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的一年里,改革要“一馬當先”,進一步破除制約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以改革的不斷深化促進生產力的更大解放和民生更好改善,以開放的進一步擴大拓展發展新的更大空間,以創新持續推進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使經濟不僅穩定發展,更有好的質量效益。要憂民之憂、急民之急,不斷努力解決住房、醫療、社保、教育及食品安全、大氣污染治理等熱點難點問題,打造就業創業良好環境,織牢保基本、兜底線的民生安全網。要以改革發展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暢通民主渠道,讓法治得到充分彰顯、文明得到大力弘揚、腐敗得到有效懲處,使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更加安心、舒心,更加充滿希望。
——2014年1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4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中強調
“大班額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教育質量的提高,我們要在今后幾年的時間里,分階段解決這個問題,首先把學生控制在65人以內,逐步再減少為不超過55人。”
——2014年2月13日,教育部副部長劉利民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就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辦學條件時發言強調
要想破解中國城鄉二元結構,實施糧食安全新戰略,無一例外需要依靠農業科技進步以及創新。一是強化國家糧食安全科技支撐能力,二是探索現代種業創新體系改革“中國的種業存在小而散的問題”,三是推進科技特派員農村科技創業,四是加強食品安全科技驅動,五是加快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設,推動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協同創新戰略聯盟。
——2014年2月13日,科技部副部長張來武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強調
這種“兩難”并存現象突出反映了我國就業領域的結構性矛盾。主要有四個特點:一是從地區分布看,目前這種“兩難”現象正從沿海地區向中西部地區蔓延。二是從人員構成看,出現了技能人才和一線普工的雙短缺現象。三是從產業和企業來看,這種現象主要集中在勞動密集型企業、傳統制造類和一些服務類的企業里。四是從時間上看,缺工問題基本覆蓋了全年,但是元旦、春節這種時候更加突出。
——2014年1月24日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召開的2013年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上,新任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就記者提出的“就業難”“招工難”并存現象作了回應
由國家制定并權威頒布統籌教育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技能證書)的多層級的國家資格框架,并實施行業認證制度,目的是使教育部門頒發的各類教育證書(包括普通教育證書)、專業部委和人社部門頒發的各種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等級證書,以及行業企業或社會教育與培訓機構頒發的各類職業培訓證書,有一個比對、評價、認定的國家平臺。
——近日,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研究員姜大源在《中國青年報》發表文章,就當前我國職業教育“在教育學歷證書與職業資格證書之間,缺乏一個評價的參照系,一個認定的框架”這一問題提出看法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講修養、講道德、講廉恥,這就是共產黨人堅定理想信念、堅守精神家園的“正氣”。要永葆我們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全黨同志特別是領導干部就必須從根本上做到知恥明禮、為民務實清廉。
——2014年2月17日,新華社副總編輯慎海雄在《瞭望》新聞周刊發表的署名特稿《領導干部一定要講修養講道德講廉恥》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