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利蘋
摘 要:社會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平房拆遷越來越多,拆遷安置工作就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群眾關心自己的利益,政府關心城市的發展,因此,堅持科學合理的拆遷安置,能有效化解拆遷安置工作中的矛盾。文章簡述了拆遷安置過程中堅持的原則、存在的困難與做好拆遷安置工作的政策等。
關鍵詞:拆遷安置;城市化進程;對策
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引導下,在幾代領導集體的正確指揮下,中國社會正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城市擴建、舊城改造、新農村建設等一系列工程正在有序的進行中,在這其中拆遷安置工作也提到了日程上來,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直接關乎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做好這項工作,既改善了人民的居住條件,還體現了新一代中國人民的精神風貌,為此高層領導和相關職能部門對此項工作都非常重視,經充分調查、研究、分析,結合我國及所在區域的實際情況,出臺了各種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了一系列的安民惠民政策,投入了一大批工程建設資金。科學合理的進行著拆遷安置工作。
1 我區在拆遷安置工作中堅持的原則
這些年來,我區的區委區政府在城市的建設中,一直是走在本市其它縣區的前列。區委和區政府領導身先士卒,克服困難,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在實際工作中時時刻刻都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依據,本著服務于民的理念,堅持政策引導、資金投入的基本原則,帶領全區人民完成了一項又一項拆遷安置工程。
1.1 拆遷安置與促進發展緊密結合
我區根據形勢發展的需要,在推進城市化進程中,圍繞發展主題,把拆遷安置作為改變城鄉面貌的基礎工程和提升群眾生活品質的民心工程來抓。既把拆遷安置作為開展建設的前提,作為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發展的關鍵,又把拆遷安置作為深化發展戰略、深化品牌打造的重要舉措。通過拆遷,改變了原有不適應發展需要的用地布局,使土地資源得到整合,明確功能,提高檔次,改善城鄉結構,為解決“三農問題”創造條件。
1.2 拆遷安置與以人為本緊密結合
由于我區存在“四多”的特點,即少數民族人數較多、困難群眾較多、孤寡老人較多、留守兒童較多。根據此特點,區委區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來應對這“四多”問題,在實際工作中,政府要求工作組要逐戶進入考察,將考察內容匯總成冊,然后組織人員對考察內容進行研討、分析,制定拆遷安置工作的可行性報告,在拆遷過程中堅決執行國家的相關政策,嚴格要求拆遷部門做到“三不”,即不強拆、不亂拆、不漏拆。在拆遷安置過程中要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時刻做到以人為本,切實保護了人民群眾的利益。
1.3 拆遷安置與實現穩定緊密結合
穩定是和諧的基石。和諧社會的構建需要方方面面的發展和支撐,拆遷安置工作做到位了,就是化解矛盾,保持社會穩定,促進和諧社會構建的一個重要方面。近年來,隨著拆遷工作難度的不斷加大,成本逐年增加,我區采取一手抓拆遷安置、一手抓穩定,把有限的資金優先安排,確保安置房的建設。在回遷過程中,又強化民主監督,堅持公正公開原則,對低保戶、特困家庭給予適當的傾斜,讓困難家庭也能住得上、住得起新房。對拆遷阻力戶(釘子戶),在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做足思想工作的情況下,盡量采取司法裁決與調解,很好地化解拆遷安置工作中的矛盾,確保社會穩定。
