存質量; 負性情緒; 咯血; 個體化護理
咯血是呼吸系統疾病的常見急癥,多見于肺部病變患者[1]。咯血量在1000 mL/次或咯血量在24 h內超過600 mL以上者,即為大咯血。咯血患者的病情嚴重程度并非取決于咯血量的多少,而是應該依據患者的血壓、脈搏、面色、營養狀況、是否有發紺等情況綜合判定[2]。咯血如未能及時有效診治,會出現肺不張、吸入性肺炎、失血性休克、窒息甚至死亡等并發情況,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和質量[3]。據報道,咯血患者由于該病起病急、癥狀明顯等特征,會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煩躁、焦慮等負面情緒,疾病易反復發作,預后較差[4]。有研究認為,個體化護理對改善咯血患者的抑郁焦慮等情緒,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效果確切[5]。探析咯血患者的最佳護理方案至關重要,故本院對42例咯血患者實施規范化個體化護理,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3年1-8月收治的84例咯血患者,入選標準:符合2012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科學會制定的咯血的診斷標準[6];經胸部CT、MRI、血液學檢查、血管造影等檢查確診為咯血患者。其中男47例,女37例,年齡27~73歲,平均(55.9±6.2)歲;疾病類型:支氣管擴張41例,肺結核20例,肺部腫瘤13例,其他1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者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2例,觀察組42例患者中,男24例,女18例,年齡27~72歲,平均(56.0±6.1)歲;疾病類型:支氣管擴張20例,肺結核10例,肺部腫瘤6例,其他6例;咯血量(60.1±1.4)mL/次;對照組42例患者中,男23例,女19例,年齡27~73歲,平均(55.8±6.3)歲,疾病類型:支氣管擴張20例,肺結核9例,肺部腫瘤6例,其他7例,咯血量(60.2±1.3)mL/次。兩組患者入院時的平均年齡、疾病類型、病情嚴重程度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規范化個性化護理,包括:(1)健康教育:宣講相關的疾病醫學知識,制訂宣講方案,開設知識大講堂,實施多元化教育,鼓勵其多交流、學習和溝通,增長防治知識;(2)用藥護理:緩慢靜脈推注生長抑素0.25 mg(用10 mL生理鹽水配制)作為負荷量,然后以0.25 mg/h微泵靜脈推注維持至出血停止24 h后。鼓勵指導患者的自身護理和口服用藥,預防疾病,向患者說明藥物的用量、原理和副反應,服藥要遵醫囑,嚴格處理并發癥的出現;(3)心理護理:①恐懼型:簡單易懂的語言告知患者咯血的病因,使其認識到咯血是一種常見癥狀,與疾病的嚴重程度無關。有血要咯出時,不可屏氣,防止誤吸。指導患者做深呼吸等放松訓練,告知其恐懼、緊張情緒會使咯血量增加;②焦躁型:耐心鼓勵和勸導,用真切感情平復患者焦躁情緒,告知各種護理操作的目的,用藥后的效果和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消除患者的思想顧慮,使其積極配合治療;③抑郁型:護理人員與患者多進行溝通及交流,對其心理教育要態度溫和、有耐心,多多鼓勵開導患者,循序漸進,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建立多種社會支持系統,為其提供治愈病例,使患者穩定情緒,以樂觀積極和平和的心態面對疾病;(4)飲食護理:指導患者養成科學的飲食習慣,為其提供營養、清淡飲食,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
1.3 評價標準 兩組患者的SCL90自評表:對敏感、恐懼、抑郁、焦慮等情緒測定。評分標準:無(0分)、輕度(1分)、中度(2分)、較重(3分)、嚴重(5分)。(1)顯效:用藥48 h內大咯血完全停止;(2)有效:用藥72 h內大咯血基本停止或仍少量咯血(24 h咯血量在100 mL以內);(3)好轉:用藥72 h內大咯血基本停止或仍少量咯血,但出現反復發作;(4)無效:用藥72 h大咯血不止或咯血量無明顯減少[7]。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效果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的SCL90自評表各項評分及生存質量情況比較 兩組的SCL90自評表各項評分均明顯低于護理前,但觀察組的評分下降幅度更明顯,且護理后觀察組的生存質量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隨著肺部疾病呈現增長趨勢,咯血也成為一種多發、常見疾病,如不積極治療,可危及生命。臨床上支氣管擴張、肺結核、肺癌、肺血管病變等疾病均可引發咯血。其病理基礎是由于支氣管及其周圍組織炎癥和支氣管阻塞所致的支氣管壁的損毀和管腔擴張、變形,常伴有毛細血管擴張或支氣管動脈和肺動脈終末分支的擴張與吻合,易形成動脈瘤破裂出血[8]。據調查結果顯示:70%以上咯血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抑郁、煩躁、焦慮等負面情緒,生存質量較差[9]。咯血患者的心態對病情的進展有直接關系,負面情緒可使咯血加重,應激行為可引發各種并發情況甚至猝死。目前對咯血的常規護理外,規范化個體化護理越來越受到國際的普遍關注[10]。
本研究對咯血患者實施個體化護理,以與患者進行交往、啟發為原則,通過對其知識宣講、正確用藥指導、心理疏導、飲食和健康教育等規范化個體化護理,提升預后,降低了該病的反復發作。個體化護理是現代護理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身心健康,獲得最佳治療效果的必備條件[11-12],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的SCL90自評表各項評分均明顯低于護理前,但觀察組的評分下降幅度更明顯,且護理后觀察組的生存質量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個體化護理可有效改善咯血患者發病的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促進患者身心早日康復,效果確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樊安英,沈淑俊,王秀華.大咯血患者亞冬眠療法的觀察與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174.
