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敏 貴州省黔西南州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561500
2014年2月8日上午10 時左右,南州市農業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接到某蛋雞養殖場報告,該場飼養的近3 萬羽蛋雞于5天前出現死亡,第一天死雞8 羽、第二天死雞42 羽、第三天死雞180 余羽、第四天死雞400 余羽。接到報告后,市農業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立即組織人員到現場進行詢問、檢測,該場的雞最后一次注射禽流感疫苗日期為2013年12月初,雞新城疫免疫使用的是雞新城疫Ⅳ系疫苗,其他疫苗在110天以前按免疫程序進行了接種。目前該場雞存欄情況為150日齡左右的近8000 羽、300日齡左右的近9000 羽、500~600日齡左右的近9000 羽,共分4 個雞舍進行飼養。目前發病蛋雞出現在一個雞舍。雞發病后,場主先用過環丙沙星、電解多維治療無效,后又用林可霉素、維生素C、雙黃連治療仍未見效。雞出現發病、死亡后該場消毒已改為一天2 次,死雞在場內進行焚燒銷毀處理,病死雞沒有出現流出場外的情況。通過對病雞的臨床癥狀觀察,雞冠和腳鱗未見出血,雞冠發紺、精神沉郁、拉稀,飼養員介紹雞死前出現喉頭嚯嚯音,個別出現神經癥狀,解剖病死雞個別有喉頭、腺胃乳頭輕度出血,盲腸端充氣,嗉囊液體增多。經市農業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技術人員進行分析,認為該場雞病可能與新城疫和禽霍亂相關。為進一步掌握發病情況,現場采集18 羽雞血分離血清進行實驗室檢測。
當前在免疫雞群中發生的主要是非典型性的新城疫。由于其沒有嚴重的臨床表現,發病率較低,病理變化也并不典型,因此具有較低的死亡率。該病種在雞的性別、日齡和品種等方面均無明顯差異,可以在任何雞群中發生。一般來說,在肉雞中的發病高峰為30日齡,在蛋雞中的發病高峰較早,一般不低于10日齡,也不超過20日齡。當育成雞合群并開始產蛋時該病達到發病的高峰期[1]。
該病在幼雛中的死亡率比較高,并且會造成產蛋雞的產蛋量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并伴有神經癥狀。病毒的盤踞力很強,經常在某一地區連續發病,清除起來有一定的難度。該病發病時經常引起呼吸道疾病和大腸桿菌的感染,但新城疫感染的癥狀仍然比較明顯。如果該病毒出現野毒感染,查出的抗體效價一般在2.13~2.17 之間,使用加強株疫苗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2]。
要求該場安排人員隨時清理雞舍,將病雞進行清理隔離,將死雞在場內進行焚燒和深埋等無害化處理。要求場主對雞舍及周圍環境每天2 次消毒。
對該場所有雞進行新城疫Ⅰ系、禽霍亂緊急免疫。市農業局安排動物衛生監督所人員到該場進行監管和開展相關的動物衛生工作。進出該場的人員要進行嚴格清洗、消毒。對養殖場蛋雞發病死亡進行防治的關鍵就是將雞群免疫工作做好,這樣在整個飼養周期內雞群都能夠對新城疫保持良好的免疫水平。與此同時,養殖場自身應該充分重視新城疫的危害,積極采取有效的措施,并且以當地疫病的流行特點為根據,對疫苗進行選擇。要對雞群進行定期的免疫監測,如果發現雞群出現層次不齊或者扁平的抗體水平,就要立即實施免疫接種,從而全面促進群體抗體效價水平的提升[3]。
[1]林斌.集約化養殖場蛋雞發病死亡救治探討[J].福建農業學報,2006,21(4):420-424.
[2]肖冬生.規模化養殖場蛋雞發病死亡處理措施的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2.
[3]劉方.規模化養殖場蛋雞發病死亡處理與污染防治的對策[J].廣東農業科學,2008(4):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