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進田,李 煜,關金玲
(靖遠煤業集團公司總醫院,甘肅 白銀 730913)
冠心病是臨床較為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以中、老年人較為多見。由于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齡化的日益加劇,老年人的冠心病患病率逐年上升。靖遠礦區地處北方高寒地區,氣候干燥,居住環境煤塵污染較大,多數人嗜好煙酒、喜食含膽固醇較高的牛羊肉,心血管疾病患病率高。而患者的就醫意識不強,對冠脈介入診療技術不了解,僅考慮藥物治療,使部分患者未得到有效診治,發生猝死等意外事件的風險高。冠脈介入治療是一種新型的心血管疾病診斷與治療技術,在礦區醫院采用該技術有較高的實用性。筆者對2012 年9月—2013 年9 月在我院心內科住院治療的330 例冠心病患者的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歸納如下。
選擇2012 年9 月—2013 年9 月我院住院的330 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195 例,女性135 例;年齡39~84 歲,平均年齡(66.8±5.2)歲。通過宣傳和講解,165 例患者選擇冠心病介入診療(手術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18 例,陳舊性心肌梗死22 例,心絞痛65 例,胸痛待查42 例,心功能不全18例,且均為首次手術患者。另外165 例患者選擇藥物治療(藥物治療組),其中AMI 14 例(均給予溶栓治療),陳舊性心肌梗死23 例,心絞痛68 例,胸痛待查45 例,心功能不全15 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具有可比性。具體見表1~3。
表1 手術組患者一般資料
表2 藥物治療組患者一般資料
表3 兩組患者心臟病病情分布情況(例)
通過宣傳和講解(宣傳路徑有進入門診、住院部及醫療下鄉3 條),提供方便的就醫環境:我院配有德國西門子Artis Zee Ceiling 大平板DSA 機,心內科具有衛生部冠脈介入資質及介入資質醫師。對165 例選擇在我院行冠心病介入治療的患者做好術前充分準備,如心理疏導,完善的術前檢查,手術途徑血管的選擇準備、術前用藥、術前水化等。術中精細操作,嚴密觀察,預防并發癥的發生。術后給予水化治療,促進造影劑的代謝,減少和預防造影劑腎病的發生。
手術組患者中,156 例通過橈動脈途徑完成手術,穿刺成功后均給予鞘管內推注硝酸甘油200 ug ,手術過程順利,術后立即拔出鞘管,彈力繃帶包扎,觀察血運,隔2 小時減壓,6 小時均拆除加壓包扎。2 例術后拔管時出現橈動脈痙攣,囑患者深呼吸、放松心情,并給予含服硝酸甘油片后緩慢拔出橈動脈鞘管,無發生出血及橈動脈狹窄、閉塞等并發癥者。9 例通過股動脈途徑完成手術,均在術后4~6 小時拔管,拔管前給股動脈周圍注射少量2%利多卡因,并從鞘管內抽出積血5 m l,無發生迷走反射及血栓形成等并發癥者。2 例術中發生了慢血流,經積極處理(冠脈內反復多次給硝普鈉,每次200 ug)[1]后均恢復正常。65 例明確診斷后同時給予了支架植入,34 例(臨界病變18 例,不愿意行介入術的冠脈中、重度狹窄患者16 例),明確診斷為冠心病后選擇了藥物治療,66 例排除了冠心病,減輕了他們的思想負擔和長期服藥的經濟負擔。支架植入術的65 例患者中,有58例癥狀緩解,有6 例癥狀明顯減輕,1 例術后2 小時因心源性休克死亡,其余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康復出院,手術成功率99%,34 例明確診斷后選擇藥物治療的患者中,有6 例癥狀緩解,12例癥狀減輕,再住院治療16 例(次),再住院率10%。而藥物治療組中,出現病情加重猝死者7 例,占4%,再住院98 例(次),占59%。具體見表4。
表4 兩組再住院和死亡發生比較[n(%)]
由表4 可知,手術組術后再住院率和死亡發生率降低,兩組再住院率和死亡發生率比較有顯著性差異。
冠脈介入是一種新型心血管疾病診斷與治療技術,經過穿刺體表血管,在數字減影的連續投照下送入心臟導管,通過特定的心臟導管操作技術對心臟病進行確診和治療。它是目前較為先進的有創心臟病診療方法,包括冠狀動脈造影術、經皮冠狀動脈腔內成形術、支架植入術等,手術創傷小[2]。靖遠礦區患者就醫意識不強,需要給患者做好宣傳和講解,讓患者了解并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療,可以使本地區冠心病患者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降低再住院率,節省費用,早日康復返回工作崗位,因此,在礦區醫院開展此項技術具有較高的價值。
[1]李軍,石理,劉儉雄,等.冠狀動脈內應用硝酸異山梨酯治療介入術中無復流的療效研究[J].吉林醫學,2011,32(11):2144-2145.
[2]馬長生,霍勇.介入心臟病學[M].2 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