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英 山東省兗州區畜牧獸醫局動物疫病防控中心 272100
2013年全國肉蛋奶總產已突破1.5億噸大關。伴隨著生活質量的提升,人們對吃得好、吃得放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對畜產品質量安全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提高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的任務越來越艱巨。然而,目前各地畜產品監管存在許多問題,如分散粗放飼養、濫用飼料藥物添加劑、畜禽糞污亂排亂放,畜牧行政執法力量薄弱,獸醫駐場檢疫監管覆蓋率底等,嚴重制約了畜牧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積極探索畜產品質量監管的方法與途徑,已成為各級畜牧獸醫主管部門的重要任務。
按照“退田進區”、“退村進區”的辦法,合理引導分散飼養、小規模飼養向標準化規模養殖區轉變,加強養殖場布局和生產管理,實現畜禽養殖用料、用藥、防疫等過程標準化和污物處理無害化。鼓勵畜牧龍頭企業產業聯盟和社會工商資本融合,大力發展畜牧專業化合作組織,推進生態畜牧業建設。要用足用好國家的項目資金和扶持政策,選擇有條件、有市場、能示范的養殖場戶,率先開展標準化綠色生態安全生產示范基地建設,發揮規模場戶的示范帶動作用。對納入標準化生產示范的對象,要積極做好業務指導工作,要制定實施方案,明確目標和進度,強化政策扶持和項目協調,實現政策、資金、項目等的傾斜。
積極推進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切實把質量安全追溯與畜產品生產經營主體備案、畜禽養殖檔案、產地準出、包裝標識、索證索票等結合起來,充分發揮追在溯質量安全監管中的作用。
按照標準和條件,積極開展無公害畜產品認證,穩步發展無公害畜產品。要注重發展質量,樹立品牌意識,形成“一鎮一品”、“一縣多品”的畜產品生產專業化、基地化格局,以獲取規模化市場效應、超市效應和社會效應。
進一步加強生鮮乳、飼料、獸藥等專項整治,深入實施放心奶、放心肉工程。在深化瘦肉精整治方面,畜牧獸醫行政部門要牽頭抓總,會同公安、工信、食品藥品等部門,建立監管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嚴厲打擊活畜養殖、收購販運、屠宰環節違法添加使用“瘦肉精”和新型藥物行為。在生鮮乳整治方面,嚴格生鮮乳收購經營許可和運輸車輛準運證制度。進一步加快奶站標準化建設,落實好不合格生鮮乳的處理措施。
依法嚴厲打擊添加“三聚氰胺”等違禁物質和非法收購、運輸生鮮乳等違法違規行為,嚴防事故出現反彈。在飼料及飼料添加劑整治方面,嚴格行政許可和準入門檻,依法加強對飼料生產經營企業的監管,組織開展飼料中非法添加和濫用藥物添加劑專項整治,嚴厲查處無證生產、制售假劣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違法行為,嚴厲打擊違反限制性規定使用飼料添加劑等違法行為。
圍繞重點產品和重點區域,開展日常巡查,切實強化畜產品質量安全的動態監管。通過監督抽查、拉網式檢查等措施,全面組織開展畜產品風險隱患排查,及時消除問題隱患,有效防范系統性、區域性風險。對監管對象要進行普查登記,建立完善監管對象數據庫。按照分片包干、定點定人監管的原則,細化落實責任,將監管責任落實到人頭、監管區域落實到場戶,監督檢查工作痕跡要清晰,監督工作行為要規范。對發現的不規范問題,切實抓好問題整改;對違法行為,及時依法查處。
充分依托和發揮畜牧獸醫綜合執法隊伍作用,切實依法提高行政處罰力度。要加強對執法隊伍法律法規知識培訓,研究制定畜牧綜合執法裝備配備標準,配備現場快速檢測設備、現場執法與調查取證設備、通訊設備等,確保嚴懲重處手段成為畜產品質量安全整治常態化執法形式之一。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對涉嫌犯罪案件,及時移送司法機關,并做好調查取證工作,嚴禁以罰放行;會同公安、工商、食品藥品等部門,加大案件曝光力度,打擊肉霸、禽霸、市霸的不法行為,震懾犯罪分子,營造打假維權、治劣除惡的良好社會氛圍。
目前,全國省、市、縣三級標準化獸醫實驗室建設正逐步得到強化。為此,對于縣一級,要抓住有利時機,積極爭取各級財政增加投入,加強快速檢驗檢測儀器和技術裝備,提升快速篩選能力。積極引進和培養專業技術人才,提高風險監測、預警和實際操作能力,通過自我完善和技術、設施設備更新,抓好獸醫實驗室升級達標認證,使檢測檢驗規范化、資質化,進一步增強縣級畜產品質量監測檢驗機構技術支撐能力和說服力。
突出監測重點,具體到縣級,活畜禽以生豬、肉牛、肉羊飼喂“瘦肉精”為監測重點;畜產品以豬牛羊禽肉中“瘦肉精”等違禁物質和藥物殘留監測為重點;生鮮乳以三聚氰胺等非法添加物監測為重點;飼料以自配料和在飼料中添加激素類藥物及其他禁用物質為檢測重點。突出抓住龍頭企業養殖基地、問題多發、執法和質檢體系不健全等關鍵部位,開展全覆蓋風險監測。對生鮮肉連鎖店、各大超市也要適時開展取樣檢測工作。
要根據畜牧業發展重點,制定監測計劃,提高檢測針對性,為監管和風險評估預警提供技術支撐。重點加強對生鮮乳、飼料等的監督抽檢。積極配合農業部、省和市級以上畜產品例行監測,通過專業交流,提高縣級檢測檢驗能力和水平。
科學制定畜產品質量安全事故應急預案,研究制定“瘦肉精”、生鮮乳、飼料、獸藥等重大畜產品治理安全應急處置實施方案,明確各相關單位、各崗位的應急處置職責和任務,建立健全統一指揮、步調一致的應對處置機制。完善各級各類畜產品質量安全的信息報送、應急響應、應急處置和事故調查處理等制度和規程。適時開展應急演練,不斷增強應急處置能力。
建立完善輿情監測制度,強化輿情監測與應對。畜牧部門要會同宣傳部門安排專人負責關注輿情動態,密切互動,及時搜集整理報告畜產品質量安全信息。要充分發揮畜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技術支撐的作用,及時解惑釋疑,正確引導輿情。要加強信息報送,健全城鄉聯動、高效暢通的信息報送網絡,提高信息報送的時效性,尤其是要充分發揮駐場檢疫人員和鄉村防疫員的作用,構建安全信息體系。在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發出預警信息,及時啟動應急預案。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快速反應、準確研判、分類處置,力爭把問題解決在事發地,把損失和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要充分發揮手機短信平臺的作用,加強對監管對象的法律法規和技術培訓,進一步健全規范和實行告知書、承諾書、黑名單和有獎舉報等制度,增強企業誠信守法意識和主體責任意識,促進企業依法落實主體責任。
組織業務骨干或專家團,深入生產第一線,指導幫助養殖場戶、飼料和獸藥企業健全完善質量管理制度,生產操作規范,完善自檢設施設備,推行全員質量管理,增強自檢自控能力。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督查暗訪,加強對企業落實主體責任的監督檢查,推行企業主體責任履責報告制度,確保企業主體責任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