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權
電視評論是運用電視傳播手段做出的新聞評論,是電視對于重要社會問題、新近發生的事情做出的分析評論。縣級電視臺處在宣傳終端,受眾是普通群眾,電視是他們獲取外界信息的重要窗口。縣級電視臺在辦好自辦節目的同時,要有自己的電視評論,這個觀點不僅代表了“黨和政府的聲音”,也是群眾討論社會事務的公共空間,人民群眾對此充滿期待。
一、縣級電視臺電視評論的意義
第一,傳遞正確信息
處在新媒體時代,電腦、手機等都可以接收到外界的信息,對于縣里的一般群眾而言,電視還是他們獲取外界信息的主要渠道,而且,正是處在信息滿天飛的時代,更需要電視臺正確、及時地傳達黨和政府的聲音,以正視聽,給群眾一顆定心丸。
2013年春季正當H7N9病毒在個別省份肆虐之時,我縣群眾從中央、各衛視已獲知了疫情的一些情況。但是,他們不了解本省的情況,街坊小道消息開始“傳播”,人們面對蛋禽類產品在內心產生一種恐慌,緣于信息的不透明。我臺根據實際情況,在《本縣新聞》中增設了“面對H7N9禽流感,要警惕莫恐慌”專欄,在該板塊中為百姓講述什么叫H7N9病毒,每天鏈接各省以及我省的有關情況,消除了恐慌情緒,人民群眾非常滿意,也得到上級宣傳部門的肯定。
第二,弘揚社會正氣
電視評論要以弘揚社會正氣為已任,要敢言,要諍言。在正確傳達黨和政府的聲音外,還要站在平民角度,表達群眾的聲音。《視點》欄目是我臺傳統新聞評論,多年來廣受我縣各界關注,已經成為“群眾的出氣筒”。根據需要,我們又開辦了《拍案故事》,取材于社會真實事例加以評說,警醒、深思,給百姓以生活的啟迪和智慧,維護了家庭和諧、社會和諧。
第三,電視臺的靈魂
一家電視臺有沒有深度,在當地能不能成為主流媒體,取決于報道問題的深度。縣級電視臺,一般情況下在該地獨此一家,便說是縣里的主流媒體,且不論新聞節目辦得怎么樣,有沒有獨家特色的電視評論。如果說電視臺以新聞立臺,那么電視評論就是電視臺的旗幟和靈魂。
二、縣級電視臺電視評論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選題的角度
縣級電視新聞評論的選題要把宣傳黨的政策和群眾的呼聲有機地結合起來。選題要做到小中見大,就實論虛,用央視《焦點訪談》的口號說“大眾話題評說”,這樣,才能使新聞評論充滿人情味,有了人情味的新聞評論,人們才能把感情融入電視并進行良好的情感互動。好的新聞評論都是評論員說的少,事實擺的多。評論員在一片喧嘩后才說,觀眾的情感自然而然地站在正義者的一方。
第二,內容的深度
縣級電視臺電視評論大多數是民生類新聞評論,那么應注重評論的角度。評論員“必須站在民眾的立場來闡述新聞事實的意義”。如果離開了平民視角,評論員就無法使觀眾實現視角的投射。遼寧廣播電視臺《新北方》為什么有那么高的收視率,因為它從百姓的視角“仗義直言”。我臺《視點》欄目,在正確地宣傳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外,更加重視“下面的呼聲”,從百姓的視角看問題,用百姓樂于接受的方式深入淺出,語重心長地“拉家長”“道里短”。新聞評論切忌擺架勢、拿官腔,用空臭大的理論來說事。
第三,語言的特色
傳達正確的信息,要用最簡單的語言,不要用模棱兩可的語言來麻痹群眾。縣級電視評論站在縣委、縣政府的層面來看問題就足夠了,注意事件外圍延伸的深度。電視評論員要把復雜難懂的政策信息用百姓能聽懂的語言講出來就可以了,不要人為地使它的思想深度和邏輯深度有所長進,語言的長度和深度并不代表思想的深度。
人類社會的進步正趨向于民主與自由。人類社會的進步更在于言論的自由與民主。香港已故影星狄娜說:“各位傳媒朋友,請繼續你們有建設性的工作,只要你秉承良知,人類的社會就會因傳媒而進步,我懷念你,我會在另一個世界向你招手。”作為一個媒體人,無論是平面媒體還是電視媒體,只要我們秉承良知,我們的新聞必定充滿良知和關愛。
(作者單位:本溪滿族自治縣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