2 我區拆遷安置工作中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社會的不斷進步,科技的快速發展,人們掌握知識的速度越來越快,法律意識也逐漸增強,人們對自己財產的保護意識越來越強,尤其對自己房屋的保護意識更強,致使拆遷安置工作越來越難。雖然我區政府在拆遷安置過程中,充分考慮群眾感受,盡最大努力給群眾以實惠,但仍存在一些困難,簡述如下:
2.1 群眾對拆遷安置工作認識不足
在拆遷工作進行中,由于群眾與工作人員的溝通不到位,個別工作人員職業素養低,責任心不強,不能很好的解答群眾提出的問題,導致部分群眾不能很好的理解拆遷的意義和好處,對拆遷工作誤解,甚至反感,給拆遷工作的推進加大了難度。
2.2 存在突擊建設、突擊裝修問題
一些居民得到要拆遷的消息后,為了能夠更多的得到國家補償款,立即開始對房屋進行簡單的裝修,并在院內空地上建起沒有經過行政審批的房屋來騙取國家補償,更有住戶死活都不搬家,蠻不講理,阻礙工作人員辦公。
2.3 工作體制機制方面仍有某些不順
拆遷時,由于鄉鎮、街道等地區間溝通不足,對拆遷政策宣傳力度不足,使得各級政府執行部門對拆遷工作的理解存在差異,安置的政策理解也存在差異,導致工作開展不順。同時,由于各級政府間職責權限不明確,管理存在漏洞,使得部分被拆遷人鉆政府空子,不配合工作,不接受拆遷,坐地起價,拆遷工作難以進行。
3 進一步做好拆遷安置工作的對策和建議
3.1 加大宣傳工作力度
群眾對拆遷工作的理解程度直接關系著拆遷工作的順利與否。要想群眾理解拆遷的意義,就需要加大力度宣傳。一般通過以下幾種方式宣傳:一是張貼安民告示,使被拆遷人做好心理準備;二是宣傳法規政策,使群眾明白這是國家允許的;三是宣傳惠民政策,即大力宣傳拆遷補償政策和回遷安置政策,要明確回遷時間、地點,回遷費用的補償,回遷購房價格等,使群眾放心、踏實;四是逐戶考察,尤其是“四多”群眾、“釘子戶”群眾,工作人員要努力勸說,能幫助的盡量幫助,但也要遵守原則,不能讓支持國家政策的群眾吃虧,也不能讓防礙政府工作的“釘子戶”占便宜。
3.2 深入摸清所有情況
在拆遷前,逐戶進行調查,尤其是困難戶,可能出現的“釘子戶”等,盡可能收集詳細的群眾信息,做好數據統計,在結合實際、遵守政策的前提下制定應對措施,以最大程度的降低上訪幾率。在拆遷方案實施過程中,也不要閉門造車,需要廣泛征求拆遷戶的意見,采納合理的意見,形成相對統一的文件,由拆遷戶簽名蓋章,避免安置時群眾再提出其他要求,上訪告狀,拒絕安置,造成經濟損失和工作被動。
3.3 加強各方面的協調配合
拆遷安置工作需要各方的協調與配合,做到各方面配合默契、工作到位、責權利明確,拆遷安置工作才會事半功倍。今后,在拆遷安置的協調配合中要切實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是配合單位全局觀念要加強,與拆遷主體單位思想上要高度一致,真正統一,遇事多商量,多研究,對外一個聲音。二是配合單位責任和利益要匹配,給配合單位以獎勵政策,目的是進一步調動鄉鎮、街道、村、社區在拆遷安置工作中的積極性,促進拆遷工作的快速推進。但實際工作中,存在著獎勵資金兌現后,職責未完全到位的情況。為此,如何做到責任和利益相統一,還要在工作中進一步加強探索。
3.4 大力提高拆遷人員的業務素質
在拆遷工作中,要使拆遷更順利的進行,需要群眾更好的理解拆遷工作,而要加強群眾對拆遷工作的理解程度,離不開拆遷工作人員的熱情服務。現如今,群眾的要求越來越高,拆遷的難度也越來越大,拆遷人員的業務能力也需要不斷提高。拆遷單位需加強拆遷人員的團隊建設,做好培訓,提高拆遷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和技能,使他們熱愛工作,理解群眾,耐心解答,多與群眾溝通、多調查群眾難處、多宣傳先進典型,以贏得廣大群眾的支持和擁護。