[2]熊小麗.肺結核大咯血介入治療54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5):155.
[3]王麗梅,張艷平,馬影玭,等.肺結核咯血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702.
[4]儲繼梅.肺結核咯血124例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217.
[5]覃微微.肺結核大咯血的先兆觀察及心理護理對策[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28):63.
[6]陳春梅,田月華.大咯血的觀察及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2,7(9):127.
[7]王西華,劉朝朝,韓淑華,等.肺血管畸形大咯血的臨床特點及診治[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1,20(11):161.
[8]呂丹,丁群力,舒麗華,等.不明原因大咯血[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4):218.
[9]朱芳成,肖兵,岳華山.肺結核咯血介入治療的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5):135.
[10]郭繼平,馬麗.肺結核咯血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2,22(11):189.
[11]郭玉梅.152例肺結核大咯血的先兆觀察及護理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1,8(6):133-134.
[12]趙國新,李天陽,谷志龍.大咯血的診斷與急診外科治療[J].中國醫學創新,2012,9(6):136-137.
(收稿日期:2013-09-26) (本文編輯:歐麗)
本研究對咯血患者實施個體化護理,以與患者進行交往、啟發為原則,通過對其知識宣講、正確用藥指導、心理疏導、飲食和健康教育等規范化個體化護理,提升預后,降低了該病的反復發作。個體化護理是現代護理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身心健康,獲得最佳治療效果的必備條件[11-12],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的SCL90自評表各項評分均明顯低于護理前,但觀察組的評分下降幅度更明顯,且護理后觀察組的生存質量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個體化護理可有效改善咯血患者發病的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促進患者身心早日康復,效果確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樊安英,沈淑俊,王秀華.大咯血患者亞冬眠療法的觀察與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174.
[2]熊小麗.肺結核大咯血介入治療54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5):155.
[3]王麗梅,張艷平,馬影玭,等.肺結核咯血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702.
[4]儲繼梅.肺結核咯血124例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217.
[5]覃微微.肺結核大咯血的先兆觀察及心理護理對策[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28):63.
[6]陳春梅,田月華.大咯血的觀察及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2,7(9):127.
[7]王西華,劉朝朝,韓淑華,等.肺血管畸形大咯血的臨床特點及診治[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1,20(11):161.
[8]呂丹,丁群力,舒麗華,等.不明原因大咯血[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4):218.
[9]朱芳成,肖兵,岳華山.肺結核咯血介入治療的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5):135.
[10]郭繼平,馬麗.肺結核咯血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2,22(11):189.
[11]郭玉梅.152例肺結核大咯血的先兆觀察及護理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1,8(6):133-134.
[12]趙國新,李天陽,谷志龍.大咯血的診斷與急診外科治療[J].中國醫學創新,2012,9(6):136-137.
(收稿日期:2013-09-26) (本文編輯:歐麗)
本研究對咯血患者實施個體化護理,以與患者進行交往、啟發為原則,通過對其知識宣講、正確用藥指導、心理疏導、飲食和健康教育等規范化個體化護理,提升預后,降低了該病的反復發作。個體化護理是現代護理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身心健康,獲得最佳治療效果的必備條件[11-12],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的SCL90自評表各項評分均明顯低于護理前,但觀察組的評分下降幅度更明顯,且護理后觀察組的生存質量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個體化護理可有效改善咯血患者發病的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促進患者身心早日康復,效果確切,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樊安英,沈淑俊,王秀華.大咯血患者亞冬眠療法的觀察與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1):174.
[2]熊小麗.肺結核大咯血介入治療54例臨床護理[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15):155.
[3]王麗梅,張艷平,馬影玭,等.肺結核咯血患者的心理分析及護理[J].中國實用醫藥,2011,6(1):702.
[4]儲繼梅.肺結核咯血124例患者的護理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217.
[5]覃微微.肺結核大咯血的先兆觀察及心理護理對策[J].中國當代醫藥,2010,17(28):63.
[6]陳春梅,田月華.大咯血的觀察及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中旬刊),2012,7(9):127.
[7]王西華,劉朝朝,韓淑華,等.肺血管畸形大咯血的臨床特點及診治[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11,20(11):161.
[8]呂丹,丁群力,舒麗華,等.不明原因大咯血[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4):218.
[9]朱芳成,肖兵,岳華山.肺結核咯血介入治療的價值[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5):135.
[10]郭繼平,馬麗.肺結核咯血護理體會[J].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2012,22(11):189.
[11]郭玉梅.152例肺結核大咯血的先兆觀察及護理體會[J].中國醫學創新,2011,8(6):133-134.
[12]趙國新,李天陽,谷志龍.大咯血的診斷與急診外科治療[J].中國醫學創新,2012,9(6):136-137.
(收稿日期:2013-09-26) (本文編輯:歐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