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編輯部
2011年底修訂頒布的《職業病防治法》,將“高危粉塵”寫入該法,明確監管部門對高危粉塵作業實施特殊管理。
高危粉塵,即具有較高引發塵肺病危險的粉塵,如:石棉粉塵、焊接煙塵、含游離二氧化硅10%以上的粉塵、金屬粉塵等。高危粉塵作業是指勞動者在職業活動中從事接觸石棉、游離二氧化硅含量在10%以上粉塵的作業,或者接觸其他粉塵且罹患塵肺風險較高的作業。
高危粉塵對作業人員的危害十分嚴重,主要表現為在生產活動中吸入粉塵而發生的肺組織纖維化為主的疾病,使勞動者喪失勞動能力及引發一系列疾病。專家指出,“速發、群發、高發”的塵肺病基本都是高危粉塵所致。據衛生部公布的2012年全國職業病報告情況,2012年共報告職業病2萬7420例,其中塵肺病2萬4206例,病例數占2012年職業病報告總例數的88.28%。塵肺病中,煤工塵肺和矽肺分別為1萬2405例和1萬592例。從行業分布看,煤炭、鐵道、有色金屬和建材行業的職業病病例數較多,共占報告總數的72.77%。針對每年兩萬多塵肺病人數,專家指出,如果控制了高危粉塵所致職業病,也就基本解決了我國塵肺病高發的問題。
2013年,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對全國石材加工企業和水泥制造企業進行的調查摸底顯示:全國有石材加工企業1.9萬余家,職工總數約25萬人,接觸粉塵人數約10萬人;全國約有水泥制造企業5124家,職工總數約60萬人,接觸粉塵人數約20萬人。這些行業的許多工作場所粉塵濃度普遍超過國家標準,大多數水泥制造企業包裝、裝車工藝設備落后,除塵系統設計不合理,防塵效果差;絕大多數石材加工企業處于“小、散、亂”的生產狀態,干法作業,粉塵四處逸散,沒有任何防塵設施,有的甚至沒有為接塵工人配備合格的防塵口罩。企業負責人、職業衛生管理人員和勞動者普遍沒有接受職業衛生培訓,職業病防治意識薄弱;在接觸職業病危害的崗位,部分企業違法使用勞務派遣工,規避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
遏制塵肺病高發態勢,首先要治理高危粉塵,要從重點行業入手,要下重藥治理沉疴。針對上述問題,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提出,要淘汰一批不符合產業政策且粉塵危害嚴重的水泥制造和石材加工企業。要開展防塵工程治理,強化防塵措施。水泥制造企業著重對包裝和裝車環節進行綜合防塵工程治理,石材加工企業要提升自動化、機械化水平,必須優先采用濕法加工工藝。要建立并層層落實粉塵危害防治責任:依照有關規定設立職業衛生管理機構,配備專兼職管理人員;建立并公布粉塵危害防治規章制度和崗位操作規程,加大粉塵危害防護設施、個體防塵用品的投入,為從業人員配備達標的防塵口罩,并監督其正確佩戴與定期更換;加強粉塵危害日常監測和定期檢測,確保作業場所粉塵濃度符合國家標準;強化對從業人員的職業衛生培訓,依法履行職業病危害后果告知義務;依法組織從業人員進行崗前、崗中和離崗職業健康檢查,并為從業人員建立職業健康監護檔案。
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提出,從2013年11月份開始,要用1年左右時間,集中開展粉塵專項治理。凡達不到要求的企業,責令限期改正;到2014年5月底沒有達標的,一律責令停止產生粉塵危害的作業;到2014年10月底仍達不到要求的,要提請地方政府依法予以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