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春 貴州省興義市畜禽品種改良技術推廣站 562400
近年來我國畜禽養殖業得到了快速發展,規模越來越大。但隨之而產生的養殖污染問題也日益嚴重。因此,我們必須處理好畜禽廢棄物,逐步建設綠色、無污染、生態化的養殖業。
隨著我國養殖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我國肉、蛋、禽總產量穩居世界第一。但畜禽廢棄物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據研究顯示,一個養殖規模上萬頭的豬場每年產生3600t 糞便、5400t 尿液,消耗5~10萬噸水沖洗圈舍[1]。養殖場污水中含有非常多的污染物質。很多養殖場未經任何處理便隨意排放養殖污水及禽畜糞便,導致周邊環境惡化。養殖污水會隨著地表水進入池塘與河流,致使污染面積擴大。污水中含有高濃度的N、P 元素,將引起水體富營養化,從而造成水生生物死亡。污水還會滲入地表,污染養殖場四周的地下水。
禽畜糞便中含有很多有機物及營養元素,這些物質有利于促進農作物的生長發育。當前,國內的利用方式主要以直接還田為主,比例為60%,而制作成有機肥的比例較低,僅為14%。因此,我們可通過生物發酵的方式,將禽畜糞便轉化為有機肥。其工藝流程如下:收集足量的鮮糞→加入適量調理劑→加入發酵菌劑→堆在槽內發酵→翻堆→每日檢測堆溫。當溫度超過55℃時隔1~2天翻混1 次→當發酵10天后檢測樣品pH 值,如果pH 值大于8,應加入一些酸性材料進行調節→15~20天后取樣品,并按照1:10 的比例加入清水,24h 后再觀察液體顏色。如果液體顏色為淺咖啡色,堆溫也逐漸降低,可繼續發酵3~5d[2]→將生成的有機肥烘干或曬干,保證含水率低于20%,最后放入倉庫保存。
禽畜糞便中含有不少粗蛋白,相當于禽畜日常采食飼料中所含粗蛋白的1/2。另外,它還含有17種氨基酸。但同時也含有很多重金屬物質、常見病源微生物和化學物質等。因此,如何將糞便飼料化一直是農技專家研究的重要課題。目前,對糞便的無害化處理有多種方法,常見的有干燥法、生物處理法及除臭法。其中,主要通過高溫快速干燥法與分離法實現糞便飼料化。
將畜禽污水經厭氧發酵處理獲得沼氣,利用沼氣供電、取暖。同時,還可采用“一池三改”的方式,將廚房、廁所和養殖場所進行改建,將產生的污水排入一個沼氣池內,改善農村衛生條件。沼氣的主要成分有甲烷和二氧化碳。甲烷主要用于照明、取暖和發電,二氧化碳可用來培養一些有用的藻類,如螺旋藻。糞便內的氨將被藻類轉化成蛋白質。因此,藻類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與葉綠素,是品質優良的飼料添加劑。
沼液可用于養魚、還田。還田前應將沼液通過曝氣池、氧化塘等進行凈化,從而使有害物質控制在國家相關標準內。值得注意的是,沼液還田必須具備下列條件:有適量的配套農田;消除沼液內含有的個別有害物質;在利用沼液灌溉前,應確保N、P、K 比例合適;修建一個專門存放沼液的池子,以備不時之需。
沼渣主要用作基肥,也可用于蘑菇栽培。
容量化管理是指養殖規模由土地環境容量(即確保土地環境安全的畜禽糞便最大收納量)大小來決定,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減少對環境的污染,并使土壤肥力增強。西方國家通常采用限制養殖規模大小、限制單位土地面積施肥量等途徑實現容量化管理。同時,根據“以農養牧、以牧促農”的原則,將養殖業和種植業相結合,并借助自然生態處理系統達到生態平衡。我國應大力建設農牧結合的生態農場,把養殖生成的所有糞便盡量作為生產的肥料,這樣有利于減少化肥使用量,實現綠色生態農業[3],同時將收獲的農作物及牧草用于飼養農場中的禽畜。
指借助必要的手段使固體廢棄物的體積與數量減小,堆肥便是常用的減量化控制方法。另外,在生產過程中盡量減少固體廢棄物的產生。比如,利用青粗飼料取代一些精料;選用環保型飼料;用干濕料取代稀料;安裝自動飲水裝置。這樣能進一步提高飼料轉化率,減少相關廢棄物的排放量。
總之,要抓好禽畜養殖業廢棄物的綜合利用工作,避免引起環境污染,并實現資源利用的最大化。
[1]劉 健,劉仕琦,陳蕓,等.畜禽養殖廢棄物的綜合利用技術[J].中國畜禽種業,2012,(6):31-32.
[2]文建國,陳明華.攀枝花市畜禽養殖清潔生產模式探討[J].家畜生態學報,2010,31(1):101-105.
[3]謝 濤,陳玉成,于萍萍.畜禽養殖場糞污對農村生態環境的影響及其綜合治理[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2):52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