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雪冬,李土榮,羅文揚,武麗瓊,李端奇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廣東湛江 524091)
小葉欖仁(Terminaliamantaly),別名細葉欖仁、非洲欖仁、雨傘樹,屬君子科欖仁樹屬,原產非洲熱帶,近年引入我國臺灣、廣東、廣西、海南、福建、云南東南部等地栽培[1]。小葉欖仁具有樹形優美、抗病蟲害、抗強風吹襲、耐貧瘠等優點,可用作行道樹、景觀樹,孤植、列植或群植皆宜[2],是目前南方地區極具觀賞價值的園林綠化樹種和海岸樹種,在現代園林綠化工程中的需求量越來越大。
直接移植小葉欖仁地苗的效果往往不佳,它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如對移植季節要求嚴格、移植前需重修剪冠幅、苗木移栽恢復慢、質量不穩定和成活率低等,從而導致其景觀效果差,給園林綠化工程帶來諸多不便。而移植小葉欖仁容器苗,可以解決移植時存在的諸多問題,提高移植成活率,保持良好的樹形,在短時間內達到綠地應有的景觀效果,因而在現代城市綠化及生態建設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筆者根據近年來的一些生產經驗,以園林綠化工程中用量較大的米徑10 cm的小葉欖仁為例,總結了湛江地區小葉欖仁容器苗的生產技術。
1.1生產場地容器苗生產場地要求地勢平坦,排水良好,切忌選在雨季積水或臺風風口處。選擇的場地需水源充足,交通方便,便于灌溉和樹木運輸。對場地進行清場、平整之后,要用敵克蟲、高錳酸鉀、樂斯本等對生產場地和基質進行消毒,減少地下害蟲和根腐病等對苗木的危害[3]。
1.2生產材料
1.2.1育苗容器。為了提高移植樹木上袋后的成活率,要根據樹木大小和特性來選擇合適的容器種類與規格。選擇規格太大的容器袋所需的基質多、人工多、成本大、裝卸不方便,太小又不能保證其成活率。目前生產容器苗所用的容器類型有無紡布美植袋、控根容器及磚頭圍護等。根據湛江地區的實際情況,對于米徑10 cm的小葉欖仁,選用透氣、透水較好的無紡布美植袋,大小規格選用75 cm×65 cm(袋直徑×袋高)效果最佳。
1.2.2基質。基質的選用原則是透氣性好、保水保肥能力強、無毒性,取材方便。湛江地區土壤大多屬于紅壤和砂壤類,一般質地肥沃、疏松透氣,生產容器苗時可以就地取材,在不影響耕作層持續生產條件下取用場地泥土。
1.2.3灌溉設施。根據容器苗木的生產數量及擺放方式,安裝合適的加壓系統及水管。
1.3移栽時間在湛江地區,小葉欖仁一般12月底開始落葉,至第2年3月上旬開始萌動、抽葉。因此移植時間最好選擇在此休眠期內,且最佳移植時間應在2月至3月上旬。此時樹液開始流動,嫩梢準備發芽,根系活力增強;氣溫相對較低,空氣濕度較大,蒸騰作用弱;損害的根系容易愈合、再生,樹木恢復生長快,移植成活率高[4]。
1.4選樹用于容器化生產的小葉欖仁地栽苗質量要求較高,應根據規格要求選擇樹干筆直、長勢健壯、層次分明、主側枝分布均勻、無病蟲害的樹,并做好標記。同時盡量挑選所處位置地勢較好的樹木,便于起挖、吊裝、運輸等操作[5]。
2.1起挖起挖苗木一般應選擇晴天或陰天,遵循“隨挖、隨包、隨運、隨栽”的原則。米徑10 cm的小葉欖仁,所挖土球直徑一般為其米徑5~6倍,土球深度為土球直徑的2/3,挖掘出的土球應呈上大底小的蘋果形。為便于起挖和包扎土球,起挖前應將小葉欖仁樹體下部的樹冠進行捆扎。起挖土球時,應以樹干為中心,比規定土球半徑大5 cm劃一圓圈,并順著此圓圈往外挖,深度達到土球所要求的高度為止。在挖掘過程中,遇粗根時用手鋸鋸斷,切忌用鋤頭硬砸,以防土球散裂。在其他挖苗人員的配合下,將斬斷根系的樹體緩慢放倒。挖完后,用遮陽網包裹土球,再用膠篾將遮陽網收緊,捆綁土球。
