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萍
近年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我國醫院老年人感染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每年在呈增長的趨勢,其中又以老年人的呼吸道發病率最高。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本文就針對老年人呼吸內科感染部位及其主要原因作一分析,然后探討它的措施,以期拋磚引玉。
1 老年人醫院感染的易發部位
根據多年的臨床經驗及在我工作過的醫院的呼吸內科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結合患者臨床表現及輔助性檢查,診斷標準嚴格按照國家衛生部制定的診斷方法進行診斷判斷。一般來說,老年人在醫院感染的部位通常是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等,經過對在醫院住院的老年患者的統計分析后發現,對于老年人來說,主要以呼吸系統感染為主;其次為消化系統感染和泌尿道感染。呼吸內科患者大部分年齡較大、患病時間較長,且容易反復發病,許多患者還長時間大量使用廣譜抗菌素,這些都容易造成呼吸感染,加之個別醫務人員護理和病房管理不到位,這些都成為醫院感染潛在的發病因索。
2 老年呼吸內科感染的主要原因
2.1 源自肺部真菌的感染
有資料表明,呼吸內科住院患者的上呼吸道帶真菌率為15%左右。 由于老年患者多有呼吸系統慢性疾病,體質虛弱并有多種疾病存在,長期反復住院治療,全身和局部的免疫功能都有很大程度的減退,使真菌更易侵入下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再加上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索,使敏感菌株被抗生索殺死、抑制并且有直接促進典菌不斷生長繁殖和毒性增加的作用,從而誘發全身性典菌感染。同時當對患者實施了小適當的醫源性治療,導致氣道失去了自我保護能力,也會增加了典菌定植感染的機會。真菌感染的種類,結合臨床,對疑有肺部有真菌感染的患者都進行了痰的培養,對疑似其他部位真菌感染的同時也進行了尿液、糞便、血液的培養,培養或分離出63株真菌株真菌,均為醉母菌屬,以白色念珠菌為主,共40株,其次為熱帶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分離出細菌20株,G-菌占75%,G﹢菌占25%,多伴有耐藥菌與真菌混合感染。
2.2 受老年人不良情緒的影響
在長期的呼吸科臨床護理工作中發現,呼吸科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老年人呼吸內科感染常會伴隨反復咳嗽、咳痰、氣促、咯血、胸痛等癥狀,長期的這種狀態常使老年人產生很多不良的情緒,如恐懼、緊張、失眠、煩惱熱慮、情緒低落等。再加上長期反復的住院,老年患者由于疾病折磨,力不從心,生活不能自理,容易造成老年患者抑郁情緒,這樣的低落情緒會對臨床的治療和其預防工作產生抗拒心理,使他們不會積極配合醫生和護士的工作,將會直接影響治療效果,從而在另外一個層面上加大了呼吸內科感染的概率。據專家統計,老年住院病人得抑郁障礙發生率為百分之四十二,所以老年患抑郁癥狀給治療帶來的問題不容忽視。老年長期的抑郁病,加上老年人年紀大,會降低人體的免疫力,也因此會引起的各種疾病。這就更加增加老年抑郁病的發生,使老年人不可治愈的慢性疾病康復延遲。近年來,醫學界對心血管、消化系統、青少年、產后等引起的抑郁病研究較多,而對老年人的抑郁研究卻相對較少。所以我們要對老年人抑郁病更加重視。
3 老年呼吸內科感染的預防措施
1、提高治療水平:因為老年患者并發肺部真菌感染的癥狀與沒有真菌感染的并沒有明顯區別,所以醫生在診斷時應注意患者有無呼吸道感染癥狀突然加重、口腔黏膜部位出現異常和痰液粘稠不宜咳出的情況,應及時涂片及送培養,確定有肺部真菌感染相對特異的改變而作出早期診斷。
因此,我們應早期發現和診斷真菌感染,提高真菌測驗水平,發現伴有細菌混合感染的應做藥敏實驗,為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提供依據,積極治療原發病,嚴格控制真菌侵入途徑,增強免疫力。
2、完善呼吸內科質量管理:老年人住院一般來說,陪護多,探視多,空氣污染比較嚴重,室內飛沫間的傳播難以控制而造成反復感染,這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老年呼吸內科感染的可能性。因此要完善呼吸內科質量管理,制定各項管理制度,嚴格控制探視時間,對病房出入人員要進行嚴格管理,做好消毒隔離工作,嚴格執行陪護制度,從而達到預防老年患者發生感染的目的,同時還要做好通風和空氣消毒等工作。
3、嚴格控制抗菌素的應用:過多使用抗菌素是造成老年人呼吸內科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醫院管理中必須嚴格控制抗菌素的應用范圍和用量,防止和減少耐藥菌感染,在感染疾病中,要嚴格按照病人的實際情況展開病原學檢查并依據藥敏實驗結果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避免濫用抗生素所致菌群失調的現象;盡量縮短用藥時間,避免擾亂和破壞患者的正常防御機制,以增強老年患者的免疫力。
4、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力度:護理人員對老年患者任何不適都應積極關心,要能做到及時處理,還要注意對患者的態度。在日常治療中注意細節操作,比如對反應遲鈍者不能性急,對言語羅嗦者要有一定耐心,不要任意打斷其話題,而應該耐心靜聽,恰當地結束談話。對于老年患者應給于更多的關心和愛護,特別是要尊重患者,積極主動與這類患者交談,耐心解答問題,并經常給于鼓勵和支持,使患者重新樹立起自信和自我價值感,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自己的疾病與健康狀況,這樣,對患者的治療和感染的預防都有一定作用。
5、善于穩定患者的情緒,保證患者正常的睡眠。老年患者住院考慮的問題較多,如擔心自己的病情是否嚴重,能否治愈,愈后如何,從而影響睡眠。護士就必須做到有問必答,進行健康教育,提高睡眠質量,并針對病情加以解釋和安慰。在治療期間,對老年患者,切不可講其“古怪”、“難纏”、“沒事找事”而不加理睬,必須耐心解釋,護理人員要細心、耐心、盡心,使患者化擔心、疑心為舒心、安心。
6、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要鼓勵患者積極治療和預防各種慢性疾病,并提供具體指數。如介紹有關的保健知識、可采取的防治措施等。應注意幫助患者,積極主動地參與并執行各種治療、護理及康復活動。
7、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減輕患者的經濟負擔,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深入,尋求一種既能有效解決老年人就醫問題,又能充分考慮患者經濟負擔能力的、切實可行的醫藥衛生管理體制和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都是非常必要的。在臨床上,醫護人員應盡可能地考慮到患者的經濟承受能力,選擇適宜的診療方案,以避兔因經濟負擔過重而促使患者產生抑郁等不良情緒反應,影響患者的康復及生活質量。
如何有效地降低老年人呼吸道感染是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內容。健全管理機制,完善規章制度,加強監控和護理力度是控制醫院感染的關鍵。在臨床工作中應首先加強全身支持治療,提高機體抵抗力;其次,要嚴格掌握各種侵襲性操作的適應證和禁忌證,堅持消毒隔離制度,給于患者適當的心理治療,提高治療和預防的效率,可減少老年呼吸內科醫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