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鳳瓊 云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動物衛生監督所 666100
魯朝芬 云南省西雙版納州景洪市嘎灑獸醫站 666109
肖定忠 云南省景洪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666100
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體是絲狀霉形體山羊亞種,為一種細小、多形體微生物,菌體大小有較大差異,電鏡下可見菌體多呈絲狀、橢圓形等,革蘭氏染色陰性。該病原體對理化因素的抵抗力比較弱,對四環素、紅霉素相對敏感,而對鏈霉素和青霉素無敏感性。病原主要寄生于病羊的胸腔滲出液和肺組織中,隨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通過空氣、飛沫等經呼吸道感染。
該病的誘因主要有羊群飼養密度大、氣候突變、陰雨連綿、長途運輸和飼喂不佳等,致使羊只營養不足、抵抗力弱而發病,3月齡以下羔羊較易感染。在新疫區通常呈暴發性經過,且傳播迅速,具有較高的致病率和死亡率。
山羊發病急驟,精神不振,食欲廢絕,行走緩慢,體溫升高達42℃。伴有漿液性鼻液,后變為膿性鐵銹色鼻液。隨后病羊呼吸極度困難,呻吟、氣喘,肺部聽診出現支氣管呼吸音,叩診肺部呈濁音,肺泡呼吸音較弱。病羊往往經1~3天窒息而亡,且病死羊鼻孔多見有血鼻液流出,黏膜充血、發紺,腹部和耳部皮膚有紫紺。
多呈急性發病。病羊體溫升高不退,食欲降低,常臥地不起,由濕咳轉為干咳,由流漿性鼻液轉為流粘性鐵銹色鼻液。指壓病羊胸部疼痛呻吟,聽診肺部出現濕性啰音,叩診呈現實音區。妊娠母羊流產,部分山羊伴有腹瀉癥狀。急性型病程大多為7~14天,耐過者1~2 周后可自行痊愈或轉為慢性。
病羊身體衰弱,生長發育遲緩,伴有間歇性咳嗽、流粘性鼻液,體溫無明顯升高跡象,聽診肺部有磨擦音,少數病羊出現慢性眼結膜炎癥狀,慢性型病程可長達數月。其間若有急性轉為慢性的病羊,由于嚴重應激等因素再度感染或有并發癥混合感染,將導致患羊迅速死亡。
(1)剖檢病死羊,可見病變多集中于胸部器官,胸腔內有大量黃色腥臭味的渾濁液體,胸膜粗糙、充血,附著纖維素絮片。肺水腫,呈紫紅色,肺部嚴重化膿。肺門淋巴結、縱隔淋巴結及支氣管充血腫大。肺膜和胸膜通常粘連,肺呈纖維素肺炎,常伴有胸膜和心包膜粘連。
(2)通過流行特點、臨床癥狀及病理變化可初步診斷為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確診需通過實驗室檢驗。將采集到的病死羊胸腔滲出液和肺組織置于血清瓊脂平板上,于37℃下培養3~5天,可見有露滴樣透明菌落形成,低倍顯微鏡下觀察該菌落中央有乳頭狀突起,為細小、多形態菌體。
(1)加強飼養管理。注重羊舍的清潔衛生和通風工作,定時驅蟲。定期對羊舍進行消毒,常用的消毒藥物包括百毒殺、3%福爾馬林溶液和生石灰乳等。具體做法是春季每隔15天消毒1 次,夏季1 周消毒1 次,秋冬季間隔1 個月消毒1 次,旨在殺滅傳染源,消除外界環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切斷傳播途徑。另一方面要堅持自繁自養。對于從外地引進的山羊,必須經過嚴格檢疫與隔離飼喂,并且做好飼料儲備,滿足山羊的營養需求。特別是體況較差的羊只可在飼料中添加抗生素,每噸飼料添加恩諾沙星300g 或土霉素2kg,連喂1 周。同時,冬春時節控制羊群的飼養密度,避免過度擁擠,能夠有效預防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的發生。
(2)進行免疫接種。每年定期為羊群接種山羊傳染性胸膜肺炎滅活疫苗。6月齡以上羊只肌肉注射5mL,6月齡以下肌注3mL,2 周產生免疫力,免疫期12 個月。對于暫未免疫接種的患病羊只、日齡過小的羔羊和產后不久的母羊,為了預防疫病流行,應日后及時補防。
(1)對于患病較重的羊只采取輸液治療。乳酸紅霉素50 萬單位,10%葡萄糖150mL 和5%碳酸氫鈉(NaHCO3)70mL,靜脈注射1 次/天,連用1 周。對于體溫升高的病羊,可肌注魚腥草注射液、牛羊康泰或安乃近。肺部炎癥初期可肌注5mL 維生素C、呋噻脒5mL,旨在控制滲出,利于消除炎性分泌物。對于食欲降低的病羊灌注反芻健胃散80g 或肌注8mL 胃腸舒注射液。
(2)胸腔注射10mL5%恩諾沙星,1 次/天,連續1 周,可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