2.2修剪為保持樹體的水分代謝平衡,應對樹冠進行適當修剪。移栽米徑10 cm的小葉欖仁,在保證容器栽植成活率及樹形優美的前提下,剪去病蟲枝、衰老枝后,一般還應修剪掉其1/3的樹冠,這不僅有利于減少水分、養分消耗,同時也便于吊裝運輸。
2.3吊裝運輸運輸裝卸作業質量直接影響容器化生產的苗木成活率。米徑10 cm的小葉欖仁樹體高大,應采用吊車裝卸。樹木裝進汽車時,應使樹冠向著汽車尾部。運輸裝卸過程中往往容易造成土球散裂、樹皮損傷,要盡量縮短運輸裝卸時間,慢裝輕放。如樹皮撕裂或脫落,要對傷口和樹皮及時消毒,并進行復原包扎。在時間安排上,應盡量爭取當天裝運,當天栽植。
2.4裝容器在平整好的容器苗生產場地上,將美植袋按照3 m×3 m的株行距擺放,同時在美植袋袋底裝填10 cm厚的細碎泥土,并借助吊車把小葉欖仁移入美植袋,扶正保持樹身直立,使土球處于美植袋正中間,拆掉遮陽網,分層填土,借助木棍杵土輔助填實。操作時保護好土球,以免散開。
3.1固定支撐園林樹木在進行容器化生產時,要根據樹木規格、重心的高低進行相應規模的支撐。米徑10 cm的小葉欖仁樹體高達6~7 m,剛移入容器時穩定性差,澆水后易歪倒,遇到暴雨或大風天氣,很容易倒伏,因此要保證其直立生長,務必要對樹體進行支撐固定。其中三角支撐相對有利于樹體的穩定,支撐點以樹高2/3 處為好,其中一個撐干設立在迎風方向上位,其他2根均勻分布,所用支撐材料一般為竹竿或杉木條。
3.2澆水及保水做好苗木固定支撐后,應及時澆足、澆透定根水,促使根系與土壤充分接觸。后期澆水時,只要保持土壤濕潤即可,澆水次數過多、水量過大會降低土壤的透氣性能,反而不利于根系生根,嚴重時還會導致爛根。同時新移植小葉欖仁,樹體因蒸騰作用容易失水,必須視天氣情況及時噴水保濕,噴水要求細而均勻,可采用高壓噴頭對樹體和樹冠進行噴水,剛移栽時每天上午、下午各噴水1次,1個月后,每天噴水1次,為樹體提供濕潤的環境。
3.3促進生根樹木移植專用生根劑具有促進樹體根系細胞分裂,誘導形成不定根的作用。在澆透定根水的第2天,將選用的生根劑根據用量實行根部澆灌,10 d后再澆灌1次,連續澆灌2~3次。
3.4施肥樹木在有限的容器內不能滿足其生長過程中的營養需要,在容器生長期內要繼續給樹木施肥,促進其生長及樹勢恢復。小葉欖仁在第一次抽葉老化之后,即可進行追肥。所用肥料可用磷、鉀含量較高的復合肥,每株每次施100 g左右,施肥原則少量多次,一般1個月左右施肥1次。
3.5除草由于容器苗經常噴灑灌溉,空氣濕度大,雜草生長快,育苗前期要及時噴施草甘膦等除草劑以徹底清除雜草。
3.6病蟲害防治湛江地區4~10月是病蟲害的高發期,病蟲害的防治要遵循“綜合防治、預防為主”的原則。生產管理人員應經常巡視苗圃,發現苗木有異常情況要及時實施防治措施。小葉欖仁的抗病蟲害能力較強,除咖啡皺胸天牛、銅綠麗金龜外,尚未發現其他病蟲害對苗木樹體構成較大危害。對于咖啡皺胸天牛,可在樹干打孔直接灌注蟲線清,殺死幼蟲;成蟲可用3%的噻蟲啉;銅綠麗金龜在其成蟲發生期樹冠噴50%殺螟松乳油,也可表土層施藥,施在樹盤內,施后淺鋤入土,可毒殺大量潛伏在土中的成蟲[6]。
對于即將出售的小葉欖仁容器苗要逐漸減少澆水量,出售前1 d應停止澆水。無明顯病蟲害,樹冠飽滿,無爛皮,不散袋,質量、規格達到客戶要求的容器苗才能出圃。為保證長途運輸后樹木栽種的成活率,裝車時要用膠篾綁扎容器袋,樹木冠幅要用陰網適當收尾綁扎后才能裝車,裝車過程需輕拿輕放。
從生產米徑10 cm的小葉欖仁容器苗的實踐經驗中總結出以下幾點:①根據市場要求,選用樹干正直,分枝勻稱,生長良好的規格樹苗。②在早春樹葉將要萌動時起苗,以保證樹體營養條件處于最佳狀態,氣溫回升有利于樹木的萌動;陽光溫和,樹葉還未長出,空氣濕度較大,樹體水分不容易散失。③土球的大小適宜,最重要的是保持土球的完整。④在保持植株形狀優美的條件下,根據植株的生長和市場的需求情況適當修剪約1/3的枝條(如霸王枝、弱枝等),可減少蒸發面以進一步降低水分的散失。⑤在吊裝運輸和裝袋操作上要規范作業,如不損傷枝干;保護樹干不被直射的太陽光灼傷;裝袋回填土球周邊的松土時分層杵實,并及時澆透定根水。以上這些綜合措施有利于保持根系吸收水分養分活力的恢復和樹體水分的平衡,提高小葉欖仁移栽裝袋的成活率。還有其他措施如使用生根劑,每天澆水的同時噴淋枝葉保持小環境濕度以降低葉面蒸發,植株用竹竿或木條支撐以防止搖動倒伏,以及植株穩定恢復后適當施用高效復合肥等等,有利于植株的恢復生長以滿足市場對高標準綠化苗木的需求。
以上比較成熟的生產技術雖然是從米徑10 cm的小葉欖仁的容器苗總結出來的,但是對其他規格的小葉欖仁樹木的容器苗移栽也很有參考意義。如對于米徑大于10 cm的苗木,應把握好苗木米徑與挖苗時的土球比例,是否用美植袋或使用控根板應根據土球大小進行選用;其他操作基本一致。其他種類綠化苗木的容器苗生產也可以根據苗木移栽的難易情況,采取規范化的生產作業和技術措施。
其他季節進行容器苗生產時,也可參考以上作業要點進行操作。需要移栽的植株要求全株葉片穩定老化;土球適當加大并保證完整;適當修枝盡量除去葉片以減少水分蒸發;移栽及時防止太陽暴曬;其他可參考以上措施進行,但淋水護理等要更規范。也可以考慮在樹頂上遮蓋遮陽網或采用保水材料包裹樹干以減少樹體水分的蒸發散失。不同樹種其具體要求有所差異,可根據實際情況合理應用。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勞動力出現短缺,人力、物力成本不斷提高,市場對園林苗木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因此,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應根據不同苗木品種的生長規律,有針對性地采用新技術和新方法進行苗木的容器化生產是當今的發展趨勢[7]。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如探索采用機械起苗;樹體營養液、抑制蒸騰制劑、專用肥料以及專用支撐材料的合理使用等,這些對綠化苗木的容器化生產,滿足園林市場對高標準苗木的需求,將發揮積極作用。
[1] 朱純,何仲堅.華南園林植物(喬木卷)[M].貴陽:貴州科技出版社,2008.
[2] 高彬,蘇偉業.小葉欖仁全冠大樹移植技術初探[J].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2013,7(2):57-59.
[3] 王璐,楊淑芳,李海先,等.園林樹木容器化生產技術的研究與應用[J].廣東農業科學,2011(13):45-48.
[4] 殷兆林.大樹移植的基本原理及技術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07(21):40-41.
[5] 葉向陽.提高大樹移植成活率的幾個要點[J].現代園藝,2010(3):43-44.
[6] 羅超,肖澤鑫,彭劍華,等.小葉欖仁在汕頭地區的引種評價[J].湖北林業科技,2012(6):25-28.
[7] 石紅旗,苗峰.試論園林苗木容器化栽培的應用和發展趨勢[J].中國園林,2013(1):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